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扶貧

安多一家人的“奮進”路

發布時間:2022-06-09 10:08:00來源: 西藏日報


圖為(wei) 索平在家中製作天安門模型。記者 高玉潔 攝

  2022年,對於(yu) 安多縣幫愛鄉(xiang) 曲如夏馬村的索平一家來說,是特殊的。

  1月份,草原上最冷的季節,索平的妻子措姆先天性心髒病犯了。

  幸運的是,措姆成功進行了手術治療,解除了後顧之憂,而且90%的費用都由醫保報銷。

  措姆病愈出院後,一家三口的生活悄然發生著新變化。

  一個(ge) 想法開始萌生

  “我想參加比賽,做個(ge) 北京天安門的模型好不好?”索平對恢複健康的妻子說。

  “可是,咱們(men) 都沒去過北京,你能做好嗎?”措姆有點擔心。

  “沒關(guan) 係,在電視上看到好多次天安門了,網上也能找到天安門照片,我相信爸爸肯定能成功!”12歲的女兒(er) 次仁多吉說。

  “其實這麽(me) 多比賽,好像咱們(men) 都可以參加呀!”三個(ge) 人一琢磨,都提起了勁頭。

  原來,今年2月起,那曲在全市範圍開展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為(wei) 主題的群眾(zhong) 性競賽活動。活動內(nei) 容分文藝文化、語言文字、“小手拉大手”實踐活動、生產(chan) 技能等4大類,牧民隻要有一技之長,哪怕隻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得好,羊奶擠得好,都能展示自己的風采,並贏得獎金和榮譽。競賽活動自下而上,從(cong) 村到鄉(xiang) 、從(cong) 鄉(xiang) 到縣、從(cong) 縣到市逐層開展,目前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舉(ju) 辦活動的消息剛傳(chuan) 出,索平一家就萌生了參加比賽的想法。

  說幹就幹,索平和女兒(er) 次仁多吉參加“小手拉大手”繪畫比賽,父女同心協力,獲得了安多縣比賽的第3名。

  賢惠能幹的措姆則參加了廚藝比賽,第一輪就獲得了曲如夏馬村的第一名,第二輪又獲得了幫愛鄉(xiang) 的第一名。

  當然,重頭戲還是在索平這裏。在妻子和女兒(er) 的幫助支持下,他把家裏的客廳變成了“工作室”,廢寢忘食,用了整整7天時間,真的做成了一個(ge) 北京天安門建築模型!

  在牧民們(men) 的圍觀和讚歎中,索平幾乎毫無懸念地斬獲了村和鄉(xiang) 比賽的第一名。

  6月5日,當記者走進羌塘草原這個(ge) 幸福的三口之家時,看到他們(men) 正在全力準備6月下旬縣裏的新一輪比賽。

  一個(ge) 故事進入比賽

  走進索平家的客廳,他獨立完成的彩繪木結構室內(nei) 裝修讓人眼前一亮,同時也對他高超的繪畫、設計、動手能力產(chan) 生了好奇。

  聊起來才發現,32歲的索平既不幸,又幸運。

  索平父親(qin) 早亡,從(cong) 小和媽媽、奶奶相依為(wei) 命,家境貧困還缺勞動力,致使他12歲才上小學,讀到5年級便又退學照顧家人。

  但是,熱愛學習(xi) 的索平並不缺機遇。他邊打工補貼家用,邊努力學習(xi) 漢字和普通話,還主動報名參加了在安多縣中學舉(ju) 辦的職業(ye) 技能培訓……就這樣,索平認真學習(xi) 了3年繪畫,並跟著安多一位老師傅學習(xi) 了6年民族手工藝製作技藝。

  “我真是趕上了好時代!做這個(ge) 天安門模型,就是想表達感黨(dang) 恩的心情!”索平用手摩挲著模型一角。

  北京天安門,那是他,也是所有藏北牧民們(men) 最向往的地方!(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然而,索平並沒有滿足於(yu) 這個(ge) 天安門模型。他精心準備的,還有另外一套參賽模型。

