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原創

【援藏記憶】韓軍峰:從援藏幹部楷模孔繁森的家鄉出發

發布時間:2022-12-27 14:05:00來源: 新利平台

  【編者按】自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作出關(guan) 於(yu) 全國支援西藏的重大決(jue) 策以來,先後有近12000名援藏幹部人才帶著黨(dang) 中央的親(qin) 切關(guan) 懷、兄弟省市、各行各業(ye) 的深厚情誼來到高原,紮根雪域,腳踏實地,留下了一個(ge) 個(ge) 生動的故事。援藏的經曆,也成了他們(men) 最寶貴的記憶。

  “離別總是太匆匆,來時如雨去如風。三年前的2019年6月13日,晚上10:13,正在山東(dong) 泰安一家小區做營銷總結的同事看到我在悄悄接電話,就偷偷拍了一張照片,恰好記錄下了當時的重要時刻。正是這通電話,正式通知我去援藏,就此開始了一段難忘的人生旅途。隨後,2019年7月29日集體(ti) 進藏;8月4日正式到縣裏上崗。至今(2022年8月7日)已1105天。……在一個(ge) 既定的三年之約,當我們(men) 或許可以決(jue) 定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時候,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度過呢? ”這是中國聯通集團國家第九批援藏幹部韓軍(jun) 峰在朋友圈中寫(xie) 下的阿裏·郎援藏日記的最後一篇。

  2019年,正在山東(dong) 的韓軍(jun) 峰接到了新的工作安排,原本要在當地掛職1年的他改為(wei) 援藏3年。得知自己要去的是西藏自治區阿裏地區,離開山東(dong) 之前,韓軍(jun) 峰特意留出時間,用了2個(ge) 半天,分別去了泰山,以及位於(yu) 聊城的孔繁森同誌紀念館。從(cong) 援藏幹部楷模孔繁森的家鄉(xiang) 出發,同樣奔赴獅泉河畔,韓軍(jun) 峰用獨特的紀念方式踏上了屬於(yu) 自己的援藏征程。


圖為(wei) 2019年韓軍(jun) 峰援藏出發前赴聊城市孔繁森紀念館參觀

  盡管臨(lin) 行前韓軍(jun) 峰通過搜索了解了一些阿裏的基本情況,到了實地之後,還是遇到了很多之前沒有想到的具體(ti) 問題。

  從(cong) 華北平原到海拔3600米的拉薩,再從(cong) 拉薩到海拔4500米的阿裏地區革吉縣城,沿途的綠色越來越少。山全是光禿禿的石頭山,很少有植被,這是韓軍(jun) 峰對阿裏的第一印象。頭重腳輕,手指發紫發麻,睡眠不足,高原給了韓軍(jun) 峰一個(ge) “下馬威”。平時喜歡戶外運動,能跑馬拉鬆的他,剛到這裏時爬樓梯都要在拐彎兒(er) 的地方喘口氣,歇一會(hui) 兒(er) 。這裏被稱為(wei) “世界屋脊的屋脊”,空氣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50%,由於(yu) 自然氣候惡劣,這裏是西藏最艱苦的地區之一。

  作為(wei) 中國聯通集團國家第九批援藏幹部,韓軍(jun) 峰在革吉縣期間擔任縣委常務副書(shu) 記、政府常務副縣長。當時正是脫貧攻堅的“衝(chong) 刺”階段,能夠參與(yu) 到這項全人類發展史上偉(wei) 大壯麗(li) 的事業(ye) ,韓軍(jun) 峰感覺很榮幸。革吉縣是純牧業(ye) 縣,麵積4.6萬(wan) 平方公裏,2018年時全縣人口不足18000人,平均每兩(liang) 平方公裏都不到一個(ge) 人,這裏的牧民居住都很分散,有時候在三四十公裏範圍內(nei) 也看不到一個(ge) 人。在革吉縣縣城,韓軍(jun) 峰發現全縣聯通基站隻有2個(ge) ,走出縣城也就沒有了信號,牧區的通訊情況更為(wei) 落後。

