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
5月18日上午,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走進城關(guan) 區海城小學開展以“博物館的力量”為(wei) 主題的科普進校園活動。
來自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的老師們(men) 利用40分鍾的課程為(wei) 該校300餘(yu) 名學生進行授課。活動中,結合小學科學課本內(nei) 容、生活熱點和生活興(xing) 趣,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ang) 科學研究的技能和方法,老師們(men) 利用觀察、記錄、預測、分類、對比試驗、設計製作、信息搜集、表達交流等方式向孩子們(men) 講解關(guan) 於(yu) 《微重力》《機器人》《你好,西藏!》《伯努利》等8大課程內(nei) 容。這些科學的探究方法,不僅(jin) 能激發孩子科學探索的精神,還有助於(yu) 在生活實踐中培養(yang) 科學思維能力和科技創新能力。
在現場記者看到,《微重力》課程中包括演示關(guan) 於(yu) 微重力的幾個(ge) 科普小實驗,觀看紀錄片及介紹地麵課堂實驗材料包。讓學生初步感知空間站的環境是什麽(me) 樣的,並講授空間科學知識,激發學生探索太空的熱情。《機器人》課程中授課老師則結合大量的實例,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人工智能的概念及內(nei) 涵,同學們(men) 踴躍發言,課堂氛圍濃厚。
城關(guan) 區海城小學學生次旺達傑說:“今天的機器人課程,老師教我們(men) 怎樣編程,怎樣組裝和分解,也了解到生活中有許多用到機器人的地方,我們(men) 可以在醫學中用到納米機器人”。
“通過豐(feng) 富的科普課程和有趣的科普形式,培養(yang) 動手、動腦、自主學習(xi) 、觀察探究的能力,讓孩子感受多元化的學習(xi) 方式,激發他們(men) 在遊戲中自發學習(xi) 、科學探究的能力,提升對科學研究的興(xing) 趣,培養(yang) 科技創新能力,弘揚科學精神。同時,讓大家養(yang) 成熱愛科學、熱愛自然,用科學的方式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下一步,我們(men) 將進入社區、寺廟等地把科普帶到更多人的身邊。”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展覽教育部工作人員陳樂(le) 涵告訴記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拉薩市達孜區開展流動科技館巡展科普宣傳
近日,拉薩市達孜區舉行拉薩市2022年流動科技館巡展暨“區、市、縣”三級科協聯合科普宣傳活動啟動儀式。 [詳細] -
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開展“館校合作”活動
為迎接“5·18國際博物館日”和“第36屆科技周”,近日,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館校合作”助力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第一期活動在海城小學舉行。[詳細] -
2022年普通高考體育專業加試下月開始
5月18日,記者了解到,按照《教育部關於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實施“陽光工程”的要求,自治區教育考試院發布有關事項通知。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