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加查縣返鄉創業大學生次多吉:不負韶華,為發展藏香豬產業貢獻智慧力量
“來來來,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我們(men) 的藏香豬都是原生態散養(yang) 的‘跑山豬’,肉質鮮嫩緊實,歡迎選購。”在山南市加查縣的生鮮市場上,一個(ge) 皮膚黝黑、戴黑框眼鏡的年輕人正在滿臉笑容地招攬著顧客。
這位年輕人叫次多吉,今年25歲,是加查縣加查鎮香木村的一名返鄉(xiang) 創業(ye) 大學生,也是“達香”藏豬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負責人。
創業(ye) 這幾年,他的藏香豬品牌已經在加查乃至山南的生鮮市場上小有名氣。
談及年紀輕輕為(wei) 什麽(me) 要回到山裏當“豬倌”,次多吉說,他熱愛家鄉(xiang) ,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鄉(xiang) 親(qin) 們(men) 養(yang) 殖藏香豬的習(xi) 慣,變成帶動家鄉(xiang) 發展的事業(ye) 。
次多吉學的是建築監理專(zhuan) 業(ye) ,2020年畢業(ye) 後,立誌報效家鄉(xiang) 的他,決(jue) 定回到家鄉(xiang) 創業(ye) 。
“村裏許多人家每年都會(hui) 養(yang) 上幾頭藏香豬,不需要特意照料,就讓它們(men) 自己在山上找食吃,個(ge) 頭雖然不大,但都壯實健康,肉質純天然,不管是直接炒、燉,還是做成風幹豬肉、臘豬肉,味道都很好。”次多吉說,“現在人們(men) 都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對綠色無公害肉製品的需求很大,我覺得養(yang) 殖‘跑山豬’有很好的前景。”
從(cong) 小看著村裏人養(yang) 豬,看著豬仔滿山跑,讓他敏銳地發現了藏香豬養(yang) 殖這一身邊的商機。
在多次對香木村的養(yang) 殖條件和周邊市場進行調查後,經過深思熟慮,2021年4月,由次多吉牽頭,與(yu) 幾位誌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養(yang) 殖專(zhuan) 業(ye) 合作社,正式當上了大學生“豬倌”。
香木村地處雅江峽穀山區,森林廣布、氣候濕潤,沒有工業(ye) 汙染,非常適合藏香豬自然生長。“在我們(men) 這裏,豬吃的是野蘑菇、山草藥、野山果,喝的是山泉水,睡的是鬆針床,生活美得很。”次多吉打趣地說。
經過幾年發展,合作社養(yang) 殖基地的放養(yang) 麵積達到3000多畝(mu) ,豬舍有23間、400餘(yu) 平方米,在養(yang) 藏香豬200多頭。
為(wei) 了將自己的“達香”藏豬品牌打出去,每逢山南市、加查縣等地舉(ju) 辦物資交流會(hui) ,或是春節、藏曆新年等年節熱銷時段,他都會(hui) 專(zhuan) 門趕到銷售市場設展台宣傳(chuan) 售賣,既賣生鮮豬肉,也賣精美包裝的禮盒豬肉。
就拿2023年12月的加查縣物交會(hui) 來說,5天的集中銷售時間,總計賣出去16頭豬,純收入3萬(wan) 多元。
加查縣安繞鎮的消費者洛桑是“達香”豬肉的熟客。他說:“香木村的藏香豬脂肪較少、肉質很健康,吃著放心,用來招待客人也端得上桌。”
憑著一腔創業(ye) 熱情,再加上科學飼養(yang) 管理,短短三年,從(cong) 初創業(ye) 到有利潤,合作社的規模不斷擴大,效益每年都在提升。現在,合作社一共吸納了當地28名村民實現務工就業(ye) ,年純利潤達到14萬(wan) 元,每年還拿出5%的資金,用來帶動村集體(ti) 經濟發展。
青春正是奮鬥時,年輕更需拚搏勁。“搞養(yang) 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長期投入才會(hui) 有回報,我知道會(hui) 有很多風險和挑戰,但我不怕,我會(hui) 在這個(ge) 行業(ye) 腳踏實地一直幹下去。”次多吉說,“未來,我計劃引進先進的養(yang) 殖技術和設備,開展肉製品深加工,把‘達香’藏香豬品牌做大做強,讓更多人吃上健康肉、放心肉,帶領更多群眾(zhong) 增收致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90後“豬倌兒”桑登頓珠:讓藏香豬“致富經”走進村裏各戶人家
桑登頓珠告訴記者,藏香豬抗病能力強、耐粗食、野外生存能力較強,因此價格相對較高。[詳細] -
那曲嘉黎縣尼屋鄉藏香豬養殖助力群眾增收創收
日前,那曲市嘉黎縣尼屋鄉藏香豬食品加工基地正式開業。[詳細] -
藏香豬讓墨脫格當鄉村民們的小康路越走越快
近年來,藏香豬養殖業讓林芝市墨脫縣格當鄉多龍崗村村民們在小康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穩。[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