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村:不是童話勝似童話
雲(yun) 霧縹緲、雪山環繞的格林村百畝(mu) 茶園。本報記者 高玉潔 攝
世界名著《格林童話》把無數人帶進美麗(li) 夢幻的童話世界。而在西藏的墨脫,有一個(ge) 名叫“格林”的村莊,春天杜鵑盛開,盛夏瀑布飛流,深秋密林如畫,冬日雲(yun) 海翻湧,是一個(ge) 比童話還美的地方。
歲末年初,記者一行驅車來到大山深處的墨脫縣背崩鄉(xiang) 格林村,一探童話秘境。
從(cong) 墨脫縣城出發,沿著迂回曲折的盤山公路在高山峽穀與(yu) 青翠密林間穿梭一個(ge) 多小時,格林村一棟棟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有著濃鬱門巴風情的樓房躍然眼前,與(yu) 山間繚繞的白雲(yun) 雪峰構成了一幅美麗(li) 夢幻的油畫。
“美得不像話吧?!”林芝市公安局派駐格林村第一書(shu) 記、駐村工作隊隊長黃家斌笑容滿麵地來到我們(men) 麵前,“歡迎來到景美人親(qin) 的格林村!”
風景比童話更美
站在村外的格林達帕山上環顧四周,遠處的南迦巴瓦雲(yun) 遮霧掩、欲藏還露,多雄拉、德陽拉、魯霞拉等山峰層巒疊嶂,如盛開的蓮花環繞四周。即使寒冬時節,這裏依舊青翠欲滴、雲(yun) 霧縹緲,如童話世界般令人忘記季節輪換、歲月更迭。
然而,村民們(men) 施工和修剪茶樹的聲音把我們(men) 從(cong) 童話拉回現實。身邊,宛如仙境的格林達帕山上是村民們(men) 依山勢而建,呈梯形分布的百畝(mu) 茶園。此刻,翠綠的茶樹長勢良好,潔白無瑕的茶花在陽光的映照下泛著淡淡金光,大家三五成群,正在抓緊修剪茶樹。村民們(men) 說:“修剪後,茶樹長勢會(hui) 更好,現在已經開始抽出嫩葉,等到開春就可以采摘收獲第一批品質優(you) 良的春茶了!”
除了修剪茶樹,村民們(men) 也正利用農(nong) 閑和旅遊淡季,整修上山的路,並在山頂修建一個(ge) 觀景台,希望格林村童話般的美麗(li) 風光能被更多人看到。
下山來到村裏,記者一行碰巧遇到來村裏做植被修複的墨脫縣林草局技術員劉震,便跟隨他和村民來到格林村一處原始森林。
罕有人至的原始森林內(nei) ,油鬆、雲(yun) 杉、冷杉等樹木遮天蔽日,龜背竹等攀緣植物沿著樹木直上幾十米,苔蘚鋪滿林間,各種珍稀的蘭(lan) 花、石斛附著在樹上自由生長,林中彌漫著樹脂和野花的芬芳,和山頂的茶園相比又是另一番美景。
劉震一邊教我們(men) 辨認各種珍貴植物,一邊告訴我們(men) :“你們(men) 在茶園看到的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而這裏最低海拔隻有155米左右。在很小的空間內(nei) ,巨大的垂直落差造就了豐(feng) 富的生物多樣性,這裏不光是國內(nei) 外遊客向往的地方,更是動植物科考的天堂,一草一木都值得我們(men) 用心保護!”他仔細辨認植物形態,遇到珍稀物種便和村民們(men) 一起圍欄保護,防止野獸(shou) 牲畜踐踏。
正在林間沼澤艱難行走,耳畔忽然傳(chuan) 來一陣陣悅耳鳥鳴,向前尋去卻是黃家斌的口哨聲:“住在格林村,每天早上都在鳥鳴中醒來,聽多了就學會(hui) 吹口哨和鳥兒(er) 們(men) 對話了!”
