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隆機聲奏響富民曲
農(nong) 村集體(ti) 資產(chan) 是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目標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支撐。林周縣曲嘎強村委會(hui) 把破解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收入難題作為(wei) 農(nong) 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據自身優(you) 勢特點,結合實際提出“脫貧鞏固+農(nong) 業(ye) 機械化全程服務”建設助推農(nong) 村集體(ti) 經濟發展壯大的發展模式,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按照“盤活資源,因村製宜;多措並舉(ju) ,發展全程機械化農(nong) 業(ye) ”的發展思路,充分利用地方資源和整合項目資金,搶抓發展新機遇,引導農(nong) 牧民大力實施機械化農(nong) 業(ye) ,擴大農(nong) 機合作社規模,創辦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合作經濟組織,合作開發增收,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增加村民收入。
林周縣曲嘎強村常住戶111戶548人,耕地麵積6228.1畝(mu) ,屬於(yu) 典型的地廣人稀。在2018年以前,農(nong) 戶因家中缺少勞動力,導致大部分耕地處於(yu) 荒廢狀態。瓊瓊作為(wei) 曲嘎強村委會(hui) 主任看在眼裏急在心裏。為(wei) 進一步發展全村全程機械化農(nong) 業(ye) 服務規模,在拉薩市、林周縣兩(liang) 級農(nong) 業(ye) 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瓊瓊帶領本村5戶農(nong) 機大戶於(yu) 2018年7月12日成立林周曲嘎強村羅瑪倉(cang) 農(nong) 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通過幾年的不斷建設,目前,合作社已達到農(nong) 業(ye) 全程機械化服務標準;在2020年榮獲自治區合作社先進獎,2021年榮獲拉薩市級示範合作社榮譽證書(shu) 。
為(wei) 改善耕地荒廢的狀態,曲嘎強村羅瑪倉(cang) 農(nong) 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采取免費為(wei) 全村111戶常住戶、6228.1畝(mu) 土地進行青稞、小麥、燕麥草耙地、播種、打藥、收割等全程機械化服務,並積極開發本村荒地,截至目前,已開發3100畝(mu) 荒地用於(yu) 種植燕麥草。以此為(wei) 抓手,積極發展村級集體(ti) 經濟,合作社還幫助農(nong) 戶進行糧食、飼草銷售,合作社采取統一機械收割,對每家每戶入倉(cang) 糧食、飼草存量進行統計,統計全村年存量後,有計劃地銷售飼草。
2019年全村種植燕麥草4500畝(mu) ,光燕麥草飼草收入616萬(wan) 餘(yu) 元,戶均增收5萬(wan) 餘(yu) 元;合作社為(wei) 群眾(zhong) 提供農(nong) 業(ye) 全程機械化服務,組織本村勞動力赴外地進行行業(ye) 培訓,通過駕駛員、挖機、裝載機駕駛員、廚師等培訓,實現了本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增加群眾(zhong) 務工收入;合作社通過全方位“一條龍”式服務,徹底解決(jue) 了勞動力不足導致田地荒廢的情況,不斷創新增收措施,以“芝麻開花節節高”的態勢帶領群眾(zhong) 脫貧致富。
目前,曲嘎強村羅瑪倉(cang) 農(nong) 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共有各類農(nong) 業(ye) 機械147台,覆蓋了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全程機械化,其中,大型雷沃聯合收割機8台、東(dong) 方紅拖拉機26台、大型播種機20台等。合作社現有4名社員、技術人員8名,均已取得上崗資格證。為(wei) 提高合作社農(nong) 機作業(ye) 技術水平,確保作業(ye) 質量,確保機械及時保養(yang) 維修,合作社與(yu) 農(nong) 機供應商達成全程技術保障機製,通過召開現場會(hui) 、培訓會(hui) 開展以農(nong) 機安全知識、機具維護保養(yang) 、田間操作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培訓,目前有200餘(yu) 名農(nong) 機人員參加了培訓;合作社在農(nong) 忙季節組織專(zhuan) 人對農(nong) 戶進行播種、打藥等田間管理進行技術指導,確保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安全。
為(wei) 橫向聯合、擴大範圍,曲嘎強村羅瑪倉(cang) 農(nong) 機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農(nong) 機服務以為(wei) 本村作業(ye) 為(wei) 中心,輻射切瑪村、連布村、強嘎村等周邊地區,並建立了服務合作關(guan) 係。2021年,曲嘎強村村集體(ti) 經濟收入共計564萬(wan) 元,固定資產(chan) 1000萬(wan) 元。
合作社在完成農(nong) 業(ye) 全程機械化作業(ye) 的同時,積極參與(yu) 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和人居環境建設中來。在農(nong) 閑時,為(wei) 改善群眾(zhong) 日常出行條件,合作社機械對過境縣鄉(xiang) 道路進行修補;每年雨季,兩(liang) 條過村河流因上遊洪水較大,存在衝(chong) 毀群眾(zhong) 農(nong) 田、淹沒作物等隱患,合作社積極對河道進行疏通,確保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
瓊瓊表示,通過以往的運營實踐,合作社明確了今後的發展方向和內(nei) 容,就是全心全意改善本村及本地農(nong) 村環境,為(wei) 加快農(nong) 民致富服務。在完成服務全村農(nong) 業(ye) 機械化生產(chan) 任務後,將積極拓展出村作業(ye) ,以外包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機械化服務、技術指導等措施不斷發展壯大村級集體(ti) 經濟,以此帶動全村群眾(zhong) 增收致富。合作社將繼續對整村青稞、小麥、飼草生產(chan) 全程托管社會(hui) 化服務,其主要目的是讓農(nong) 民接受認可合作社的生產(chan) 模式。同時,合作社將進一步對農(nong) 戶土地進行流轉,科學合理安排種植結構,有效整合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為(wei) 今後全村農(nong) 業(ye) “全程機械化+綜合農(nong) 事”的發展壯大奠定堅實基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小小直播間帶來大“錢”景
傳統民族服飾、手工藝產品、糌粑酥油、帽子鞋子、藏袍坎肩、酸奶肉幹……一個直播間裏,匯集了來自瓊結縣各地農特產品。[詳細] -
產業更興旺 收入節節高——山南市2022年農業農村工作回眸
2021年至2022年共落實農牧業基本建設項目102個,總投資9.35億元;2023年,儲備農牧業項目9個81項,項目總投資8.88億元,目前已完成前期工作。[詳細] -
拉薩市林周縣春堆鄉春堆村踏出鄉村振興鏗鏘足音
2021年,春堆村進一步加大飼草種植力度,集體經濟收入有了新提升。[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