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同仁“石榴籽家園”:四區隊長“雷鋒”的小情大愛
圖為(wei) 孔小紅(左)和環衛工人溝通工作。韓麗(li) 攝
青海省南部的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是個(ge) 多民族聚居地。提起“孔小紅”這個(ge) 名字,知道的人不一定多,但“四區隊長‘雷鋒’”,很多人都知道。
在朋友的建議下,作為(wei) 同仁清塵環保技術有限公司職工的孔小紅,索性把自己的微信昵稱改為(wei) ——四區隊長“雷鋒”。
她在生活中,也確實像雷鋒一樣,在同仁這個(ge) 多民族聚居的“石榴籽家園”裏,發光發熱,如同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si) 釘。
圖為(wei) 孔小紅(右)和環衛工人交流。韓麗(li) 攝
個(ge) 人:命運多舛,卻是鄰裏好幫手
40多年前,出生6個(ge) 月的孔小紅被同仁地區隆務老街的孔建仁和馬開素買(mai) 夫婦領養(yang) 。轉眼,孔建仁已經88歲,馬開素買(mai) 74歲,相依相伴、風雨與(yu) 共40餘(yu) 年的一家人,早已融入彼此的骨血與(yu) 生命當中。
孔小紅曆經坎坷,更懂別人的不易。父母年老需要照顧,兩(liang) 個(ge) 兒(er) 子還需拉扯,婚姻對於(yu) 孔小紅成了一件大難事,但她特別樂(le) 觀,並在各方的幫助下,為(wei) 父母翻新了舊屋。
孔建仁和馬開素買(mai) 夫婦時常覺得孔小紅不是自己的親(qin) 生女兒(er) ,所以難免有些擔心、傷(shang) 感。孔小紅安慰他們(men) :“我是你們(men) 的女兒(er) ,也是你們(men) 的兒(er) 子,你們(men) 拉扯我長大,以後都有我呢,放心吧!”
孔小紅不僅(jin) 善待自家老人,對她家隔壁的兩(liang) 位空巢老人也是如此。兩(liang) 位空巢老人孩子在西寧上班,平常無法照顧。孔小紅有時端碗飯過去,有時給他們(men) 洗洗衣服和床單,老人們(men) 身體(ti) 不適時,孔小紅總是忙前忙後。
有一年夏天,鄰居馬豔藥物中毒。零點時分,打不上出租車的孔小紅,連背帶扶,將馬豔送進醫院就診,守護到天亮,直至馬豔脫離危險。
“這丫頭是我們(men) 看著長大的,人很勤快,街坊鄰居有啥事都去找她,沒有她不幫忙的。”今年74歲的鳥福明是孔小紅的老鄰居,聊起孔小紅,不住地誇讚,“這麽(me) 多年來,她一個(ge) 人承擔著兩(liang) 位老人兩(liang) 個(ge) 孩子的負擔,最辛苦的時候,不是幹一份工作,而是幹好幾份,很不容易啊!”
當環衛工20年,一路磕磕絆絆、風雨兼程,孔小紅成為(wei) 環衛隊長,兩(liang) 個(ge) 兒(er) 子也慢慢長大。
同仁市隆務鎮隆務街社區居委會(hui) 主任海萍告訴記者,隆務街轄區無人管理的小區多,環境衛生壓力大,“有時候整治覆蓋麵大,人手不夠時,給孔隊一個(ge) 電話,她總是二話不說立馬帶人過來一起打掃整治。”
無論是街坊鄰居還是社區居民,不管是哪個(ge) 民族,隻要有需要,孔小紅一直是那個(ge) 大家眼中“隨叫隨到”的四區環衛“掌門人”。
圖為(wei) 孔小紅照顧老人。韓麗(li) 攝
家庭:悲喜交加,向陽而生
多年前,孔小紅清掃大街,倆(lia) 孩子就在一旁玩耍。當她忙完,娘仨就一起有說有笑地回家。孩子們(men) 目睹到的母親(qin) 是一個(ge) 陽光樂(le) 觀、愛幫助別人的人。
2016年1月12日,孔小紅的大兒(er) 子孔運財在社交平台裏是這樣祝福母親(qin) :“親(qin) 愛的媽媽,生日快樂(le) !作為(wei) 您的兒(er) 子,想給您唱一首歌來祝福一下,這麽(me) 多年來您既當爹又當媽,真的是辛苦您了,就像歌詞裏唱的那樣:我在您的身上看見所有女人的美麗(li) 與(yu) 善良……再過幾年,兒(er) 子不會(hui) 讓您這麽(me) 辛苦,我倆(lia) 一起撐起我們(men) 的家。祝您身體(ti) 健康!也祝我們(men) 家人平平安安!”
