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四講四愛”宣講員向巴旦曲:為村民實幹脫貧鼓勁

周婷婷 發布時間:2020-07-10 09:32:00來源: www.easyfundingllc.com新聞網

  “90後”向巴旦曲是西藏昌都洛隆縣孜托鎮加日紮村的第一書(shu) 記。2016年起,他又多了個(ge) 身份——洛隆縣“四講四愛”群眾(zhong) 教育實踐活動宣講員。

  “我出生在卡若區俄洛鎮大山深處的一個(ge) 普通農(nong) 民家庭,是知識改變了我的一生。”向巴旦曲深知,要改變群眾(zhong) 的貧困麵貌,必須轉變他們(men) 的思想觀念,提升文化素質水平。

  宣講“四講四愛”就是最好的辦法。向巴旦曲時刻提醒自己,“給人一滴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他把“先學一步、多學一點、學深一層”作為(wei) 學習(xi) 領會(hui) 好、宣講宣傳(chuan) 好“四講四愛”的“先手棋”。

  為(wei) 了讓“四講四愛”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要求家喻戶曉、耳熟能詳、入腦入心,向巴旦曲從(cong) 一開始就著力練就過硬的“喉舌功”。他虛心向洛隆縣宣講經驗豐(feng) 富的老黨(dang) 員和宣傳(chuan) 員請教宣講技巧,對著穿衣鏡一遍遍練習(xi) 。

  隨著宣講水平的逐步提升,向巴旦曲的宣講越來越接地氣。他采用身邊人身邊事對比、舉(ju) 例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宣講“四講四愛”,深受群眾(zhong) 喜愛。

  在村委會(hui) 夜校宣講“講黨(dang) 恩愛核心”時,向巴旦曲向群眾(zhong) 講道:“如今,我們(men) 實行了中小學生包吃、包住、包學費的‘三包’政策,農(nong) 牧區醫療製度已覆蓋全體(ti) 農(nong) 牧民,實現了農(nong) 牧民最低生活保障製度……在感謝好政策的同時,我們(men) 要更加努力奮鬥,與(yu) 全國各族人民一起走上全麵小康的康莊大道。”

  聽了向巴旦曲的宣講,群眾(zhong) “感黨(dang) 恩、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實幹奔小康、奮鬥新時代”的決(jue) 心更堅定了。

  村民向覺是加日紮村有名的“困難戶”,整天無所事事,靠著國家發放的惠民資金生活。向巴旦曲決(jue) 定用“四講四愛”給向覺“上上課”。

  “剛開始做思想工作的時候,向覺十分抵觸,不願和我交流,但我一有時間就會(hui) 去他家坐坐,也會(hui) 帶一些生活用品去看他。”日久見人心,向巴旦曲終於(yu) 找到了向覺的心結,“向覺以前是跑運輸的,日子過得挺好,但後來因為(wei) 經營不善,日子越來越難過,人也變得消沉了。”

  用真心換取了理解和信任後,向巴旦曲主動擔任了向覺的幫扶人,並鼓勵他去藏刀加工廠工作,每月有1500元的收入。

  有了穩定的工作後,向覺的生活開始發生轉變。2017年,向巴旦曲又介紹向覺的妻子種植溫室大棚,一家人都有事可做了。

  2018年,向覺依靠自己的努力,成為(wei) 藏刀加工廠的技術員,工資漲到了4000多元;妻子於(yu) 2019年10月又承包了2座溫室大棚,夫妻倆(lia) 成了村裏有名的致富能手。

  “雖然我以前也挺有‘名’的,但我更喜歡現在大家對我尊重的樣子,這一切多虧(kui) 了向巴旦曲。”如今,向覺住上了120平方米的新房,一家人的生活有滋有味,幹勁十足。

  “光說不行,還得有實際行動!”2018年,向巴旦曲聯合駐村工作隊,打造了洛隆縣第一個(ge) 村級新舊西藏對比展覽室。通過新舊物件展示、圖片資料對照、視頻播放、邀請老黨(dang) 員開展憶苦思甜講黨(dang) 課等各種形式,每年對全村黨(dang) 員、群眾(zhong) 開展5次以上集中教育活動,使黨(dang) 員、群眾(zhong) 通過自身生活變化,切實感受黨(dang) 和國家對西藏人民的特殊關(guan) 懷。

  在日常生活中,向巴旦曲還以個(ge) 人名義(yi) 為(wei) 貧困群眾(zhong) 、全村孤兒(er) 購買(mai) 衣服、酥油、青稞等生活必需品,為(wei) 受傷(shang) 群眾(zhong) 墊付醫藥費用3000元,帶動村“兩(liang) 委”班子為(wei) 特別困難群眾(zhong) 捐款2萬(wan) 餘(yu) 元。他還帶領村“兩(liang) 委”班子成員、各組組長、雙聯戶戶長、全村黨(dang) 員義(yi) 務投勞,為(wei) 貧困戶修建新房。

  在向巴旦曲和村“兩(liang) 委”班子的努力下,加日紮村的村容村貌發生了改變。他趁機調動和激發黨(dang) 員群眾(zhong) 發展產(chan) 業(ye) 的積極性,借著產(chan) 業(ye) 扶貧的東(dong) 風,鼓勵他們(men) 以資金、土地、勞動力入股。

  2017年,將49座溫室大棚集中起來,先後成立“斯夢達蔬菜生產(chan) 基地”和“巾幗脫貧蔬菜銷售示範基地”,實現種植、銷售一體(ti) 化,2019年分紅214萬(wan) 元;

  2018年3月建成洛隆縣第一家集住宿、娛樂(le) 、休閑、餐飲、泊車於(yu) 一體(ti) 的南川歡樂(le) 穀,帶動加日紮村及周邊村居300餘(yu) 人,年人均增收3000餘(yu) 元;

  2018年,將藏刀加工、金銀首飾加工、銀刀加工、酥油燈製作等優(you) 勢手工業(ye) 做大做強,成立“南穀民族手工藝有限責任公司”,帶動1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ye) ,第一年便實現盈利120餘(yu) 萬(wan) 元。今年,還在卡若區開了分店,市場擴大了,收益也會(hui) 進一步增加。

  向巴旦曲的宣講將“講黨(dang) 恩愛核心、講團結愛祖國、講貢獻愛家園、講文明愛生活”深深烙印在了加日紮村村民心中,激勵著村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建設美好家園。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