“是格林村的美景和鳥鳴把你留下了吧?”大家跟黃家斌開著玩笑。原來,黃家斌在這裏早已駐村期滿,但全體(ti) 村民一再挽留,他又向組織申請延長期限留了下來。
“讓我留下來的,不光是格林村的美景,還有更美的發展前景!”黃家斌笑著說。
產(chan) 業(ye) 比火焰更旺
雖然風景一直如童話般夢幻美麗(li) ,但過去的格林村卻並不像童話故事裏那樣幸福無憂。
格林村位於(yu) 墨脫的大山深處,土地極少且交通不便,很多年來這個(ge) 美麗(li) 的村子幾乎與(yu) 世隔絕,村民們(men) 就靠著種少量水稻和玉米為(wei) 生,很是拮據困苦。和平解放後,大家的生活有所好轉,但由於(yu) 墨脫不通公路,格林村也離縣城較遠,大家一時看不到發展的希望。
2013年,墨脫結束了不通公路的曆史;2016年,汽車開進了格林村。從(cong) 此,格林村的綠水青山不再寂寞,大家種起茶樹,發展起林下產(chan) 業(ye) ,迎來了遊客,也迎來了幸福和希望。
在風景如畫的百畝(mu) 茶場,黃家斌摘下一片嫩芽,向記者講述起格林村這幾年的“茶葉經”。
墨脫縣2017年在格林村推廣茶樹種植,但坐擁得天獨厚自然地理條件的村民們(men) 卻因為(wei) 不熟悉茶樹,怕種不好沒有產(chan) 量,更怕茶葉摘下來賣不出去,一直猶豫著不肯種。
“隻要發展思路對,再苦再難也得堅持下去!”為(wei) 消除村民們(men) 的顧慮,黃家斌和扶貧專(zhuan) 幹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給鄉(xiang) 親(qin) 們(men) 談黨(dang) 的恩情,講大好形勢和惠民政策,更講臨(lin) 近村自力更生的致富故事……功夫不負有心人,村民們(men) 終於(yu) 被打動,決(jue) 心大膽試試。
茶樹種下去了,又碰到新問題。
“我們(men) 沒種過茶樹,腦子裏想得太簡單,還是靠天吃飯那一套,所以茶園沒人管,不光有病蟲害,牛羊還把這裏當牧場,天天啃得特別歡!”給記者講起最初種茶樹的狀況,村民次久卓瑪不好意思得紅了臉。
群眾(zhong) 有困難,村裏的黨(dang) 員們(men) 率先站了出來。他們(men) 上網學技術解決(jue) 病蟲害,拿著掃帚在茶園裏驅趕牛羊。沒過多久,示範帶頭起到了作用:茶樹長勢越來越好,村民們(men) 也拿到了第一年的分紅,看到手裏的人民幣,大家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以前我們(men) 種水稻和玉米收入微薄,沒想到這一芽一葉的新鮮茶葉就可以賣到35元一斤,拿到手的可是真金白銀啊!”村委會(hui) 主任多傑平措喜笑顏開,他對記者說:“2021年格林村的茶葉品質特別好,光第二次采摘就賣了40多萬(wan) 元,僅(jin) 此一項就相當可觀。初步估算,2021年村裏人均收入在2.3萬(wan) 元左右。”
小小茶葉變成“金葉子”,更加啟發了村民們(men) 的致富思路。記者一行來到格林村的時候,不寬的山路上顯得很是擁擠,好多輛裝滿建材的施工車輛你來我往。原來,除了修建茶園的觀景台,還有不少戶村民都在利用農(nong) 閑時節裝修改建自家房屋,準備開設家庭旅館、餐館等。
“現在路修到我們(men) 村口,遊客來格林很方便!我們(men) 希望遊客不光能在山頂茶園品茶觀光、遠眺南迦巴瓦,還能留下來體(ti) 驗格林村的生活,聽聽鳥叫聞聞花香,在原始森林裏徒步康養(yang) ,再吃吃我們(men) 的農(nong) 家飯,嚐嚐我們(men) 的野蜂蜜,聽聽我們(men) 的故事,感受格林村的熱情!”一談到發展旅遊的打算,村民們(men) 圍著記者說個(ge) 不停,臉上全是幸福的憧憬。
“你們(men) 看,格林村最美的其實是這裏的人情啊!”黃家斌笑著對我們(men) 說。
人情比蜂蜜更濃
格林村地處邊境,周圍雪山拱衛,山林間卻溫暖濕潤、四季花開。雖是寒冬,記者一行卻在村裏品嚐到了新鮮而香濃的野花蜂蜜,也聽到了許多比蜂蜜更濃厚熱烈的戍邊故事。
“連綿的群山,是我祖輩的寶藏;巍峨的巡邏路,是我世代守衛的邊疆……”每年春節和藏曆新年,格林村村民都要和駐守在這裏的邊防官兵圍著熊熊篝火歡慶佳節,這首《祖輩的寶藏》正是村裏的門巴小夥(huo) 伍金多吉自己創作的歌曲。
正如歌中所唱,世代居住在格林村的門巴族群眾(zhong) 與(yu) 邊防官兵患難與(yu) 共、風雨同舟,心連心守護神聖國土,手牽手建設幸福家園。“我們(men) 這裏,家中再大的事也是小事,巡邊守邊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多傑平措告訴記者,格林村曆來有巡邊守邊的好傳(chuan) 統,這麽(me) 好的山水、這麽(me) 好的生活,當然要靠我們(men) 自己來守護!
