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課本裏的鋼鐵“天路”帶我們上西藏
我最近驚喜獲悉,國家計劃在今年6月下旬對青藏鐵路格拉段進行電氣化改造,總工期三年,項目估算總投資148.4億(yi) 元,其中西藏段72.06億(yi) 元。這讓我不由得想起有關(guan) 千裏風雪青藏線的故事。
2015年金秋的一個(ge) 清晨,我所乘坐的“天路”列車風馳電掣般地在運行。窗外,如大海一樣望不到邊的錯那湖在眼前不斷地向前延伸、延伸、再延伸。北京至拉薩的火車在翻越了世界海拔最高的火車站——唐古拉車站後,正在通過鐵路邊長達幾十公裏的蔚藍色“聖湖”。許多旅客拿出手機、照相機興(xing) 奮地拍攝著,生怕錯過每一個(ge) 美景。
這是乘坐北京至拉薩列車的藏族旅客,在京藏列車上載歌載舞活動筋骨(唐召明2014年5月28日攝)
此情此景,讓我聯想起語文課本中的描述:“隨著一聲令下,陣陣爆破聲響徹雪域高原,風火山隧道開鑿了。一條條長長的‘鐵龍’,從(cong) 柴達木盆地深處的工業(ye) 新城格爾木起步,跨過巍峨的昆侖(lun) 山,將通過這裏,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達雪域聖城——拉薩。”(《把鐵路修到拉薩去》,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ce) )
這條長長的“鐵龍”就是青藏鐵路。2006年7月1日,橫貫青藏高原的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通車。青藏鐵路東(dong) 起青海西寧,西至西藏拉薩,全長1956千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它猶如一條巨龍,穿崇山峻嶺,越草原戈壁,過鹽湖沼澤,奔騰在茫茫的“世界屋脊”上。人們(men) 驚歎地稱它為(wei) “天路”。正如作詞家屈塬筆下深情的歌詞所寫(xie) :“那是一條神奇的天路,把人間的溫暖送到邊疆。從(cong) 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長,各族兒(er) 女歡聚一堂……”(《天路》,北師大版四年級語文下冊(ce) )。
1300多年前,吐蕃王朝領袖鬆讚幹布統一雪域高原後,急需吸收先進文化和技術。鬆讚幹布多次派專(zhuan) 使向唐朝求婚,最後獲得成功。
“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cong) 們(men) ,跨過一條條大河,翻過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於(yu) 來到了西藏……”(《文成公主進藏》,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ce) )。
這是拉薩大昭寺牆壁所繪的唐代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攜帶釋迦牟尼12歲等身佛像一路遠行的壁畫(唐召明1998年攝)
當文成公主一行的車輪碾過青藏高原這片蒼茫的冰凍大地之後,長長的車轍印從(cong) 此再也沒有消失。從(cong) 當年的羊腸小道到青藏公路及至青藏鐵路的建成,西藏已不再遙遠。文成公主當年從(cong) 長安到拉薩需要走兩(liang) 年的漫長路程,如今僅(jin) 需兩(liang) 天就可抵達。乘火車到西藏,實現了數代中國人的夢想,使遊藏北、逛拉薩、看藏戲、登珠峰、觀大峽穀不僅(jin) 成為(wei) 可能,而且成為(wei) 現實。
這是京藏列車在通過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車站(唐召明2010年7月7日攝)
“唐古拉,伸手把天抓!”自古以來唐古拉就是一道天險。當年除和平解放西藏的部隊外,還沒有任何大規模的隊伍從(cong) 這裏通過。它嚴(yan) 重地影響了西藏與(yu) 其他各省份的聯係與(yu) 交流。
1985年8月,青藏公路改建工程全部竣工。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柏油公路,也是目前通往西藏裏程最短、路況最好且最安全的公路。青藏鐵路通車前,西藏的絕大部分物資都通過這條柏油公路來運輸。
