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熱評】培養大國工匠 厚植工匠精神
在3月5日的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五次會(hui) 議首場“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航天天馬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有色金屬焊接班班長薑濤說,自己將做好技能傳(chuan) 承,培養(yang) 更多大國工匠。
什麽(me) 是大國工匠?用雙手突破技術封鎖、填補國際國內(nei) 技術空白、創造“中國速度”、將自己活成技術“高峰”,這就是“大國工匠”。這些年來,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共同發力,不斷改變著中國的麵貌。中國已研發出世界上最先進的高鐵技術,大數據、雲(yun) 計算、移動互聯網、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軍(jun) 用無人機等領域已經處於(yu) 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量子通信、核能等工程技術碩果累累,我國創造了一個(ge) 又一個(ge) 彎道超車的神奇故事。從(cong) “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從(cong) “北鬥”組網到“奮鬥者”深潛,從(cong) 港珠澳大橋飛架三地到北京大興(xing) 國際機場鳳凰展翅……一張張“有底氣”的大國名片背後,都有一群默默奮鬥的“大國工匠”。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曾強調:“我國經濟要靠實體(ti) 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勞動者素質對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發展至關(guan) 重要。如今的中國,正在由製造業(ye) 大國向製造業(ye) 強國轉變、由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創新成果轉化為(wei) 生產(chan) 力的過程中,產(chan) 業(ye) 技術工人成為(wei) 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經濟的騰飛離不開千百萬(wan) 能工巧匠,社會(hui) 的進步離不開數以億(yi) 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我們(men) 需要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需要更多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支撐。
技藝高超但精神風貌差,不能稱為(wei) 大國工匠;精神風貌好但技不能服人,也不能稱為(wei) 大國工匠。技藝和精神的統一才能構成完整的大國工匠形象。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帶領人民進行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始終堅持弘揚工匠精神。從(cong) “兩(liang) 彈一星”、載人航天工程取得輝煌成就,到高鐵、大飛機等的設計與(yu) 製造,都離不開工匠精神,都展現出我們(men) 對工匠精神的繼承與(yu) 發揚。執著專(zhuan) 注、精益求精、一絲(si) 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既是中華民族工匠技藝世代傳(chuan) 承的價(jia) 值理念,也是我們(men) 開啟新征程,從(cong) 製造業(ye) 大國邁向製造業(ye) 強國的時代需要。
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hui) 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宏大產(chan) 業(ye) 工人隊伍,我們(men) 就一定能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凝聚起磅礴力量,在新征程上再接再厲、再創輝煌。(新利平台 文/ 孫健)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兩會快訊】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會期6天半
3月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發布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由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詳細] -
網評:續寫偉大榮光,奮鬥開創未來
全國兩會是搭載民聲民意的直通車。承載職責使命,帶著人民心聲,滿懷信心希望,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千名代表委員會聚北京。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