2003年,老家在日喀則市薩迦縣的普珠要退伍離開格林村了。“我內(nei) 心全是不舍,舍不得我的戰友們(men) ,舍不得巡邊路,更舍不得格林村!”於(yu) 是,普珠2004年在格林村成家,正式成為(wei) 村裏的一份子。退伍不褪色的普珠買(mai) 來兩(liang) 匹馬,在危險的道路上為(wei) 連隊運送物資,每逢連隊巡邏也總是義(yi) 務當向導。截至2021年,普珠累計參加連隊巡邏220餘(yu) 次,成為(wei) 當之無愧的墨脫“最美戍邊先進個(ge) 人”和“紅色堡壘戶”。
記者一行還在村裏碰到了手拉著手的文果和卓瑪曲宗夫妻倆(lia) ,他們(men) 盛情邀請記者到家裏做客。原來,2009年退伍的四川漢族小夥(huo) 文果愛上了門巴姑娘卓瑪曲宗,這份愛情跨越地域和民族,在格林村開花結果。現在,他們(men) 的兩(liang) 個(ge) 孩子都在上學,一家人年收入60萬(wan) ,生活其樂(le) 融融。“我們(men) 家的民宿準備春節就開門迎客,到時候歡迎你們(men) 來過年啊!”文果和卓瑪曲宗站在正裝修的房子前,樂(le) 嗬嗬地對記者說。
說起戍邊的故事,村民們(men) 說三天三夜也講不完。比如說,部隊營房因泥石流嚴(yan) 重受損,村民主動讓出院子空地幫助官兵搭建帳篷;巡邊線上路況複雜,村中青壯年和邊防官兵一起聯防巡邊,給戰士們(men) 當向導、送物資、傳(chuan) 經驗。而作為(wei) “回饋”,邊防官兵則積極投身於(yu) 固邊興(xing) 邊富民行動中,想盡辦法幫助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邊防戰士不僅(jin) 會(hui) 帶著我們(men) 學習(xi) 邊境地區的政策法規知識,還教我們(men) 生產(chan) 農(nong) 副產(chan) 品,幫助我們(men) 建設茶園和養(yang) 殖基地,村民需要幫忙的時候邊防戰士們(men) 總是第一時間趕來,甚至隨叫隨到!”格林村“雙聯戶”戶長白瑪羅布對記者說。
人心齊泰山移,在村裏隨便走走、看看,格林村的茶產(chan) 業(ye) 和猴頭菇、紅米、靈芝、蜂蜜等產(chan) 業(ye) 都發展得紅紅火火……在國家好政策的指引下,在部隊官兵、駐村幹部的幫助下,格林村這個(ge) 過去刀耕火種的門巴族聚居村,已成為(wei) 墨脫縣赫赫有名的邊境小康示範村。
“來過格林村的人都說這裏很漂亮,我相信在我們(men) 的共同努力下,她還會(hui) 變得更加漂亮!”送記者一行離開時,黃家斌的目光自信而堅定。
是的,格林村並不是格林童話,但這裏遠比童話更豐(feng) 富、更動人、更美麗(l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推動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
據統計,過去五年,西藏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累計轉移農牧民富餘勞動力283.9萬人次。[詳細] -
守牢神聖國土 建設幸福家園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呂昌林表示,麵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檢察機關要始終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努力為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檢察司法保障。[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