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教育

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魅力邊城 大道致遠

發布時間:2024-02-07 09:38: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西藏日喀則市康馬縣是一座魅力邊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曆史源遠流長。藏族、漢族、回族、蒙古族、朝鮮族、滿族、哈尼族等13個(ge) 民族的幹部群眾(zhong) 樂(le) 居於(yu) 此,手足相親(qin) 、守望相助,攜手並肩闊步前行在民族團結“大道”上。

  2023年,康馬縣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指導,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個(ge) 創建”,大力踐行“敢為(wei) 、敢闖、敢幹、敢首創”要求、改進作風狠抓落實,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不斷健全黨(dang) 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城鄉(xiang) 基層治理模式,持續推動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le) 、共建共享,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2024年1月16日,康馬縣被國家民委授予“第十一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

  堅持以政治引領統攬全局

  近年來,康馬縣積極推動利益聯結同構,堅持“三個(ge) 賦予一個(ge) 有利於(yu) ”總要求,推動民族團結進步與(yu) 經濟社會(hui) 融合發展。

  強化統籌推動,健全“一把手”負總責製,成立以縣委書(shu) 記為(wei) 組長的著力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工作領導小組,製定實施《康馬縣關(guan) 於(yu) 西藏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區創建規劃實施細則》等指導性文件,從(cong) 本級財政投入100萬(wan) 元設立民族團結創建專(zhuan) 項經費。

  突出黨(dang) 建引領,配齊配強寺管會(hui) 幹部和鄉(xiang) 鎮統戰委員,加強民族工作機構建設,強化民族工作力量,開展黨(dang) 的民族理論政策法規學習(xi) 50餘(yu) 次;建立每周結對幫教機製,常態化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推廣工作。

  發展集體(ti) 經濟,加快推進雅江雪牛、野生香料、達巴枸杞、達修鍶源水等產(chan) 業(ye) 發展壯大,培育有發展基礎、有前景的集體(ti) 經濟和合作社180家、扶持壯大農(nong) 牧業(ye) 龍頭企業(ye) 和新型農(nong) 業(ye) 經營主體(ti) 3家。

  堅持以自治強基激發活力

  康馬縣積極推動社會(hui) 和諧共享,建立互嵌式的社會(hui) 結構和居住環境,積極營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le) 的社會(hui) 環境。

  完善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持續推動村民議事會(hui) 、紅白理事會(hui) 、道德評議會(hui) 規範化建設,劃分網格小組162個(ge) 、配齊專(zhuan) 兼職網格員823名,推動形成以縣綜治中心為(wei) 圓心、9個(ge) 鄉(xiang) 鎮中心為(wei) 主幹、49個(ge) 村黨(dang) 組織為(wei) 分支、440戶黨(dang) 員中心戶為(wei) 基點的平安建設實戰化平台。

  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深入開展宗教界“三個(ge) 意識”“遵行四條標準、爭(zheng) 做先進僧尼”教育;認真落實利寺惠僧政策,先後投入690萬(wan) 元實施寺廟“六建”“九有”工程,讓廣大僧尼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守好意識形態陣地,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融媒體(ti) 中心等陣地作用,開展宣講活動710餘(yu) 場次、參與(yu) 群眾(zhong) 5.8萬(wan) 餘(yu) 人次;深入挖掘乃寧曲德寺抗英遺址紅色資源,投資100餘(yu) 萬(wan) 元打造乃寧新時代愛國主義(yi) 和民族團結教育展廳,累計接待幹部群眾(zhong) 6100餘(yu) 人次。

  堅持以德治教化涵養(yang) 底色

  康馬縣積極推動精神家園同創,把德治教育作為(wei) 推進民族進步創建的重要抓手,用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構築共有精神家園。

  開展文化潤邊行動,著眼於(yu) 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形式,廣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更好地組織群眾(zhong) 、宣傳(chuan) 群眾(zhong) 、凝聚群眾(zhong) 、服務群眾(zhong) ,累計創作民族團結優(you) 秀文藝精品35部,村級文藝演出隊累計演出160餘(yu) 場次,覆蓋邊境群眾(zhong) 達3.6萬(wan) 人次。

  打造民族團結陣地,先後投入近千萬(wan) 元資金新建民族團結廣場,打造文化牆56麵,讓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有形有感有效,推進各族群眾(zhong) 廣泛交往、全麵交流、深度交融。

  創新民族團結載體(ti) ,在G219沿線打造5座“民族團結·愛心驛站”,滿足過往群眾(zhong) 的飲水、充電、用藥、旅遊谘詢等需求,累計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便利服務560餘(yu) 人次、信息谘詢350餘(yu) 人次、愛心救助20餘(yu) 人次。

  堅持以法治保障固本利遠

  康馬縣積極推動權益維護同進,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權益,充分尊重各民族風俗習(xi) 慣,精心做好服務管理工作。

  加強服務管理,支持50餘(yu) 戶其他省市群眾(zhong) 到康馬發展,加強外來務工經商人員服務保障工作,為(wei) 480餘(yu) 名流動務工人員造冊(ce) 登記,采取商品房、單位宿舍、公租房等方式實現住房保障,解決(jue) 經商務工人員“後顧之憂”。

  加強法治建設,製定完善法治建設工作機製3個(ge) ,常態化審查決(jue) 策事項合法性36件次,有效推進依法執政、依法行政;精心組織法治宣傳(chuan) 宣講活動60餘(yu) 場次,受教群眾(zhong) 2.2萬(wan) 餘(yu) 人次,營造學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圍。

  加強隱患排查,創新實施信訪新工作模式,開展矛盾糾紛隱患排查290餘(yu) 次,協調落實群眾(zhong) 被拖欠資金1352萬(wan) 元、涉及群眾(zhong) 2210人次,排查化解率100%,消除欠薪隱患。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