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讓城市小區“宜”居更“安”居——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探索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新模式

發布時間:2023-07-26 10:14:00來源: 西藏日報

  近年來,日喀則市桑珠孜區不斷深化拓展城市基層黨(dang) 建工作內(nei) 涵,進一步提升黨(dang) 建引領小區治理水平,以破解小區管理難點為(wei) 目標,以鴻達花園小區為(wei) 試點,成立小區功能型黨(dang) 支部,推動各領域黨(dang) 組織從(cong) “相加”走向“相融”,有效激發了城市發展活力。

  黨(dang) 建引領、組織共建,讓小區組織更有“高度”

  堅持以政治建設為(wei) 引領,以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為(wei) 目標,以“紅色物業(ye) ”為(wei) 依托,把城市居民小區作為(wei) 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和工作著力點,探索黨(dang) 建引領小區治理新模式,以“一方隸屬、雙方管理、多方奉獻”的原則,建立小區功能型黨(dang) 組織69個(ge) ,努力擴大黨(dang) 的組織和工作覆蓋麵。其中,鴻達花園小區黨(dang) 支部發揮作用日漸凸顯。

  建立健全規範、穩定、有效、和諧的小區管理和物業(ye) 管理長效機製,把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各項工作下沉到小區,把管理、教育、服務下沉到小區,推動社會(hui) 治理重心向小區下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格局,努力建設環境優(you) 美、功能完善、秩序井然、適宜人居的現代化住宅小區,不斷增強小區居民群眾(zhong) 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班子引領、自治賦能,讓小區管理更有“力度”

  在廣泛挖掘小區居民黨(dang) 員的基礎上,鼓勵退休黨(dang) 員積極擔任小區重任。

  在前期組建黨(dang) 組織過程中,頓珠作為(wei) 一名企業(ye) 退休幹部,仍然繼續發揮餘(yu) 熱,主動站出來承擔重任並鼓勵其他退休幹部共同參與(yu) 鴻達花園小區治理工作,積極探索“三向進入、交叉任職”機製,推進符合條件的業(ye) 主委員會(hui) 成員、物業(ye) 管理委員會(hui) 成員、小區功能型黨(dang) 支部班子成員三向交叉兼職,5名黨(dang) 員兼任鴻達花園物業(ye) 管理委員會(hui) 成員,承擔小區271戶891人及353名黨(dang) 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使小區功能型黨(dang) 支部有人負責、有人擔當。

  該黨(dang) 支部用無私奉獻建設這個(ge) 美麗(li) 小區,用實際行動踐行共產(chan) 黨(dang) 員的莊嚴(yan) 承諾,堅持“科學、嚴(yan) 格、精細、長效”的規範化小區管理八字方針,推進“紅色物業(ye) 服務”融入小區治理,創新小區自治新模式,製定《紮西吉彩社區鴻達花園功能型黨(dang) 支部工作製度》《鴻達花園安居物業(ye) 管理綜合製度》《物業(ye) 管委會(hui) 人員職責》等,明確私房裝修、門前三包、植樹綠化、雜物堆放等相關(guan) 要求,小區整體(ti) 環境、生活秩序進一步得到規範和優(you) 化,得到了群眾(zhong) 的一致好評。

  黨(dang) 員引領、服務共抓,讓小區治理更有“溫度”

  突出服務群眾(zhong) 導向,建成鴻達花園功能型黨(dang) 支部、物業(ye) 管理委員會(hui) 、警務站、“雙聯戶”戶長、業(ye) 主委員會(hui) “五方”協商議事機製,依托“紅色議事會(hui) ”平台,就種樹綠化、環境保護、私房建設、雜物堆放等進行議事,實現黨(dang) 建引領、物業(ye) 服務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形成多元基層治理合力。

  物業(ye) 管理委員會(hui) 與(yu) 小區功能型黨(dang) 支部、業(ye) 主委員會(hui) 等強化協作,組建黨(dang) 員先鋒、衛生環保等誌願服務隊伍,開展文明勸導70餘(yu) 次,生態文明宣講15次,環境衛生集體(ti) 整治50餘(yu) 次,持續清理雜物180餘(yu) 次,補植補栽綠化樹木180餘(yu) 株,推動小區治理工作規範化、精細化、自治化,確保“管理不鬆懈、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

  建設1處老年活動場所、設立1間快遞室、安裝32個(ge) 太陽能路燈、劃定208個(ge) 停車位。並為(wei) 271戶居民更換水表,上門為(wei) 小區70餘(yu) 名老人辦理“公交老年卡”等,積極為(wei) 小區居民真心實意服務,進一步打通服務群眾(zhong) “最後一公裏”。同時,為(wei) 進一步加強小區業(ye) 餘(yu) 文化建設,支部成員擔任領舞員,每天早晨開展“健康鍋莊舞”活動,做到便民、利民、為(wei) 民。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