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科技賦能,一瓶酸奶的“誕生記”
牛奶分裝現場。宋熙曜 攝
4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yu)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恰卜恰鎮的青海雪峰犛牛乳業(ye) 有限責任公司,陣陣奶香撲鼻而來。
記者跟隨公司負責人劉偉(wei) 剛走進辦公大樓,看著牆上的產(chan) 品銷售圖,劉偉(wei) 剛介紹道:“你們(men) 看,在這麵牆的地圖上,插小紅旗的地方就是我們(men) 的產(chan) 品銷售網點。除了個(ge) 別的幾個(ge) 地方,我們(men) 的銷售網點幾乎遍布了全國各地。”
劉偉(wei) 剛手指青海湖犛牛奶粉生產(chan) 線模型說:“這個(ge) 模型跟咱們(men) 車間的設備都是一模一樣的,咱們(men) 在這個(ge) 模型上能看到的東(dong) 西,在車間都能找到相應的設備、管道還有儲(chu) 奶罐。”
“你看,這個(ge) 粉塔的高度從(cong) 上麵到地麵一共是38米,是目前我省最大的一個(ge) 粉塔,它每小時可以處理鮮奶15噸到20噸的量。再來看看咱們(men) 的青海湖液態奶生產(chan) 模型,這是純奶的生產(chan) 線和酸奶的發酵係統,從(cong) 原奶的收購、生產(chan) 再到出廠,都在這個(ge) 裏麵能體(ti) 現出來。”劉偉(wei) 剛如數家珍般地說著。
隨後,記者走進公司的生產(chan) 車間,隻見寬敞明亮的車間內(nei) ,先進的生產(chan) 設備穩定有序運轉著,公司實驗室、生產(chan) 車間、技術控製室、包裝車間內(nei) 的工人們(men) 一絲(si) 不苟且專(zhuan) 注地幹著各自的工作。一袋袋牛奶從(cong) 產(chan) 品的原料初加工到精細化生產(chan) 再到檢測裝箱、貼標包裝、直至裝車運出,令人看到了一袋袋牛奶的“誕生之旅”,聞到的是新鮮的“奶花”獨有的芬芳。看著井然有序的生產(chan) 場景,無不讓人感受到企業(ye) 蓬勃發展的活力以及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注入的無限動力。
走進公司的產(chan) 品展示區,各式各樣的牛奶、酸奶、奶條、奶貝、犛牛奶粉等乳製品讓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luan) 。
拿起一包顏色紅藍相間,包裝成三角形狀的“酸奶吧”,劉偉(wei) 剛說:“這是咱們(men) 的‘明星產(chan) 品’酸奶吧,也把它叫作‘三好產(chan) 品’——銷售好、形象好、利潤好,無論是大人小孩,隻要一說起酸奶吧,都知道是咱們(men) 雪峰生產(chan) 的。”
“我們(men) 常喝的不僅(jin) 僅(jin) 是單純的酸奶,品的更是酸奶背後的文化。”劉偉(wei) 剛不禁感慨道:“這個(ge) 酸奶,名叫‘641藍公主’,‘641’的意思就是公元前641年,‘藍公主’指的就是文成公主,這個(ge) 跟咱們(men) 農(nong) 牧民碗裝的工藝是一樣的,隻不過我們(men) 給它賦予了一個(ge) 文化背景。”
往產(chan) 品展示櫃上一覽,一瓶標有明顯標識的“鮮牛奶”也十分奪人眼球。劉偉(wei) 剛說:“這是咱們(men) 的一個(ge) 高端產(chan) 品,裏麵添加15%的犛牛奶。這個(ge) 產(chan) 品主打外銷,在北上廣等地區進行銷售。每星期做兩(liang) 次,通過空運今天做的產(chan) 品明天中午12時就能擺在北京的超市裏。”最近,公司又研發了一種新品“犛牛益生菌配方奶粉”,它在犛牛奶粉裏麵添加了益生菌,更利於(yu) 人的胃腸道的吸收。
另外,在原料供應方麵,該公司通過對接犛牛養(yang) 殖牧戶,在青海湖畔的環湖地區建立了17個(ge) 奶源供應站,這不僅(jin) 從(cong) 源頭保障了原料供應,而且還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為(wei) 當地農(nong) 牧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打造“高地”,建設“四地”,推動高質量發展,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青海時作出的重要指示言猶在耳。“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是四地建設的核心內(nei) 容之一,也是青海因地製宜、發揮比較優(you) 勢發展本省經濟的重要途徑。海南州立足自身區位與(yu) 自然地理環境特點,重點發展畜牧產(chan) 品精深加工等產(chan) 業(ye) ,有力推動了本州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事業(ye) 。
高原特色有機畜牧業(ye) 是我省重點扶持和支持的產(chan) 業(ye) ,劉偉(wei) 剛表示,雪峰乳業(ye) 作為(wei) 海南州乃至全省的龍頭企業(ye) ,自2003年成立以來,公司不斷努力改進和完善生產(chan) 工藝,努力提高產(chan) 品質量,通過加大科研投入,研發自主創新技術,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今後,我們(men) 希望能打開國際市場,實現本企業(ye) 的產(chan) 品出口,提高在行業(ye) 中的地位。把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落到實處,讓貼著‘青海標簽’的特色產(chan) 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為(wei) 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劉偉(wei) 剛期待滿滿。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東科日草場:不以牛羊數量論實力,追求畜牧業更高質量
日前,記者走進東科日生態畜牧業合作社,如今,每半年,合作社1143頭牲畜就散落在村裏4.02萬畝的草場上,放牧員跟隨看護。而剩餘半年,政府供給的飼料便成為牛羊的“免費午餐”,在合作社專有的畜棚裏飼養。[詳細] -
犛牛與“鐵牛”齊上陣 青海藏鄉迎春耕
4月10日,地處三江源地區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瑪縣燈塔鄉班前村、亞爾堂鄉果芒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開耕儀式。[詳細] -
“我在阿尼瑪卿雪山養犛牛”——認識青海果洛從犛牛和雪山開始
經過開發者的不懈努力,一個智能化、數據化、可視化、規範化、現代化的智慧牧場基礎搭建完畢,“我在阿尼瑪卿雪山養犛牛”項目應運而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