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創業路上的“格桑”姐妹

李賀 發布時間:2020-08-17 09:41:00來源: 新華社


格桑旺姆(左)和姐姐德吉卓瑪在位於(yu) 白朗縣的蔬菜店鋪前合影(8月3日攝)。

  白朗縣位於(yu) 西藏日喀則市,是西藏主要蔬菜生產(chan) 基地之一。今年26歲的藏族女孩格桑旺姆是該縣巴紮鄉(xiang) 彭倉(cang) 村人,2018年從(cong) 西藏職業(ye) 技術學院畢業(ye) 後返鄉(xiang) 創業(ye) ,和姐姐德吉卓瑪一起進行果蔬種植。

  2019年,在政府援藏資金的幫扶下,姐妹倆(lia) 通過土地置換在彭倉(cang) 村建成13個(ge) 溫室大棚,經過引進果蔬新品種和技術積累,實現大棚種植收入大幅提升。同年8月,格桑旺姆申領了大學生創業(ye) 補貼資助,兩(liang) 人又在白朗縣城開了一家蔬菜銷售店。姐姐管理大棚、培訓雇工,妹妹負責果蔬銷售和店鋪運營,兩(liang) 人密切合作,事業(ye) 蒸蒸日上。

  格桑旺姆聯係其他經營果蔬大棚的村民,牽頭成立合作社。積極幫扶貧困、殘障村民實現脫貧“摘帽”,並帶動身邊人加入合作社共同穩定增收。格桑旺姆說自己名字裏的“格桑”在藏語裏代表幸福和吉祥,談到未來的計劃,她說:“我希望把店鋪開到日喀則市裏去,並在將來為(wei) 我們(men) 的蔬菜基地修建冷庫,讓更多人吃到優(you) 質的菜。”


格桑旺姆(右三)與(yu) 姐姐德吉卓瑪(右二)帶領工人在蔬菜大棚內(nei) 翻地,準備種新的蔬菜(8月3日攝)。


合作社成員拉姆在大棚內(nei) 修剪瓜秧(8月2日攝)。


格桑旺姆姐妹家大棚內(nei) 的瓜秧上結出的小西瓜(8月2日攝)。


格桑旺姆(左三)和姐姐德吉卓瑪(左一)帶領雇傭(yong) 的殘障村民巴珍(右一)搬運大棚出產(chan) 的新鮮蔬菜(8月3日攝)。


格桑旺姆(左三)和姐姐德吉卓瑪(左一)帶領工人將大棚出產(chan) 的新鮮蔬菜抬上汽車,準備運往店鋪銷售(8月3日攝)。


姐妹倆(lia) 開著剛買(mai) 的小汽車將大棚出產(chan) 的蔬菜運往縣裏的店鋪(無人機照片,8月3日攝)。


格桑旺姆推開蔬菜店的卷閘門準備營業(ye) (8月3日攝)。


格桑旺姆(右)和姐姐德吉卓瑪在位於(yu) 白朗縣的蔬菜店內(nei) 忙碌(8月3日攝)。


格桑旺姆用花草裝飾自己家(8月3日攝)。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藍莓托起大產業

    W020200810634031064416.png
    八月的加查,碩果累累。眼下正值藍莓的采摘季節,走進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加查縣冷達鄉嘎瑪吉塘村藍莓基地,一株株藍莓樹上掛滿了果實,猶如一粒粒珍珠,分外誘人。 [詳細]
  • 勤勞就能致富

    W020200807385017083503.jpg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尼瑪深深地感受到黨和政府對自己的關懷與鼓勵,她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改善了家中困難的生活狀況。[詳細]
  • 心中有夢 腳下有路

    近年來,林周縣婦聯立足農村婦女實際,通過宣傳教育、技能培訓、產業帶動、項目幫扶等方式打好“巾幗脫貧行動”組合拳,積極助力貧困婦女增收致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