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建設新征程
日前,教育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以下簡稱《強師計劃》),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就相關(guan) 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請介紹一下《強師計劃》出台的背景
答: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就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出係列重要指示,強調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廣大教師要做“四有”好老師、“四個(ge) 引路人”,實現“四個(ge) 相統一”,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堅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基礎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著力構建優(you) 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ti) 係,加強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定向培養(yang) 和精準培訓。李克強總理強調,要依法加強義(yi) 務教育教師收入保障,加大在職培訓、學曆教育力度,提高義(yi) 務教育教師素質。
為(wei) 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指示精神,我部近年來先後出台職業(ye) 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教師隊伍建設文件。為(wei) 構建全口徑教師隊伍建設政策體(ti) 係,全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精神,教育部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出台《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
二、請介紹一下《強師計劃》的研製經曆了哪些過程?
答:一是集中辦公研製文件。在廣泛調研基礎上,組織專(zhuan) 家學者、基層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和一線校長、教師組成工作專(zhuan) 班,集中進行文件研製,並就重點問題同相關(guan) 部委多次溝通,形成文件初稿。二是反複溝通征求意見。強師計劃征求意見稿麵向中宣部等8部門、32個(ge)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6所部屬師範大學和部分綜合性大學征求意見。全麵征求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成員意見。三是多次會(hui) 議專(zhuan) 題研究。教育部分管負責同誌多次主持召開工作協調會(hui) ,聽取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知名專(zhuan) 家學者意見建議並做專(zhuan) 題研討。經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會(hui) 議審議通過,會(hui) 簽相關(guan) 部門。
三、《強師計劃》的目標任務是什麽(me) ?
答:立足“十四五”、麵向2035,《強師計劃》目標任務包括兩(liang) 個(ge) 層麵:一是到2025年,建成一批國家師範教育基地,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經驗,培養(yang) 一批碩士層次中小學教師和教育領軍(jun) 人才,完善部屬師範大學示範、地方師範院校為(wei) 主體(ti) 的農(nong) 村教師培養(yang) 支持服務體(ti) 係,欠發達地區中小學教師緊缺情況逐漸緩解,教師培訓實現專(zhuan) 業(ye) 化、標準化,教師發展保障有力,教師隊伍管理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二是到2035年,適應教育現代化和建成教育強國要求,構建開放、協同、聯動的高水平教師教育體(ti) 係,建立完善的教師專(zhuan) 業(ye) 發展機製,教師數量和質量基本滿足基礎教育發展需求,教師隊伍整體(ti) 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尊師重教蔚然成風。
四、《強師計劃》有哪些主要內(nei) 容?
答:《強師計劃》包括總體(ti) 要求、具體(ti) 措施、實施保障三部分。其中,15條具體(ti) 措施主要圍繞四個(ge) 方麵:一是提升教師能力素質,包括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實施高素質教師人才培育計劃、深化精準培訓改革;二是推動優(you) 質師資均衡,包括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you) 秀教師定向培養(yang) 計劃(以下簡稱優(you) 師計劃)、優(you) 化義(yi) 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三是加強教師教育體(ti) 係建設,包括建設國家師範教育基地、建立教師教育協同創新平台、改進師範院校評價(jia) ;四是深化管理綜合改革,包括開展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進一步完善教師資格製度、優(you) 化教職工編製配置、深化教師職稱改革完善崗位管理製度、加強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推進教師隊伍建設信息化。
五、《強師計劃》有哪些政策創新點?