  到達革吉縣的第二天,他就投入了工作,不到一周就開始下鄉(xiang) 。

  2019年8月15日,在牧場脫貧摘帽入戶調查中,同行三組中有一組遲遲未歸且聯係不上,伴隨著電閃雷鳴,韓軍(jun) 峰決(jue) 定深夜“尋人”。“草原上最大的困難是找路,白天根據若隱若現或清晰明了的車輪印跡還勉強可以。晚上為(wei) 了繞開各種水溝,往往有路也會(hui) 偏離,何況冒雨前進。繞來繞去,艱難行軍(jun) 到淩晨6:45,帶路的牧民崩潰了,怎麽(me) 也找不到路了。兩(liang) 位司機‘大拿’強行翻了兩(liang) 個(ge) 溝坎後,也直接放棄了。兩(liang) 輛車被困在一處高坡上。一行人不甘心,摸黑向著狗叫聲走去。終於(yu) 找到牧民給我們(men) 指了路。最後,夜間牧場行程80+km,曆時5小時40分,終於(yu) 見到了失聯一天一夜的隊友。安然無恙!向親(qin) 愛的同事們(men) 致敬!”這是一次偶然的“尋人”,但卻是像韓軍(jun) 峰一樣的西藏牧區幹部常常會(hui) 遇上的危險。


圖為(wei) 2019年8月,韓軍(jun) 峰與(yu) 當地幹部深夜“尋人”至天亮


圖為(wei) 2019年8月17日,韓軍(jun) 峰赴革吉縣鹽湖鄉(xiang) 牧區開展脫貧攻堅普查工作

  革吉縣共有4鄉(xiang) 1鎮,所轄20個(ge) 村和社區,韓軍(jun) 峰都一一去過,其中讓他時時放心不下的是對口聯係的革吉鎮康巴列村。康巴列村海拔超過5000米,是革吉鎮最遠、海拔最高的村落。一旦遇到極端天氣,韓軍(jun) 峰和同事們(men) 就要趕往現場,看群眾(zhong) 準備的生活物資、飼草量等是否充足,道路是否暢通。

  2021年10月18日,天降大雪,因為(wei) 當時牧民還沒有完全轉場完畢,有些還在比較深、遠的地方,韓軍(jun) 峰連夜向縣領導請假次日要到牧區看看,一定要現場看到牧民們(men) 才能放心。縣領導反複囑咐路途安全並交待了工作細節後分組奔赴各個(ge) 牧業(ye) 點,韓軍(jun) 峰帶隊去了路況最險的三組。司機的經驗很豐(feng) 富,出發前,防滑鏈、鐵鍬這些都做了充足的準備,但是在爬雪坡的時候,車還是三番五次地陷到雪溝裏麵。方圓幾十公裏都沒有人,“聽著山穀的風嘯看著雪花飛舞,第一次感到小恐懼。折騰幾個(ge) 小時(主要是同事們(men) 挖雪開路)後趕到措梅龍牧業(ye) 點,入戶了解生產(chan) 生活物資情況,略微心安。又趕往第二個(ge) 點司旦牧業(ye) 點。途中遇到幾輛轉場車輛被困。逐一核實情況後返回村委。當晚趕回縣城向縣領導做了匯報,立即做了相關(guan) 布置。第二天縣再次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做了安排。”隻要選擇來援藏的人,都帶有一點理想主義(yi) 色彩,都有一種勇於(yu) 奉獻的精神,在大風大雪麵前他們(men) 選擇逆向前行,在困難麵前他們(men) 隻講方法永不低頭,這既是個(ge) 人的選擇,更是對組織的承諾,對群眾(zhong) 的負責。


圖為(wei) 2021年10月,韓軍(jun) 峰大雪過後赴康巴列村檢查雪災情況


圖為(wei) 2020年8月,韓軍(jun) 峰赴康巴列村牧區送醫送藥、捐贈衣服

  “孩子們(men) ,拜托你們(men) 一件事:請不要給自己的人生設限。你們(men) 生長在世界之巔、你們(men) 的目光應該看到最遠的遠方、最廣大的世界、最寬廣的舞台。你們(men) 的努力將會(hui) 為(wei) 你們(men) 的未來注入無限的可能!”如果要問韓軍(jun) 峰援藏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麽(me) ,他會(hui) 脫口而出,是革吉縣的孩子們(men) 。韓軍(jun) 峰出生在河南農(nong) 村,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學,來到北京參加工作,他深知教育對於(yu) 一個(ge) 家庭、一個(ge) 地區的重要作用,對西藏的孩子們(men) 也有著特殊的感情。

