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西藏年 堅定不移追尋夢想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2003年8月,雲(yun) 南省大理大學招募全國第一批誌願者到祖國西部進行誌願服務。那時,剛滿20歲的吳波,帶著滿腔的青春熱血來到西藏拉薩,開啟人生新篇章。
人物檔案
吳波,男,雲(yun) 南南澗人,共產(chan) 黨(dang) 員,出生於(yu) 1983年3月,2003年7月畢業(ye) 於(yu) 原雲(yun) 南大理學院(現名為(wei) 大理大學),音樂(le) 教育專(zhuan) 業(ye) ,是2003年首批大學生西部計劃誌願者。2003年8月-2005年7月誌願服務工作地在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2004-2005年度西藏自治區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優(you) 秀誌願者;現任職務是日喀則市新華書(shu) 店經理。
來到西藏 開啟人生新篇章
每一個(ge) 夏天,總有那麽(me) 一些年輕人,做出同一個(ge) 決(jue) 定——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2003年的那個(ge) 夏天,吳波毅然決(jue) 然選擇走向遠方,一路奔赴偏遠山區,奮鬥在祖國西部。“之所以參加西部計劃是因為(wei) 在我的心中一直都有一個(ge) 西部夢,一直想去看看祖國西部的風景,了解當地少數民族的文化,參與(yu) 西部的開發建設。”吳波說。
2003年7月,當時剛大學畢業(ye) 的吳波,正處於(yu) 事業(ye) 迷茫期,沒有規劃將來的目標,在家待業(ye) 了一個(ge) 月。同年8月,雲(yun) 南省大理團市委開始招募西部計劃誌願者。聽聞這個(ge) 消息,他頓時找到了方向,便偷偷地瞞著父母,報名西部計劃誌願者。“我是在被選中了之後才告訴家裏人的,父母和親(qin) 戚就輪番出麵勸阻,但我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決(jue) 定向祖國西部出發。”吳波說。
當記者問起,當時雲(yun) 南也有西部計劃誌願者團隊,為(wei) 什麽(me) 沒選擇去自己家鄉(xiang) 做誌願者,而是選擇來到西藏拉薩,吳波說:“以前一直聽別人講述西藏很美很神秘,關(guan) 於(yu) 西藏的一切都是自己聽說和想象的樣子,我就想著,希望能用自己在大學所學的知識為(wei) 西藏的文化、教育事業(ye) 的發展做些事情,貢獻出自己一份綿薄之力。”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2003年8月,吳波和團隊誌願者們(men) 一行10餘(yu) 人踏上了開往格爾木的火車。“當時火車隻能坐到格爾木,在格爾木要換乘大巴車。因為(wei) 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帶了被褥、換洗衣服和一些生活用品,記得當天晚上在沱沱河兵站住宿的時候,因為(wei) 海拔比較高,大家都產(chan) 生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吳波回憶道,“西藏真的好美,比我想象中還要美,原來想象中的西藏就是雪山、草地,其他植被可能會(hui) 很少,沒想到拉薩是一片綠油油的景象,很震撼。”
腳踏實地 立足崗位作貢獻
由於(yu) 不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一切都需要從(cong) 頭開始。幸運的是,通過崗前培訓,吳波對基層工作有了初步的認識,也多了幾分麵對困難的從(cong) 容。吳波大學時期學的是音樂(le) 教育專(zhuan) 業(ye) 。“當時來的時候我被分到西藏自治區團委學校少年部的雪蓮少兒(er) 藝術團工作,我很開心,剛好跟我所學專(zhuan) 業(ye) 對口。工作之餘(yu) 還可以給雪蓮少兒(er) 藝術團的小朋友教一些簡單的樂(le) 理知識和其他音樂(le) 方麵的知識,隻要節假日需要表演的時候,學生們(men) 都會(hui) 積極參與(yu) ,看著他們(men) 在舞台上散發光芒,我也很欣慰。”吳波告訴記者。
