新利平台 > 教育

一片丹心獻高原——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縣工作掠影

發布時間:2022-04-06 09:38:00來源: 西藏日報

  走進日喀則市拉孜縣熱薩鄉(xiang) 強公村,一排排獨具特色的藏式民居、一條條整齊幹淨的街道、極具藏式風格的文化長廊,一派欣欣向榮的社會(hui) 主義(yi) 新農(nong) 村景象躍入眼簾。

  然而,強公村村委會(hui) 主任索朗卻告訴記者:“以前,村裏沒有路燈,土路兩(liang) 旁都是破舊的房屋,全村隻有一個(ge) 旱廁。更談不上什麽(me) 基礎設施。雖然村子位於(yu) 318國道邊,但落後的村容村貌並不能吸引遊客在此停留。”

  索朗介紹說,得益於(yu) 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聯絡小組(簡稱上海援藏拉孜小組)實施的熱薩鄉(xiang) 強公村小康示範村升級改造工程,村裏的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自2019年7月以來,上海援藏拉孜小組認真貫徹黨(dang) 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對口援藏工作的決(jue) 策部署和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精神,立足拉孜縣的資源稟源,謀劃和推進援藏項目49項,開啟了探索新時期“精準援藏”之路。

  產(chan) 業(ye) 援藏實現新突破

  貧困麵廣、貧困程度深、減貧難度大是拉孜曾經難以擺脫的包袱,要開展扶貧工作,必須激發貧困人口脫貧內(nei) 生動力。結合拉孜曆來都有養(yang) 殖藏雞和綿羊的傳(chuan) 統,發展藏雞、綿羊產(chan) 業(ye) 成為(wei) 首選。

  為(wei) 彌補拉孜縣產(chan) 業(ye) 規模小、輻射帶動能力差、缺乏市場競爭(zheng) 力等弱項,援藏工作隊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扶持拉孜縣藏雞、綿羊養(yang) 殖產(chan) 業(ye) ,支持藏雞養(yang) 殖孵化保種基地購置所需籠架係統、雞蛋清洗烘幹、分級裝托等設備材料,購置優(you) 質種雞,同時在錫欽鄉(xiang) 實施養(yang) 羊合作社,支持查務鄉(xiang) 左熱瓦農(nong) 牧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擴建廠房,購買(mai) 多針繡花機、鋪布機、燙台等生產(chan) 機械設備和原材料,加快了拉孜縣貧困地區和貧困戶脫貧致富的步伐。

  產(chan) 品有了,如何銷售出去?援藏工作小組先後組織拉孜縣扶貧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拉孜縣紮西宗鄉(xiang) 利民民族手工業(ye) 加工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等多家企業(ye) ,前往上海參加上海對口幫扶地區特色商品展銷會(hui) 等活動,重點展銷拉孜藏雞蛋、珠峰菜籽油、唐卡、六弦琴、羊絨製品等民族手工業(ye) 產(chan) 品。“下一步,援藏工作小組將進一步整合資源,助力拉孜傳(chuan) 統手工藝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為(wei) 當地百姓致富增收作出更大貢獻。”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聯絡小組組長、拉孜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譚銘說。

  教育援藏再上新台階

  日喀則市拉孜縣完全小學的教室裏,次仁卓瑪老師正用語文動漫資源軟件給孩子們(men) 講解課文《觀潮》,看著畫麵中的大潮奇觀,孩子們(men) 的眼睛裏閃爍著新奇與(yu) 欣喜。“自從(cong) 有了新的設備,我們(men) 的語文課更有意思了!”課後,學生央宗開心地對記者說。

  去年9月,在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聯絡小組和拉孜縣教育局的幫助下,拉孜縣完全小學和熱薩小學成功引入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資源,並進行了相關(guan) 試點培訓,進一步豐(feng) 富了課堂教學方式,讓孩子們(men) 更加愛上語文課。

  這套動漫教學資源配套教育部統編《語文》教材,將腦科學原理與(yu) 語文學科教學深度結合,充分利用了數字多媒體(ti) 手段,讓當地適齡兒(er) 童享受到了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這,隻是上海市組團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的一個(ge) 縮影。

  為(wei) 加深滬藏兩(liang) 地學生的民族情誼,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聯絡小組聯絡上海部分中小學校,與(yu) 拉孜當地學校開展“手拉手”活動,組織上海的企事業(ye) 單位、愛心人士為(wei) 拉孜縣學生獻愛心。

  2021年4月,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聯絡小組組織拉孜縣中學師生30人赴上海參加“初心起航,擁抱未來——滬藏學子手拉手,拉孜青少年看上海”活動,進一步加強滬藏兩(liang) 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此外,上海第九批援藏拉孜聯絡小組每年在學校設立“白玉蘭(lan) ”獎(助)學金15萬(wan) 元,進一步激勵教師的教學熱情,鼓勵學生刻苦學習(xi) 。

  醫療援藏實現新提升

  上海援藏拉孜小組始終秉承為(wei) 民服務的宗旨理念,持續致力於(yu) 為(wei) 拉孜人民提供更為(wei) 優(you) 質的上海醫療資源,把為(wei) 人民服務落到實處,用真心排解民憂。

  9歲的達娃吉拉,是拉孜縣人。由於(yu) 家境貧寒且當地醫療條件有限,這名身患脊柱側(ce) 彎疾病的小姑娘,一直無法得到有效治療。相較於(yu) 同齡兒(er) 童,她發育遲緩,身高隻有80多厘米,體(ti) 重不到50斤,加上日常活動後容易胸悶、氣促、乏力,小達娃吉拉少了很多童年快樂(le) 。

  上海援藏拉孜小組得知此事後,譚銘立即組織專(zhuan) 題討論會(hui) ,製定救治方案,拉孜小組成員、拉孜縣人民醫院院長張舟迅速將這一情況與(yu) 對口援建單位上海市楊浦區市東(dong) 醫院溝通對接。

  隨後,達娃吉拉及家人順利入住楊浦區市東(dong) 醫院脊柱外科病房。市東(dong) 醫院還邀請第二軍(jun) 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骨科醫院院長肖建如為(wei) 達娃吉拉進行會(hui) 診並製定個(ge) 性化診療方案。目前,市東(dong) 醫院已為(wei) 達娃吉拉量身定製了支具進行矯正治療。

  為(wei) 有效解決(jue) 拉孜縣常用藏藥短缺問題,提高地方病防治能力,上海援藏拉孜小組先後投入援藏資金為(wei) 新建藏藥製劑室配套有關(guan) 藏藥製劑室的全套設施設備,新建免疫規劃冷藏庫配套衛生應急相關(guan) 設施,購置32排螺旋CT一台、國產(chan) 救護車兩(liang) 輛,建設縣人民醫院體(ti) 檢中心,拉孜縣人民醫院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忠誠印寸心,高原魚水情。“接下來的援藏生涯,我們(men) 將隻爭(zheng) 朝夕、不負韶華,忠誠擔當、無私奉獻,為(wei) 拉孜經濟社會(hui) 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續寫(xie) 更加壯美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新篇章。”譚銘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