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體育家庭作業落地生根
近日,福州市教育局、福州市體(ti) 育局聯合印發《福州市深化體(ti) 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切實保障學生每天校內(nei) 、校外體(ti) 育鍛煉時間不少於(yu) 1小時,同時提出要逐步實施體(ti) 育家庭作業(ye) 製度,鼓勵學校根據學生體(ti) 質健康實際情況,布置有針對性的體(ti) 育家庭作業(ye) ,促進學生養(yang) 成終身鍛煉的習(xi) 慣。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基礎教育生態得以重構,學校主陣地作用得以加強,社會(hui) 教育環境得以淨化,中小學生學業(ye) 負擔得以明顯減輕。在此基礎上,教育部倡導在減輕學生學業(ye) 負擔的同時,增加學生參加戶外活動、體(ti) 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活動的時間和機會(hui) 等。
“雙減”政策實施後,學生獲得了充足的課餘(yu) 時間,但一些中小學生沉迷於(yu) 短視頻、遊戲、網文等,占用其大部分課餘(yu) 時間,運動時間反而少了。對學生而言,充分利用好課餘(yu) 學習(xi) 時間並非易事。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課餘(yu) 學習(xi) 時間加強體(ti) 育鍛煉將成為(wei) 學生和家長麵臨(lin) 的新難題。在家長們(men) 看來,實施體(ti) 育家庭作業(ye) 製度十分有必要,確保中小學生每天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從(cong) 而養(yang) 成良好的體(ti) 育鍛煉習(xi) 慣。
體(ti) 育家庭作業(ye) 旨在提高學生自主運動能力,對標體(ti) 育學科核心素養(yang) ,幫助學生養(yang) 成良好的體(ti) 育鍛煉習(xi) 慣。當下,體(ti) 育家庭作業(ye) 在各校已經有了很多的實踐,但學生完成作業(ye) 的效果尚待考證。即使學生完成了體(ti) 育家庭作業(ye) ,也可能缺乏教師的及時反饋與(yu) 評價(jia) 。體(ti) 育家庭作業(ye) 需要兼顧教育性和娛樂(le) 性、基礎性和差異性、普及性和提高性,但現實情況下,我國師範體(ti) 育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在教育學理論知識、學生專(zhuan) 業(ye) 教學實踐能力以及人文素養(yang) 、基本能力等培養(yang) 方麵存在一定不足。雖然體(ti) 育家庭作業(ye) 獲得了很多家長的認可,但是在升學壓力麵前,不少家長往往更加重視文化課的學習(xi) 。當體(ti) 育家庭作業(ye) 和其他作業(ye) 發生衝(chong) 突時,體(ti) 育家庭作業(ye) 往往被迫讓位。總之,對體(ti) 育家庭作業(ye) 的探索還需進一步加深,如何布置、布置什麽(me) 內(nei) 容、如何評價(jia) ,在落實層麵仍任重道遠。
體(ti) 育家庭作業(ye) 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延伸,是學生鞏固知識技能的方式,也是教師獲取反饋信息的渠道。教師在“計劃—實施—反饋”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實現素質提升。體(ti) 育家庭作業(ye) 製度化是當前解決(jue) 學生體(ti) 質問題、促進學生健康生活習(xi) 慣養(yang) 成的重要途徑。盡管當前體(ti) 育家庭作業(ye) 落實起來有困難,但是從(cong) 長遠看,的確是能夠引起大眾(zhong) 對體(ti) 育重視、調動學生積極參與(yu) 體(ti) 育鍛煉、養(yang) 成終身鍛煉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構建家校社一體(ti) 化的體(ti) 育鍛煉環境,大力推廣家庭體(ti) 育鍛煉活動,引導及時有效完成體(ti) 育家庭作業(ye) ,加強家長對體(ti) 育家庭作業(ye) 的監督;學校提供優(you) 質的鍛煉資源,加強對體(ti) 育家庭作業(ye) 的指導,及時和家長保持溝通,共同構建家校社一體(ti) 化的成長環境,積極推廣中小學校選聘“健康副校長”,對體(ti) 質健康管理內(nei) 容定期進行全麵監測,完善以體(ti) 質健康水平為(wei) 重點的“監測—評估—反饋—幹預—保障”閉環體(ti) 係。同時體(ti) 育教師要不斷提升職業(ye) 素養(yang) 以保障體(ti) 育家庭作業(ye) 質量;建立健全反饋與(yu) 評價(jia) 機製,及時將學生的體(ti) 質健康測試結果和健康體(ti) 檢結果反饋家長,形成家校協同育人合力等,都將是體(ti) 育家庭作業(ye) 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徑。
(作者係隴東(dong) 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走過看過體悟過 方能讀懂今日中國
老巷幽宅靜樹依,三裏水巷繞前門……今年暑期,巴拿馬籍在華留學生廖嘉明和實踐隊員們一起尋訪北京中軸線上的曆史建築。他們從南北中軸線中心點——景山公園出發。[詳細] -
聚焦學科素養 深化教考銜接
高中各科課程標準提出了許多教學改革新理念,這些新理念在高考試題中是如何體現的,高考命題考查方式有何變化?給高中的教學和複習備考帶來什麽樣的啟示?[詳細] -
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思想縱橫)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黨的二十大報告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在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的新征程中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