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殷殷囑托記心間 立德樹人譜新篇

發布時間:2022-10-12 09:20:00來源: 西藏日報

  回憶起4年前的金秋十月,西藏民族大學各族師生至今激動萬(wan) 分。

  2018年10月1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信祝賀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周年,這份飽含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黨(dang) 中央關(guan) 心關(guan) 懷的賀信激勵著西藏民族大學在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4年來,西藏民族大學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殷殷囑托,在區黨(dang) 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區教育廳的精心指導下,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培養(yang) 什麽(me) 人、 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聚焦總體(ti) 改革發展思路,努力培養(yang) 德智體(ti) 美勞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者和接班人,取得豐(feng) 碩成果。

  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

  近日,西藏民族大學秦漢校區的學生被團結廣場新增的石榴景觀造型吸引,紛紛駐足觀看。這個(ge) 寓意著56個(ge) 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造型是學校今年著力打造的校園文化提升工程之一。

  從(cong) 建校之初各族師生同學同吃同住同勞動,到新時代學校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堅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作為(wei) 戰略性、基礎性和長遠性工程,民族團結是西藏民族大學建校60餘(yu) 年來教育教學的永恒話題。2021年5月,《光明日報》頭版《一道曆史題做了一甲子》的新聞報道在全區乃至全國引起了廣泛關(guan) 注,講述了西藏民族大學顧祖成教授帶領團隊幾十年如一日從(cong) 事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研究的事跡。

  4年來,西藏民族大學全麵加強黨(dang) 的領導,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傳(chuan) 承紅色基因,有效推動黨(dang) 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科研管理深度融合;大力開展以“課程思政”為(wei) 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每年建設100門課程思政示範課;持續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五觀”“兩(liang) 論”課程教育、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教育,推動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協同發力、同向同行,打造“大思政”課程矩陣;以“心源計劃”為(wei) 抓手,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進行挖掘考證、整理研究、讀本編寫(xie) 、宣傳(chuan) 教育“四大工程”建設;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貫穿學校立德樹人全過程,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將民族團結進步宣傳(chuan) 教育和創建活動不斷引向深入,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以實際行動擦亮學校作為(wei)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招牌。

  全麵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202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hui) 審議批準,西藏民族大學成為(wei) 博士學位授予單位,馬克思主義(yi) 理論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這標誌著學校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邁上一個(ge) 新台階,學校深入實施轉型創新發展戰略取得重大成果,實現了十年來的申博“夙願”。

  4年來,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賀信精神指引下,學校堅持立足陝西、麵向西藏、服務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的辦學宗旨,以服務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為(wei) 目標,不斷推進學校各項事業(ye) 全麵發展,人才培養(yang) 持續創新,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科學研究屢創佳績,學科建設調整優(you) 化,就業(ye) 率持續靠前。

  在人才培養(yang) 方麵,學校以扶優(you) 、扶特、扶需為(wei) 原則,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持續推進學科專(zhuan) 業(ye) 調整優(you) 化,“關(guan) 、並、減、增、轉”多措並舉(ju) ,構建結構合理、優(you) 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學科專(zhuan) 業(ye) 體(ti) 係,形成本、碩、博一體(ti) 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全校現有14個(ge) 學院(部),1個(ge)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13個(ge) 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9個(ge) 碩士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61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1個(ge) 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2個(ge) 國家特色專(zhuan) 業(ye) 建設點,7個(ge) 國家級一流專(zhuan) 業(ye) 。

  牢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學校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ge) 創建”,完善“五育並舉(ju) ”育人體(ti) 係,推進新時代一流本科教育建設,穩步擴大研究生教育規模,持續深化創新創業(ye) 教育改革,努力構建人才培養(yang) 質量保障與(yu) 監控機製,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ang) 質量,近4年來畢業(ye) 生就業(ye) 率均在92%以上。同時,學校堅持“頂天立地”的科研工作理念,緊緊圍繞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引導廣大教師和科研工作者積極開展政策研究和決(jue) 策谘詢研究,推動高校智庫建設,加快推進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科研服務西藏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能力。近年來,學校科研項目數量及經費快速增長,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快速增長,科研平台建設成效明顯,2018年至今共獲國家級科研項目119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18項。近日,在有關(guan) 權威機構發布的2018至2022年中國高校社科基金項目排名中,西藏民族大學以88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位列全國高校第85位。

  經過數年的積澱,西藏民族大學已成為(wei) 西藏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中國藏學研究的重鎮,在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西藏地方和祖國關(guan) 係史、高原醫學、藏藥檢測、西藏水汙染控製與(yu) 修複等方麵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學校牽頭組建的西藏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位列全國高校智庫百強。

  不斷優(you) 化育人環境

  金秋十月,走進西藏民族大學渭城校區教學樓A座,定製化的教學環境,智能化的物聯網控製器,現代感十足的智慧教室讓人眼前一亮。

  今年暑期,西藏民族大學在教學樓A座又新建一批智慧教室,至此,全校智慧教室達到69間,占教室總數的35%,位居西藏高校前列。

  位於(yu) 陝西省西鹹新區蘭(lan) 池四路的西藏民族大學秦漢校區是當地人眼中的地標性建築。這所“儒雅漢風、盛氣大唐、華美藏式”融為(wei) 一體(ti) 的建築群於(yu) 2020年7月正式啟用,掀開了學校發展史上嶄新一頁。2022年9月,總投入約3.3億(yi) 元的西藏民族大學附屬醫院綜合樓建成並投入使用。

  以智慧教室、秦漢校區和附屬醫院綜合樓為(wei) 代表的係列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西藏民族大學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這4年,良好的辦學環境、豐(feng) 富的圖書(shu) 資源、日漸完善的後勤保障和信息化管理,讓全校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學校先後被評為(wei) “全國文明校園”“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you) 秀單位”“首批國家級創新創業(ye) 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單位”等。

  東(dong) 風吹渭水,桃李競芬芳。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上,西藏民族大學將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致學校建校60周年賀信精神,全麵貫徹新時代黨(dang) 的治藏方略,奮力開啟全麵建設中國特色、西藏特點、區域一流的現代化大學新征程,力爭(zheng) 為(wei) 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