2003年8月至2005年7月,吳波一直在西藏自治區團委工作。在此期間,讓他最難忘的是剛來西藏的第一個(ge) 中秋節。“當時我們(men) 過來一個(ge) 多月就到中秋節了,對這邊的人也不是很熟悉,我們(men) 雲(yun) 南隊一起來的誌願者隻有兩(liang) 人在拉薩市,其他的都分配到各市地、各縣區,當時沒有手機,也聯係不上在拉薩的隊友。中秋節那晚,我一個(ge) 人在宿舍彈吉他,當時特別想家,也感覺在這邊無依無靠,甚至產(chan) 生了想回家的念頭。後來團委的領導帶著月餅、水果和一些生活用品來看我們(men) ,陪我們(men) 聊天,讓我們(men) 把這裏當成自己家一樣。當時突然就感覺很溫暖,仿佛有了家的感覺,那一夜心情起起伏伏,很難忘,也很感動。”吳波回憶道。
決(jue) 定來西藏不易,紮根西藏更需要勇氣。誌願服務的兩(liang) 年時光匆匆而過,2005年7月,在誌願服務即將期滿時,“留下來”這個(ge) 念頭一次次在吳波的心頭打轉,最終他做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ge) 決(jue) 定:留下來。
紮根西藏 堅定不移守邊疆
在吳波看來,走西部計劃誌願者這條路是他這輩子做得最對的一個(ge) 決(jue) 定。“我來到拉薩後,感覺這邊的人都很善良樸實、樂(le) 於(yu) 助人,我和同事們(men) 相處非常融洽。而且我一直都很喜歡西藏的音樂(le) 、舞蹈,非常具有民族文化特色,所以當時誌願服務結束後,我填寫(xie) 的意向單位是日喀則民族藝術團,雖然不缺我這一名舞蹈音樂(le) 老師,但我想盡自己的綿薄之力為(wei) 西藏民族文化的傳(chuan) 承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吳波來到西藏已經20年之久,先後在共青團西藏自治區委員會(hui) 、日喀則市文物局、日喀則市文化局、日喀則市新聞出版社工作,從(cong) 2019年至今,在日喀則市新華書(shu) 店工作。
20年來,吳波用青春的腳步走遍了西藏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鎮,見證了西藏20年來的發展曆程。“自西藏開始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以來,許多村鎮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畜分離、廁所革命這些舉(ju) 措實實在在給農(nong) 牧民帶來了好處。住上舒適的房子,農(nong) 牧民幸福感也提升了。還有最直觀的變化是城市,我記得當時拉薩的主街道就是朵森格路、江蘇路、北京路,周末和同事去逛街買(mai) 東(dong) 西吃飯,都是圍繞這幾條路,現在我從(cong) 日喀則到拉薩,就覺得拉薩變化特別大,我連路都找不到了。不得不說,城市發展越來越好。”吳波笑著說道。
“西部計劃誌願者是我終身的標簽,也將是我一生的榮耀。”吳波從(cong) 不後悔來到西藏,為(wei) 祖國西部建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在這20年裏,吳波感受到人情溫暖,由陌生環境中的惴惴不安,到後來的不舍離開。在這片熱愛的土地上,他用汗水與(yu) 努力改善人們(men) 的生活。“今後,我依然會(hui) 秉承誌願服務精神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繼續為(wei) 西藏的經濟社會(hui) 發展盡心盡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在此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能加入其中,為(wei) 自己的青春增添一些色彩,為(wei) 西部發展添磚加瓦,做到強國有我,不負韶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張銀波:紮根西藏 做新一代“老西藏人”
張銀波,中共黨員,雲南大理人,2014年畢業於雲南保山學院小學教育專業,同年參加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現工作於山南市直屬機關工委。 [詳細] -
青海海東震區青年誌願者:去幫助,也被感動
截至12月21日22時,積石山6.2級地震累計造成青海省海東市31人遇難、3人失聯。從應急救援到受災群眾安置,低溫、寒潮,都給當地造成了不小的挑戰。 [詳細] -
跨越 公裏的支教 隻為書寫無悔青春
“我一直都很向往西藏,隻是以前總沒時間,這次我如願地申報了學校的第十一屆研支團,希望可以用這一年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情。”河海大學第十一屆研究生支教團西藏分團成員陳婧雯說。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