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西藏十年·新生活】吃在高原,味道更好!

發布時間:2022-10-15 13:38:00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餐桌上的食材更多且更新鮮了,家門口的路通了,收入增加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西藏經濟社會(hui) 各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發展成果深入惠及各族人民,伴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活質量持續提高,日常生活中也逐漸發生新變化。新變化,新生活,新征程。點滴變化中,折射出新時代的幸福西藏。

  曾幾何時,新鮮蔬菜在雪域高原還不多見。尤其是在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連樹苗都很少能栽活,更別說種菜。新鮮蔬菜曾經幾乎全靠外地長途轉運,品種少、價(jia) 格也偏貴。

  “民以食為(wei) 天”,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幸福,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抓手。2017年,阿裏地區改則縣一座麵積為(wei) 1畝(mu) 的溫室大棚土壤改良成功,同年9月,技術人員試種小白菜、大白菜等葉類蔬菜,至2018年4月,該大棚蔬菜產(chan) 量達到1萬(wan) 餘(yu) 斤。不隻是改則縣,十年間,一座座蔬菜大棚在“世界屋脊的屋脊”建起,在農(nong) 業(ye) 科技人員努力下,引進越來越多優(you) 良品種,試種成功並走向市場。本地蔬菜自給率逐漸提升,同時更低的運輸成本帶來更低的菜價(jia) ,更好地滿足了當地需求。

  而這隻是整個(ge) 西藏自治區這十年間蔬菜供應的一個(ge) 縮影。回顧過去十年,隨著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持續實施,一係列強農(nong) 惠農(nong) 政策的強化落實,西藏自治區現代農(nong) 業(ye) 綜合生產(chan) 能力不斷提升。2021年,西藏全區農(nong) 林牧漁業(ye) 總產(chan) 值255.34億(yi) 元,按可比價(jia) 計算,較2012年增長了64.1%,年均增長5.7%。蔬菜產(chan) 量89.47萬(wan) 噸,增長了36.4%。

  一個(ge) 個(ge) 蔬菜基地拔地而起,西藏本地蔬菜的供給更加充足、品種更加豐(feng) 富。產(chan) 量上去的同時,質量也在不斷改善提高。隨著現代農(nong) 業(ye) 科技在西藏不斷推進,包括技術援藏幹部人才在內(nei) ,一大批農(nong) 業(ye) 專(zhuan) 家紮根於(yu) 西藏廣袤的土地間,引進、改良的新品種在雪域高原生根發芽。一係列更加現代、科學的生產(chan) 管理技術成為(wei) 新經驗,在更先進的企業(ye) 經營理念引領下,原先小規模、低質量的發展狀態逐漸發生改變,培育出了越來越多農(nong) 業(ye) 龍頭企業(ye) ,規模化、高質量生產(chan) 逐漸成為(wei) 新常態,冬春季節的蔬果供應難題逐漸解決(jue) ,菜產(chan) 量、質量穩步提升。

  如今,一係列特色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逐漸成為(wei) 西藏的新品牌。豐(feng) 富居民“菜籃子”的同時,當地農(nong) 民也獲得了更加穩定的收入,聯農(nong) 富農(nong) 作用愈加凸顯。

  產(chan) 量從(cong) 無到有,質量從(cong) 好到更好。從(cong) 吃得飽到吃得更好,小小“菜籃子”的變遷中折射出西藏百姓不斷改善的生活質量。十年間,各族群眾(zhong) 的幸福感不斷提高。(新利平台 文/歐帆)

(責編:陳衛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西藏十年·新生活】快遞“快”起來

    餐桌上的食材更多且更新鮮了,家門口的路通了,收入增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經濟社會各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發展成果深入惠及各族人民,伴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生活質量持續提高,日常生活中也逐漸發生新變化。[詳細]
  • 萬山磅礴看主峰 雪域十載向複興

    W020221015555261929738.jpeg
    西藏十年非凡巨變,不隻是關乎國家層麵的宏大敘事,凝神諦聽,大時代的洪濤巨浪,蘊藏著每一個個體的命運交響。[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