鬥轉星移。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青藏高原的交通設施由公路發展到了鐵路。通過青藏鐵路這條鋼鐵大動脈,西藏人民急需的各種生產(chan) 、生活資料,可以源源不斷地運來;高原豐(feng) 富的物產(chan) ,也可發往其他省市。久居高原的藏族同胞乘火車,經過4064公裏的路程、41小時就可抵達首都北京。
這是北京至拉薩的京藏列車在通過唐古拉山區段時,北京鐵路客運段京藏車隊第十四組廚師長邱海靈(左)在京藏列車上邊吸氧、邊切菜(唐召明2014年12月21日攝)
我在北京鐵路客運段京藏列車第二組的餐車裏看到,列車在通過唐古拉山區段時,餐車正在為(wei) 旅客提供炒菜服務。我采訪的廚師長孫冠軍(jun) 告訴我,京藏列車自開通運營以來,除了像西紅柿炒雞蛋因高原沸點低而無法炒成片外,其他三四十種可口飯菜都能在列車運行中的高海拔地段完成。
長長的列車在翻越了青海、西藏的天然分界線唐古拉山後,即進入西藏境內(nei) 的那曲地區(現那曲市)安多縣。
這是京藏列車在通過錯那湖時,旅客們(men) 紛紛用手機拍攝美景(唐召明2012年8月12日攝)
離開安多縣不遠,就是蔚藍色的錯那湖。它在青藏鐵路沿線,是一個(ge) 離鐵路最近的湖泊。當初修建鐵路時,建設者為(wei) 了不破壞它,施工時小心翼翼,連一點汙水都沒有排進湖裏,確保了錯那湖的原生態。今天的錯那湖波光粼粼,就像一麵鏡子鑲嵌在藏北草原,讓人無不心醉。
那曲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gang) 底斯山脈的懷抱之中。它有43萬(wan) 平方公裏、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草原,為(wei) 世界上海拔最高、我國麵積最大的地區級城市。
那曲,不僅(jin) 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也是一片具有豐(feng) 厚文化積澱的沃土。這裏廣袤的草原上,到處都是牧民賴以生存的犛牛和羊群。
這是藏北首府那曲鎮清晨的繁忙新街道(唐召明2021年9月15日攝)
那曲鎮是藏北首府所在地。每年8月,這裏都要舉(ju) 辦盛大的傳(chuan) 統賽馬活動。屆時,各縣都要在縣裏比賽的基礎上,組織最優(you) 秀的賽馬和選手匯聚那曲鎮參加多個(ge) 項目的比賽。
在那曲火車站腳下,是總投資達14.54億(yi) 元的世界海拔最高、西藏最大的物流中心。這裏的藍頂白牆的六座大型倉(cang) 儲(chu) 中心氣勢宏大,巨大的龍門吊正在裝卸一車車從(cong) 各省市而來的各種物資,一派繁忙景象。
這是幾位旅客正在那曲站準備乘車(唐召明2010年7月30日攝)
憶往昔,1954年10月11日青藏公路修到那曲鎮,結束了那曲無公路的曆史。而當時這裏隻是一座圍繞孝登寺形成的自然村落,幾十間土坯房和零零散散的帳篷分布在寺院周圍,人口不足千人,城區麵積不足0.5平方公裏,沒有任何一座具有現代意義(yi) 的建築物。
因為(wei) 青藏公路的通車,把這片古代的土地帶入了現代文明,西藏80%以上的物資通過這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了拉薩。
這是青藏鐵路與(yu) 青藏公路同向而行在藏北高原(唐召明2008年4月4日攝)
2006年7月1日,火車開進那曲,使這個(ge) 交通重鎮更是煥發出新的生機。如今那曲鎮城鎮建設規模已達10餘(yu) 平方公裏,城鎮常住人口達12萬(wan) 人,高峰期流動人口高達30萬(wan) 。
列車順著藏北草原南行,不久就到了當雄縣。從(cong) 行政區劃上來講,這裏算是進到拉薩市的地界了。該縣位於(yu) 西藏自治區中部,納木錯湖畔。
當雄縣享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除了適合牧業(ye) 生產(chan) 外,境內(nei) 的納木錯、念青唐古拉山主峰等更是有著無數美麗(li) 神奇的自然景觀。
納木錯,藏語意為(wei) “天湖”或“天池”。它距離青藏鐵路當雄站約有30公裏。該湖地跨拉薩當雄縣和那曲班戈縣。最早設計的青藏鐵路線路要從(cong) 納木錯邊上穿過,但為(wei) 了不破壞其美輪美奐的自然美景,最終改了道。
納木錯海拔4718米,湖麵麵積1940平方公裏,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鹹水湖。它的東(dong) 南部是直插雲(yun) 霄、終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主峰,北側(ce) 依偎著和緩連綿的丘陵,廣闊的草原繞湖四周,湖麵像一塊巨大的藍寶石熠熠生輝。
