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環境保護要盯緊“關鍵少數”
近日,為(wei) 發揮警示作用,切實推動問題整改,生態環境部網站集中通報了一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典型案例,引起了社會(hui) 關(guan) 注。
據了解,這些典型案例是第二輪第六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深入一線、深入現場,查實的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核實的一批不作為(wei) 、慢作為(wei) ,不擔當、不碰硬,甚至敷衍應對、弄虛作假等形式主義(yi) 、官僚主義(yi) 問題。其中,有的地區大氣汙染防治推進不力,重汙染天氣多發;有的地區砂石開采違法違規問題突出,嚴(yan) 重破壞高寒草原生態環境;有的地區違法取水用水問題突出,生態環境影響嚴(yan) 重;有的地區生態保護不到位,環境問題突出;有的地區去產(chan) 能存在亂(luan) 象,產(chan) 業(ye) 結構調整落實不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生態文明建設念茲(zi) 在茲(zi) ,一直強調要“算大賬、算長遠賬、算整體(ti) 賬、算綜合賬”,明確指出“決(jue) 不以犧牲環境為(wei) 代價(jia) 去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就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曆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同時,生態環境監管體(ti) 製也在不斷完善,設立了國有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和自然生態監管機構,從(cong) 2015年開展試點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chan) 離任審計製度,到2017年全麵推開,在嚴(yan) 格生態文明製度執行方麵形成強有力的製度約束。2021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參加內(nei) 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拿著國家的資源去搞行賄受賄、去搞權錢交易,這個(ge) 賬總是要算的。截至2021年10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專(zhuan) 項整治內(nei) 蒙古涉煤腐敗案件共查處736件1023人,其中,廳局級69人,抓獲犯罪嫌疑人839人,挽回經濟損失523.88億(yi) 元。
4月19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全麵深化改革委員會(hui) 第二十五次會(hui) 議上強調,要貫徹依法依規、客觀公正、科學認定、權責一致、終身追責的原則,著力構建科學、規範、合理的審計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推動領導幹部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自然資源資產(chan) 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必將進一步壓實,資源環境相關(guan) 決(jue) 策和監管履職情況的評價(jia) 標準將進一步健全,評價(jia) 指標權重和評分方法將更突出國家規劃設定的資源環境約束性指標,指標設置將更加科學精準,審計結果將作為(wei) 考核、任免、獎懲的重要參考……領導幹部作為(wei) “關(guan) 鍵少數”,必須切實承擔起責任,切不可以為(wei) 離任審計製度是“走形式”“一陣風”,從(cong) 而對國家和人民以及自己造成悔之晚矣的損失。(新利平台 文/劉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領導幹部切實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不負青山不負人民
領導幹部切實履行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是時代要求。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詳細] -
網評:穩中求進 我們有底氣也有動力
近日,備受關注的我國2022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正式公布: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增速高於上年四季度0.8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3%。[詳細] -
【西藏觀察】為全國實現“雙碳”目標西藏在行動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西藏自治區作為重要的國家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為全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著重要作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