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養殖“金犛牛” 甩掉“窮帽子”

發布時間:2020-09-28 10:41:00來源: 西藏日報

  西藏那曲市聶榮縣下曲鄉(xiang) 嘎確牧民專(zhuan) 業(ye) 經濟合作社地處聶下公路沿線,距縣城14公裏,平均海拔4700米,有草場4.2萬(wan) 畝(mu) 。近年來,合作社不斷創新管理經營模式,合作社的土地、草場和牲畜資源得到了科學合理利用,資產(chan) 不斷升值,基礎設施得到加強,服務功能逐年完善,切實讓當地牧民群眾(zhong) 得到實惠。

  如今的嘎確牧民專(zhuan) 業(ye) 經濟合作社不僅(jin) 是聶榮縣重要的脫貧基地、科技實驗基地,還是聶榮縣積極探索傳(chuan) 統畜牧業(ye) 向現代畜牧業(ye) 轉變的一塊試驗田,產(chan) 生了明顯的經濟效益、扶貧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

  近年來,聶榮縣抓住國家加大對牧業(ye) 投入力度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自治區農(nong) 科院對口幫扶的寶貴機遇,在嘎確牧民專(zhuan) 業(ye) 經濟合作社推廣應用畜種改良、科學補飼、疫病防治等現代畜牧業(ye) 實用技術。通過麵對麵、手把手向群眾(zhong) 講解科學養(yang) 畜知識,傳(chuan) 授現代畜牧業(ye) 技術,現場指導畜牧業(ye) 生產(chan) ,牧民群眾(zhong) 學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發展畜牧業(ye) 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有效促進了當地畜牧業(ye) 增產(chan) 增效。

  “在幾千年的曆史進程中,當地農(nong) 牧民對聶榮查吾拉犛牛始終采用自然放養(yang) 的方式飼養(yang) ,聶榮查吾拉犛牛在廣闊的草場上自由覓食,高寒低氧的特殊環境以及高原天然牧場的生物多樣性,使聶榮查吾拉犛牛具有較高的產(chan) 肉性能、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犛牛肉製品和奶製品營養(yang) 價(jia) 值高,味道鮮美。”巴桑次仁告訴記者,“但是,按照傳(chuan) 統的養(yang) 殖方法,養(yang) 出的犛牛是春育、夏長、秋肥、冬掉膘,季節性差異特別明顯。現在,我們(men) 通過采取改良、疫病防治、補飼和保溫等措施後,牲畜死亡率明顯降低,每頭母牛年均產(chan) 奶量達到365斤左右,遠高於(yu) 未補飼的144斤,且冬季每日也有1斤的產(chan) 奶量,母牛受胎率大幅提高,部分母牛出現一年半兩(liang) 胎的生產(chan) 性狀。”

  聶榮縣實施的冬季犛牛保暖補飼、短期育肥出欄的“金犛牛”科技工程,讓藏北草原畜牧業(ye) 走上了奶牛、肉牛專(zhuan) 業(ye) 養(yang) 殖、提升單位產(chan) 量的路子。2016年至2019年期間,嘎確牧民專(zhuan) 業(ye) 經濟合作社畜產(chan) 品銷售總收入達到89萬(wan) 餘(yu) 元,通過舉(ju) 辦賽馬物資交流會(hui) 、參加地區賽馬節和畜產(chan) 品展銷會(hui) ,幫助群眾(zhong) 創收185萬(wan) 元,牧民們(men) 甩掉了“窮帽子”,走上了致富路。

  走進嘎確牧民專(zhuan) 業(ye) 經濟合作社奶製品加工廠,工作人員正在忙碌地加工各具特色的畜牧業(ye) 產(chan) 品。“我們(men) 合作社以‘千頭萬(wan) 畝(mu) ’工程為(wei) 契機,依托奶製品加工廠,將全縣牧戶牲畜產(chan) 出的奶製品進行統一收購、深加工,集中力量,創造優(you) 質畜產(chan) 品,淘汰家庭式零散銷售,匯集全縣資源推進‘聶’牌品牌戰略。”合作社負責人馬布介紹說。

  成立於(yu) 2016年的聶牌商貿責任有限公司,充分發揮聶榮本土特色資源優(you) 勢,大力實施畜產(chan) 品品牌戰略,打造生態、無汙染和綠色、有機品牌,逐步構建產(chan) 品有品牌、質量有保障、發展有優(you) 勢的畜牧業(ye) 產(chan) 業(ye) 經營格局。通過對全縣畜產(chan) 品包裝進行“升級改造”,有效發揮統一管理、統一包裝、統一質量、統一品牌的效益,有效提升聶榮縣畜產(chan) 品在全地區畜產(chan) 品中的競爭(zheng) 力、知名度和市場滿意度。同時,以招商引資工作為(wei) 抓手,不斷發展壯大聶牌公司生產(chan) 、經營畜產(chan) 品種類和數量,積極申報並通過了聶榮查吾拉犛牛(活畜)、聶榮查吾拉犛牛肉、聶榮拉拉、聶榮酸奶、聶榮奶渣、聶榮酥油等6個(ge) “聶”字頭“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認證,走專(zhuan) 業(ye) 化、品牌化道路。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