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林芝的桃花為誰而開?
“土地平曠,屋舍儼(yan)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le) 。”沿著陶淵明的筆墨,無數人曾夢想走進他的桃花源,夾岸數百步的桃花林,倒映一絛碧水。若世上真有桃花源,就往西藏林芝去尋。每年3月底4月初,藏東(dong) 南的冬天還未褪去銀妝,沿著尼洋河和雅魯藏布江,盛開的桃花就像紅色的地毯鋪掛在白雪皚皚的山間,爭(zheng) 相鬥豔,美不勝收。然而許多年前,林芝地區的藏族群眾(zhong) 卻在美景中過著清貧的生活,林芝的桃花為(wei) 誰而開?
“過去的路,滿是牛糞和泥濘,一下雨根本沒法走,我的母親(qin) 總是把鞋子拴腰上,赤腳走過村裏的路。”這是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邊巴回憶嘎啦村20年前時的場景。作為(wei) 林芝桃花節的主要舉(ju) 辦地,20世紀80年代這裏的村民還是以伐木為(wei) 生。“20多年前,城市居民經常到村裏野桃林踏青,因踩踏莊稼常和村民發生口角。”村委會(hui) 想了一個(ge) 辦法:在桃林間整修土路,並組織群眾(zhong) 跳舞和拔河,向踏青者收取適當的田間管理費。2002年林芝市開始打造“桃花節”特色旅遊產(chan) 品,第一屆林芝桃花旅遊節在這裏舉(ju) 辦,那一年全村的總收入也就2000餘(yu) 元,但已使村民嚐到了吃生態飯的“甜頭”。20多年來,在村黨(dang) 支部的帶領和各級政府的幫扶下,嘎啦村將桃花節打造成一個(ge) 響當當的大名片。2021年,嘎拉村桃花節累計接待遊客14萬(wan) 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60餘(yu) 萬(wan) 元,戶均分紅近10萬(wan) 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5萬(wan) 元。現在步入嘎啦村,映入眼簾的是寬闊的道路,一棟棟藏式樓房在湛藍天空下、在連綿群山前星羅棋布,嫋嫋炊煙,一片祥和。
2021年7月21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嘎拉村考察時曾說:“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福利,送給你們(men) 一個(ge) 桃花源啊。”近年來,隨著西藏旅遊業(ye) 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西藏農(nong) 牧區旅遊。昔日靠伐木、放牧為(wei) 生的村民,開設家庭旅館、辦藏家樂(le) 、賣土特產(chan) ,吃上了“生態旅遊飯”,林芝盛開的桃花和嘎拉村隻是西藏“生態經濟”不斷升級的一個(ge) 縮影。再過幾日,林芝第二十屆桃花旅遊節就要開幕了,相信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旅遊桃花節可以做得更細更精,在變化中搶抓機遇,贏得新機。(新利平台 文/趙振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網評:不負農時,辛勤耕耘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詳細] -
網評:讓農牧民專業合作社成為西藏鄉村振興“助力器”
3月21日,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聶拉木縣聶拉木鎮塔傑林村多嘎牛羊養殖農牧民專業合作社舉辦2021年分紅儀式。按照合作社的章程、分紅方案,分紅儀式上共向社員分紅24660元,兌現社員務工補助20372元。 [詳細] -
野血犛牛會成為雪域高原上又一座“銀山”嗎
青藏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目前,西藏生態係統整體穩定,環境質量持續向好,綠色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一幅“產業興、生態美、鄉風淳、社會安、百姓富”的美麗畫卷正在廣袤的雪域高原徐徐展開。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