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那曲市聶榮縣紮實推進法治鄉村建設

發布時間:2023-07-26 09:50:00來源: 西藏日報

  加強法治鄉(xiang) 村建設是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推進全麵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近年來,那曲市聶榮縣緊密結合基層治理實際,認真總結經驗,聚焦短板弱項,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機製,紮實推進法治鄉(xiang) 村建設,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謀”上下功夫 築法治之基

  近年來,聶榮縣通過開展“民主法治示範村(居)”創建活動方式,在尼瑪鄉(xiang) 同龍村、色慶鄉(xiang) 帕玉村建設法治文化廣場、長廊,打造獨具特色的法治文化主陣地,讓群眾(zhong) 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法治的熏陶,在娛樂(le) 休閑中培養(yang) 良好的法治意識,提高全民法治觀念和法治素養(yang) ,努力做到讓群眾(zhong) 出門有法、抬頭見法、說理用法、辦事循法,從(cong) 而形成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在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上,聶榮縣按照“7+1+X”的管理模式,製定完善村規民約,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建設鄉(xiang) 村兩(liang) 級公共法律服務站,配強法律顧問,狠抓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通過思想教育、組織引導、定點幫扶等措施,堅持“建一個(ge) 組織,興(xing) 一個(ge) 產(chan) 業(ye) ,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群眾(zhong) ”的目標,探索“牧戶+企業(ye) ”“村集體(ti) +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激發群眾(zhong) 發展牧業(ye) 的積極性,探索牧業(ye) 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新路徑,形成了奶製品生產(chan) 與(yu) 加工、儲(chu) 運、銷售一條龍的服務格局,帶動群眾(zhong) 致富。在人才振興(xing) 上,聶榮縣全麵落實一村一法律顧問,彌補牧區法治人才資源缺漏,結合縣情,組建法官、檢察官、警官等法律骨幹組成的法律服務團隊,聯係村委幹部、產(chan) 業(ye) 致富帶頭人、老黨(dang) 員等村法律宣傳(chuan) 誌願服務隊伍,推進鄉(xiang) 村法治宣傳(chuan) 。在產(chan) 業(ye) 致富帶頭人、村幹部、老黨(dang) 員以及村民代表中,培養(yang) 法律明白人,為(wei) 廣大村民在法律方麵提供服務教育。同時,培養(yang) 學法用法示範戶43戶,起到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全村群眾(zhong) 學法用法。

  “做”上求實效 積法治之勢

  為(wei) 了讓法治建設與(yu) 基層治理更好結合起來,聶榮縣以“尊法守法”為(wei) 主題,建設獨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廣場,全縣建設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10個(ge) ,為(wei) 牧民群眾(zhong) 提供法律服務、政策谘詢和矛盾糾紛調解。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的作用,積極推進“小手拉大手”活動,將法律常識帶回家,實現學校法治教育向社會(hui) 的延伸,促進提升群眾(zhong) 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水平。積極探索“一站式”法治服務,努力打造“法治書(shu) 屋”,定期開講法治評書(shu) ,方便群眾(zhong) 潛移默化中學習(xi) 法律法規知識,大力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jue) 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不斷提升群眾(zhong) 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健全完善“網格化”服務管理,真正把矛盾糾紛調解、治安防控、法治宣傳(chuan) 、法律服務等工作延伸到“網格細胞”,切實打通服務群眾(zhong) 的“最後一公裏”。突出重點地區、重點時段和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大走訪、大排查、大調解,采取“隨手調、現場調”等措施,對排查出來的糾紛,按照“一案一檔”,逐一逐項排查化解,矛盾糾紛化解成功率達100%,真正做到了矛盾糾紛發現得早、化解得了、穩控得住。

  “宣”上顯力度 傳(chuan) 法治之聲

  近年來,聶榮縣結合“精準普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法治同行”“憲法宣傳(chuan) 周”等主題,組織黨(dang) 員幹部、學校師生、“法律明白人”、網格員等骨幹,以及法官、檢察官、警官、律師等專(zhuan) 業(ye) 型人才,組建21人法律誌願服務隊,圍繞招商引資、生態環保、養(yang) 老詐騙、婚姻家庭等不同主題定期開展法治講座,精選群眾(zhong) 身邊的典型案事件,大力宣傳(chuan) 憲法、民法典、安全生產(chan) 法等法律知識。一是推進領導幹部製度化學法。嚴(yan) 格落實縣政府常務會(hui) 議學法、年終述法等製度。組織全縣45個(ge) 單位領導幹部和國家工作人員旁聽庭審2次。組織全縣741名國家機關(guan) 工作人員參加年度學法考試,參考率達100%,合格率達100%,采取“現場+視頻”培訓形式,通過邀請專(zhuan) 家授課、組織業(ye) 務骨幹交流、模擬辦案,開展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幹部學法培訓13場次,有效推動領導幹部學習(xi) 經常化、體(ti) 驗化、實踐化。二是注重青少年多樣化學法。開展“普法進校園”係列主題活動,通過主題班會(hui) 、知識競賽、開學第一課、普法晨讀及專(zhuan) 題法治講座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青少年普法活動,通過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將反詐宣傳(chuan) 向家庭輻射,動員學生充分發揮“傳(chuan) 聲器”“擴音器”作用,實現從(cong) 學生到家庭的滲透傳(chuan) 導,不斷擴大法治宣傳(chuan) 工作的覆蓋麵和影響力。三是著力實現精細化普法。為(wei) 傳(chuan) 承、弘揚傳(chuan) 統文化,發揚國粹風采,推動民族文化發展,進一步增強法治宣傳(chuan) 滲透力、趣味性;強化寺廟僧尼愛國熱情,舉(ju) 辦了以“遵行四條標準,爭(zheng) 做先進僧尼”為(wei) 主題的寺廟僧尼法治書(shu) 法作品比賽,全縣13處宗教場所28名僧尼參與(yu) 比賽;按照《聶榮縣“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專(zhuan) 項法治文化比賽實施方案》的要求,舉(ju) 行了以“深入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以習(xi) 近平法治思想引領聶榮法治建設”為(wei) 主題的法治文化比賽活動,全縣廣大幹部職工、牧民群眾(zhong) 、寺廟僧尼、青少年學生等50人參加了比賽,充分展現了廣大群眾(zhong) 對法治建設的熱愛。

  新時代新征程,聶榮縣將以“八五”普法為(wei) 契機,堅持“自然與(yu) 人文相結合,法治與(yu) 民生相結合、新景觀與(yu) 原有景觀相結合”,將法治文化建設與(yu) 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相統一,擇優(you) 打造新農(nong) 村建設點,不斷提升法治文化陣地水平,以法治鄉(xiang) 村建設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