  援藏期間,韓軍(jun) 峰還分管部分教育工作,他自己也很喜歡到附近的學校裏看一看。因為(wei) 常去,學校裏的活動,比如六一兒(er) 童節、畢業(ye) 班會(hui) ,也會(hui) 邀請他參加,甚至把他拉到班級的聊天群裏。同學們(men) 都很熟悉他,每次他去,孩子們(men) 就會(hui) 喊著“韓書(shu) 記”“韓老師”“韓叔叔”跟他打招呼。在革吉縣的三年,韓軍(jun) 峰通過各種方式為(wei) 這裏的孩子募捐,有聯通集團中訊設計院的“暖心助學 聯通你我”大型主題公益助學活動,有看到韓軍(jun) 峰朋友圈主動給這裏寄書(shu) 的北京朋友,還有主動聯係他願意長期資助阿裏孩子的愛心人士……這三年,通過韓軍(jun) 峰牽線捐贈給革吉縣的教育物資累計已超過百萬(wan) ,他還帶著革吉縣的孩子來到北京參加遊學活動,他想給這裏的孩子投入一扇光,為(wei) 他們(men) 打開看到外麵世界的一扇窗。

  2022年7月8日,“阿裏地區第九批援藏幹部人才總結表彰大會(hui) ”在阿裏地委禮堂召開。會(hui) 後韓軍(jun) 峰得知《2022年西藏初中班(校)各地市政審體(ti) 檢最低控製分數線》已公布,這一年最牽念的事情已落地,令他喜不自禁的是革吉縣完全小學8名孩子過了分數線,這是近年來縣教育史上的不俗成績。這些孩子將奔赴祖國各地西藏班接受教育,對他們(men) 的一生都可能是改變。當地幹部和老師們(men) 說這個(ge) 喜訊是送給韓書(shu) 記援藏期滿最好的禮物。


圖為(wei) 2020年9月,韓軍(jun) 峰牽線同事們(men) 赴當地開展“暖心助學 聯通你我”公益助學活動


圖為(wei) 2022年4月10日,韓軍(jun) 峰為(wei) 革吉縣完全小學畢業(ye) 班的同學們(men) 上主題班會(hui)

  今年8月援藏工作結束,在離開西藏之前,韓軍(jun) 峰特意到阿裏獅泉河烈士陵園的孔繁森墓前瞻仰,三年時間讓韓軍(jun) 峰對缺氧不缺精神的感受更深層也更具象了。革命理想高於(yu) 天的大格局、對群眾(zhong) 有感情有溫度的大情懷、全心全意為(wei) 人民服務的大奉獻,構成了他切身體(ti) 會(hui) 和踐行的援藏精神。

  “阿裏那麽(me) 高,那麽(me) 遠,雖然是一個(ge) 人,但很少感覺孤單。恰恰相反,因為(wei) 阿裏,我收獲了更多關(guan) 注的目光和最溫情的支持。無論是第一時間的陪伴,還是集體(ti) 出謀劃策,予以指導和援手,都感覺不是我一個(ge) 人在戰鬥。”回望三年的援藏經曆,韓軍(jun) 峰說,工作充實,內(nei) 心充盈,無怨無悔。相信在革吉縣的孩子們(men) ,長大後也會(hui) 記得那個(ge) 背著電腦包的紅衣“少年”曾經來過。(新利平台 記者/楊月雲(yun) 趙振宇 陳浩力 姚浩然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援藏記憶】喬樹清:難忘援藏那幾年

    2007年7月30日,在原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工作的喬樹清作為中央國家機關第五批、安監總局援藏幹部進藏,開始了為期三年的援藏工作。 [詳細]
  • 援一次藏 結一生情

    “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