湛藍的天、碧藍的湖、白雪、綠草、黑色牛毛帳篷及五顏六色的山花,交相輝映,組成一幅大自然美麗(li) 、動人的畫卷。
納木錯周圍水草豐(feng) 美,是優(you) 良的天然牧場。湖麵飛禽嬉戲,湖中島嶼眾(zhong) 多,形態各異。湖東(dong) 麵有一座石灰岩構成的半島,藏語稱“紮西多島”,島上怪石林立,奇洞密布。
念青唐古拉山,藏語意為(wei) “靈應草原神”,由此可見人們(men) 對它的祈望和崇敬。1990年北京亞(ya) 運聖火就取之於(yu) 它的山下。念青唐古拉山脈矗立在當雄草原,四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為(wei) 西北—東(dong) 南走向排列。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屹立在一道派生的山脈上,海拔7162米,地處念青唐古拉山西段中部最為(wei) 突兀的高峰集中區。
綠色的“天路”列車就像是一條充滿生機的長龍,在花紅草綠的原野上一路飛馳,轉眼就到了羊八井。
羊八井是我國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高溫地熱濕蒸汽田,麵積約有17平方公裏。這裏溫泉、熱泉、沸泉等星羅棋布,終年從(cong) 地下向上翻湧著熾熱的泉水,方圓40公裏被溫泉散發的一股股蒸騰的霧氣所包圍。從(cong) 列車車窗望去,雲(yun) 蒸霞蔚,連天連地,是千裏風雪青藏線上最為(wei) 溫暖濕潤的地方。
這是已建成的中國最大的羊八井地熱電站(唐召明1991年攝)
從(cong) 1974年開始,國家把羊八井地熱開發作為(wei) 重點科技攻關(guan) 項目,地熱資源開始被開發利用。1975年,西藏第三地質大隊用岩心鑽打出了我國第一口濕蒸汽井,第二年我國大陸上第一台兆瓦級地熱發電機組在這裏成功發電,開創了世界中溫淺層熱儲(chu) 資源發電的先例,並且進入了工業(ye) 性發電階段。現在的羊八井地熱電廠,已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試驗基地,也是當今世界唯一利用中溫淺層熱儲(chu) 資源進行工業(ye) 性發電的電廠。
過了羊八井,青藏鐵路線遼闊的視野頓然不在,列車像是一頭紮進了一個(ge) 石袋子,這就是著名的羊八井峽穀。峽穀兩(liang) 側(ce) 山勢險峻,穀底河流湍急。
隨著列車先進到青藏鐵路線最長的隧道裏運行,出了隧道後,這個(ge) 石袋子緩緩張開了它的喇叭口。同時,另一種景象也出現在人們(men) 的眼裏——農(nong) 田、村舍和樹木。此時海拔高度已從(cong) 藏北高原的4000多米下降到了3000多米。
當這個(ge) 石袋子被徹底敞開,就來到了美麗(li) 的拉薩河穀。拉薩市區地處海拔3650米的河穀衝(chong) 積平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也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曆史的古城。
這是由拉薩開往北京的京藏列車正在通過拉薩河特大橋(唐召明2010年07月7日攝)
當列車駛向象征飄飛的哈達——拉薩河上的柳梧大橋時,壯美的千年古城拉薩和高聳的布達拉宮映入眼簾。人們(men) 無不為(wei) 之歡呼!因為(wei) 這條鋼鐵“天路”的開通,使得“世界屋脊”的拉薩不再遙遠,唐蕃古道變成了神奇、聖潔、美妙的觀光之旅。(新利平台 文、圖/唐召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藏北故事】尋味藏北,酥油是牧民離不開的食品之寶
酥油是藏北牧民生活中的寶中之寶,食品之精華,人們離不開它。這種似黃油的乳製品,是從牛、羊奶中提煉出的脂肪。[詳細] -
【藏北故事】留在心中的歌:讓“缺氧不缺精神”的援藏大旗高高飄揚
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後,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海油等央企加入到藏北高原的援藏大軍已經20年了。[詳細] -
【藏北故事】尋味藏北,享受吃風幹肉、抓糌粑的美味人生
不久前,藏族朋友來京時不忘再次給我捎來風幹羊肉、“啦啦”奶酪等藏北美食。讓我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不由得想起幾十年來享受吃風幹肉、抓糌粑的美味人生。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