孔運財大學畢業(ye) 後,在新疆一所小學當老師,前幾天跟母親(qin) 分享他的喜悅,學校在期末教學質量檢測中,他所帶學科成績優(you) 異,被評為(wei) “優(you) 秀教師”,孔小紅忍不住在朋友圈分享兒(er) 子的榮譽證書(shu) ,不忘感激當年兒(er) 子考上大學時大家對她和孩子的幫助。
記者采訪孔小紅做過的好人好事時,她都不怎麽(me) 記得,而別人幫她的都深深記在心裏。
2015年,孔運財考上大學,麵對5800元學費、1200元的住宿費和生活費,月工資隻有1260元的孔小紅犯難了,那段日子她白天掃大街,晚上去飯館裏洗盤子……很快,大家知道了這事,孩子的母校拿出補助金,孔小紅當年的領導和同事、孩子的老師、隆務老街20戶老人、上海一所大學的教師等紛紛捐資助學,獻上了他們(men) 的愛心。
愛心在那幾天匯聚到孔小紅家裏,她紅著眼眶不斷感謝幫助她的人,她平常的凡人善舉(ju) 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回報,幫人就是在幫自己,那些氤氳著溫情的日子,也照亮了他們(men) 前方的路。
孔運財如今也在積極投身誌願公益活動,看到他在朋友圈分享買(mai) 文具、手套和帽子等物品與(yu) 學生們(men) 開心的合影,孔小紅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孔小紅的小兒(er) 子孔運勝今年19歲了,有心的他在領到第一個(ge) 月工資時,給母親(qin) 的同事們(men) 一人買(mai) 了一個(ge) 大烤饃,讓這些環衛工阿姨也分享他的快樂(le) ,剩下的悉數交給母親(qin) 。
2021年,孔小紅獲得隆務鎮隆務街社區“最美母親(qin) ”榮譽稱號。
圖為(wei) 孔小紅照顧殘疾人。韓麗(li) 攝
集體(ti) :抱團取暖,一起前行
2020年新春,當新冠肺炎疫情大範圍肆虐時,完成每天衛生清理工作的孔小紅勇敢主動地扛起“守衛者”的擔子,第二天一大早到社區報到,她積極參與(yu) 到社區疫情防控誌願服務隊伍中,和隊友們(men) 每天與(yu) 社區工作人員一同開展排查登記,發放口罩和藥品,看看居民家中有沒有消毒液。
同仁清塵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丹春尚告訴記者,公司所轄八個(ge) 區裏,孔小紅所在的四區,各項工作搞得特別好。
孔小紅管理的4區,有位叫多傑吉的環衛工,幹環衛工作才兩(liang) 個(ge) 月,丈夫因事故身亡。孔小紅知道多傑吉家庭困難,兩(liang) 個(ge) 女兒(er) 還在上學,家裏又出這樣的大事,第一時間匯報公司。
當丹春尚拿出1000元的慰問金時,孔小紅也拿出4區共40多個(ge) 姐妹們(men) 自發捐助的幾百元錢。丹春尚說,當時自己心裏很難過,環衛工人自己不容易,還要拿出微薄收入中的一部分,“大家夥(huo) 在關(guan) 鍵時刻,讓多傑吉感受到了集體(ti) 的溫暖。”
環衛工楊壯吉的兒(er) 子紮西才讓雙腿殘疾,她走到哪兒(er) 都是帶著坐輪椅的兒(er) 子。紮西才讓如同四區的編外人員,享受著小集體(ti) 的溫暖與(yu) 快樂(le) ,所以紮西才讓一見孔小紅就滿臉笑意,要投入孔小紅的懷抱,而孔小紅每次擁抱他就和擁抱自己的兒(er) 子一樣。
大家夥(huo) 說,孔小紅如同一捧微火,給周圍帶來一束束溫暖。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社區“石榴籽家園”裏的那些“幸福事兒”
在社區“石榴籽家園”裏,各民族婦女利用閑暇時間學習鉤織、掐絲唐卡、十字繡等技藝。藏族婦女苟曉紅說:“我們製作的抱枕、坐墊、裝飾畫等手工藝品在線上線下銷售,讓我們在家門口掙到了錢。”[詳細] -
強化黨建引領 譜寫“石榴籽家園”幸福之歌
“安居才能樂業,幸福的日子還在後頭。”社區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共同譜寫“石榴籽家園”的幸福之歌。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