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日喀則:全麵夯實文物保護基礎
新利平台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日喀則市文物工作堅持“保護為(wei) 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認真分析新情況、研究新問題、采取新措施,積極開展文物保護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目前,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共有各類文物古跡87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2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426處,可移動文物總數45043件套。
圖為(wei) 日喀則市文化局工作人員開展文化遺產(chan) 普查工作 圖片來源:日喀則市文化局官網
十年來,國家、自治區以及市縣先後投入資金10億(yi) 多元,對日喀則市國家級、自治區級以及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實施了安防消防、電氣線路改造和智慧用電以及文物本體(ti) 保護維修項目等,其投入資金的額度和項目的數量創曆史新高,極大提高了各級別文物及文物保護單位的安全防範能力,極大改善了文物的保護狀況,為(wei) 日喀則市文物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十年來,日喀則市不斷健全完善各項文物保護製度,將文物安全納入經濟社會(hui) 發展目標績效考核評價(jia) 體(ti) 係,建立部門間的文物安全工作聯席會(hui) 議製度。完成第一至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第一至六批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有文物保護標誌牌、有保護範圍和建設控製地帶、有記錄檔案、有管理機構和管理人員)工作,完成全國第三次不可移動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日喀則市18個(ge) 縣(區)石刻文物調查與(yu) 保護研究工作圓滿完成,在日喀則全市範圍內(nei) 建立了132處石刻文物就地保護點。
圖為(wei) 日喀則市石刻藝術博物館工作人員開展石刻文物拓印工作 圖片來源:日喀則市文化局官網
十年來,日喀則市革命文物保護和博物館事業(ye) 取得新進展,完成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不可移動)名錄26處,江孜宗山抗英遺址列入全國第一批革命文物點;桑珠孜區和仲巴縣列入全國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編製完成《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總體(ti) 規劃》。設立了日喀則博物館十八縣(區)特色展及援藏展館,投入4.5億(yi) 元建成文創園區日喀則博物館本體(ti) 建築,投資2500萬(wan) 元的館內(nei) 展陳建設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當中。桑珠孜區建成青稞博物館。同時,率先在西藏自治區創建了以石刻藝術為(wei) 主題的“日喀則石刻藝術博物館”。這批博物館的建成,促使日喀則市形成主體(ti) 多元、特色鮮明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而且日益成為(wei) 展示日喀則自然地理、人文曆史、建設成就,弘揚愛國主義(yi) 精神,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的精神園地。(新利平台 記者/賈華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為了讓文物“活起來” 西藏完成了很多工作
10月8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文物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公布,目前,西藏全區已調查登記的各類文物點4468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373處,可移動文物達51萬件。 [詳細] -
西藏這十年:全麵加強文物保護利用
10月8日,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文物事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在拉薩召開。[詳細] -
西藏兩個展覽項目獲國家文物局推介
西藏博物館通史陳列《雪域長歌——西藏曆史與文化》展覽入選重點推介項目,西藏自治區羅布林卡管理處申報的《藏醫瑰寶——羅布林卡藏醫藥唐卡文物珍品展》獲評推介項目。[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