答:《強師計劃》以高素質教師人才培養(yang) 為(wei) 引領,以高水平教師教育體(ti) 係建設為(wei) 支撐,以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師德師風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為(wei) 重點,提出新時代基礎教育教師隊伍築基提質、補短扶弱、做優(you) 建強的思路舉(ju) 措,促進教師數量、素質、結構協調發展,推動教師隊伍建設創新:
一是以高水平師範院校為(wei) 引領,加強教師教育體(ti) 係建設。支持建設一批國家師範教育基地,打造師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領頭雁。會(hui) 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實施“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支持一批師範院校加強教學科研設施建設,每校支持1億(yi) 元,實現新世紀以來國家層麵在高等教育重大專(zhuan) 項中,專(zhuan) 門麵向師範院校和師範專(zhuan) 業(ye) 建設進行的最大規模投入。鼓勵支持建立教師教育協同創新平台,推進師範院校在教育科學研究、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師範人才培養(yang) 和基礎教育服務等領域開展合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師專(zhuan) 升本。
二是以創新人才培養(yang) 為(wei) 目標,提升教師培養(yang) 層次。實施高素質教師人才培育計劃,深化本碩整體(ti) 設計、分段考核的人才培養(yang) 模式改革,推進高素質複合型碩士層次高中教師培養(yang) 試點和部屬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攻讀教育碩士工作,繼續實施農(nong) 村學校教育碩士師資培養(yang) 計劃,擴大教育碩士培養(yang) 規模。同時,深入實施名師名校長領航計劃,培養(yang) 造就基礎教育領域的教育家、大先生。
三是以中西部欠發達地區教師為(wei) 重點,推動師資優(you) 質均衡。繼續實施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you) 秀教師定向培養(yang) 計劃,依托部屬師範大學和地方高水平師範院校為(wei) 832個(ge) 脫貧縣和中西部陸地邊境縣定向培養(yang) 本科層次師範生,中央財政給予支持。深入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完善交流輪崗、支教講學激勵機製,引導優(you) 秀人才向鄉(xiang) 村學校流動。通過落實補助政策、傾(qing) 斜職稱評聘、加強周轉宿舍建設和住房保障等,著力增強鄉(xiang) 村教師職業(ye) 吸引力。
四是以深化評價(jia) 改革為(wei) 牽引,提升教師隊伍治理水平。落實教育評價(jia) 改革要求,嚴(yan) 格落實師德師風第一標準。深化職稱改革,實行分類評價(jia) ,出台完善中小學崗位設置管理的指導意見。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教育教學效果突出的一線教師、從(cong) 事特殊教育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傾(qing) 斜。改進師範院校評價(jia) ,探索師範類“雙一流”建設評價(jia) 機製。支持地方政府統籌,有關(guan) 部門密切配合,開展國家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
五是以信息技術應用為(wei) 抓手,推動教師隊伍建設提質增效。支持師範生和教師管理信息係統、教師資格管理信息係統、國家教師管理服務信息化平台等的建設和完善,加強信息係統安全防護,為(wei) 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信息化決(jue) 策和便捷化服務支撐。深入實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試點行動,探索教師管理優(you) 化、教師教育改革、教育教學方法創新、教育精準幫扶的新路徑和新模式,進一步發揮教師在人工智能與(yu) 教育融合中的作用。
六、如何做好計劃的組織實施工作?
答: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強師計劃的組織實施是一項係統工程,做好落實工作,一要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強化政治引領,推動發揮地方黨(dang) 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作用,成立強師工作專(zhuan) 班,製定具體(ti) 實施方案。二要抓好宣傳(chuan) 部署。教育部將通過刊發理論文章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chuan) ,通過召開工作部署會(hui) 、組織幹部專(zhuan) 題培訓班等方式,幫助各地、各相關(guan) 高校深入領會(hui) 文件精神,明確目標任務,把握工作重點。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也要做好文件精神的傳(chuan) 達和部署落實工作,深入做好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三要建立協同機製。加強統籌,建立多部門協同聯動的推進機製,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wei) 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you) 先保障,製訂出台教師激勵支持政策,在全社會(hui) 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麵落實到位。四要加強督導督促。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強師計劃實施情況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jia) 內(nei) 容,加強督導檢查並強化督導結果運用。特別是嚴(yan) 格落實經費監管製度,規範經費使用,確保資金使用效益。對於(yu) 各地各校落實強師計劃的創新舉(ju) 措、典型經驗,要及時總結、推動交流、大力推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全國書法教師“蒲公英計劃”誌願服務走進那曲
9日到11日,第九批浙江省杭州市援藏工作組在那曲市色尼區舉辦了鄉村振興那曲奮進暨全國書法教師“蒲公英計劃”公益培訓誌願服務活動。 [詳細] -
他是這所“雲端”學校裏唯一的老師
天剛破曉,淡青色天空嵌著幾顆稀落殘星。59歲的藏族教師完麽仁增騎上摩托車向山坳深處駛去,盤山路蜿蜒盡頭,是他任教32年的來塘村學校。 [詳細] -
甘肅以技術賦能提升課堂吸引力,構建培訓體係加速教師成長
近年來,甘肅各高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學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的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體係。[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