  “如果說天安門是我的向往,那這套模型就是我現在的生活!”索平告訴記者。

  這套模型由一個(ge) 帳篷和一個(ge) 藏式民居組成。雖然隻是藏北草原上常見的場景,但勝在十分精致逼真。尤其是民居模型,從(cong) 牆邊的電線,到院裏的水井、屋內(nei) 的藏式家具、屋頂的電視信號接收器和太陽能板,還有客廳牆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畫像、屋頂飄揚的五星紅旗,簡直就是索平家的真實寫(xie) 照。

  “過去牧民生活很苦的,一個(ge) 黑帳篷,什麽(me) 家具都沒有,更不要說住上自己的房子了!”索平談起過去,忍不住頻頻搖頭。

  然而高興(xing) 的是,隨著以農(nong) 房改造、遊牧民定居和扶貧搬遷為(wei) 重點的西藏農(nong) 牧民安居工程的實施,現在藏北牧民們(men) 都和索平一樣,住上了寬敞舒適的房屋。

  當然,帳篷依然是牧民們(men) 的心頭愛。轉場放牧、戶外郊遊,大家還是會(hui) 在帳篷裏煮肉煮茶,在帳篷外載歌載舞。隻是,現在草原上的帳篷正如同索平製作的模型,比傳(chuan) 統的更大、更漂亮。

  帳篷與(yu) 安居房和諧共存的場景,也同時定格在索平和女兒(er) 次仁多吉共同繪製的美麗(li) 圖畫中。

  “我想通過參加競賽,讓人們(men) 看到那曲的巨變,讓外界聽到我的故事!”

  在記者眼前,索平一家製作的模型、描繪的圖畫,與(yu) 真實的場景交疊互映。

  這一家人的參賽熱情,以及他們(men) 真摯的情感、講述的故事,讓“鄉(xiang) 村振興(xing) 那曲奮進”的口號生動起來、沸騰起來。

  一條奮進路正在鋪展

  “歡迎你們(men) 來安多,快來嚐嚐我做的飯吧!”正和索平聊著他們(men) 家的故事,好客的措姆已經把熱騰騰的飯菜端上了桌。

  噴香的酥油茶、自家炸製的麻花、色香味俱全的幹鍋土豆牛肉、熱騰騰的米飯……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結合的美食擺了滿滿一桌子,讓記者不由得對女主人刮目相看。

  “我過去雖然身體(ti) 不好,但也覺得自己有手有腳,應該學會(hui) 一技之長,就參加了鄉(xiang) 裏的廚藝技能培訓,學會(hui) 了十幾道特色菜,大家都覺得我做的飯菜好吃!”措姆的身體(ti) 恢複得很好,熱情地給我們(men) 添茶添飯。看記者吃得香,她的臉上也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邊給記者看她手機裏參加廚藝技能競賽的照片,措姆邊告訴我們(men) ,她很想通過參加縣裏的新一輪比賽,找到一份廚師的工作,或者開個(ge) 小餐館。

  吃著可口的飯菜,害羞的次仁多吉也打開了話匣子,說起了她的理想:“我成績挺好的,就想著以後上大學學法律,然後當一名律師!”

  “為(wei) 什麽(me) 要當律師呢?”記者問。

  “因為(wei) 現在雖然大家吃得好、住得好,但很多人法律意識淡薄,我怕他們(men) 吃虧(kui) ,我要幫助他們(men) !”小姑娘漂亮的長睫毛一眨一眨,眼神十分堅定自信。

  索平一臉欣慰地看著女兒(er) 。他說自己會(hui) 更加努力,成為(wei) 讓女兒(er) 驕傲的父親(qin) 。

  這並不是空話。這不,索平現在一麵緊鑼密鼓地重新調整天安門模型的比例和細節,信心滿滿準備參加縣裏的競賽;一麵下定決(jue) 心要學習(xi) 繼承好安多的非遺手工藝,用自己靈巧的雙手製作出精美的文創產(chan) 品;還一邊打算這幾天找鄉(xiang) 裏承包溫室大棚種植蔬菜增收致富。

  你一言、我一語,歡聲笑語和雄心壯誌都洋溢在安多縣這樣一戶普通的牧民家中。

  走出索平的家門,一條寬廣平整的奮進之路正在這裏延伸。

  路邊的草原泛出青翠的綠意,黃色、藍色的小花朵在草叢(cong) 中閃爍跳躍。

  牧民們(men) 說,今年羌塘草原暖意融融,花開得特別早。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