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阿尼瑪卿雪山養犛牛”——認識青海果洛從犛牛和雪山開始
你知道在青藏高原的阿尼瑪卿雪山可以“雲(yun) 認養(yang) ”犛牛嗎?
“哞哞哞……”伴隨著一聲聲牛叫聲,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的一個(ge) 牧場裏,一群犛牛休閑地吃著草。2021年,甘德縣成立了生態畜牧業(ye) 聯合社,6個(ge) 村的2740戶,10482人入社。聯合社在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與(yu) 青海省畜牧獸(shou) 醫科學院的牧草科研團隊和犛牛科研團隊充分利用當地資源,進行科學規劃、智慧構建、綠色賦能,共同建起了一個(ge) 智慧犛牛養(yang) 殖牧場。
經過開發者的不懈努力,一個(ge) 智能化、數據化、可視化、規範化、現代化的智慧牧場基礎搭建完畢,“我在阿尼瑪卿雪山養(yang) 犛牛”項目應運而生。
甘德縣雪山農(nong) 牧業(ye) 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養(yang) 殖場內(nei) 的犛牛。(資料圖)新華網 魚昊 攝
“現在用戶隻需交付3000元認養(yang) 費用,便可在線領養(yang) 一頭母犛牛,交由聯合社智慧牧場代養(yang) 12個(ge) 月,其間可通過智慧雲(yun) 實時掌握犛牛的行動軌跡和生長、健康狀況。在代養(yang) 期滿後,如果母犛牛生出的小犛牛為(wei) 母畜,聯合社以3000元的價(jia) 格予以收購作為(wei) 母畜群儲(chu) 備,同時還給用戶提供一定數量的奶製品;如果母犛牛生出的小犛牛為(wei) 公畜,用戶就可以選擇以3000元的價(jia) 格出售給聯合社,或者繼續以每年3000元的認養(yang) 費用續認養(yang) 兩(liang) 年至公犛牛出欄。”果洛州農(nong) 牧和科技局局長崔宏偉(wei) 說,這些流程通過後,牧場將安排正規屠宰企業(ye) 進行分割、真空包裝,全程冷鏈運輸,直達用戶家中。
果洛州偏路途遠,怎麽(me) 保證客戶實時看到認領的犛牛生長情況呢?
崔宏偉(wei) 說,青海省新能源發展迅速,太陽能和風力發電機給牧場的運行提供了穩定的綠色能源供給,自主研發的大數據係統平台和麵對客戶端的App以及小程序為(wei) 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用戶提供遠程服務。每一頭犛牛都掛有外置式監測芯片,它們(men) 的年齡、性別、運動軌跡、體(ti) 征體(ti) 貌和唯一的識別號都在數據集成大屏上動態展現。通過手機App和小程序,結合視頻直播,即使遠在千裏之外也可以隨時隨地查看它們(men) 的情況。
“如果您生活在繁華的都市,您的認養(yang) ,可為(wei) 喧囂煩躁的城市生活帶來廣闊大草原的恬靜,在認養(yang) 過程中能充分領略‘大美青海,最美果洛’的冰川雪山、湖泊草原、風土人情。”崔宏偉(wei) 希望更多人參與(yu) 到“我在阿尼瑪卿雪山養(yang) 犛牛”的認養(yang) 活動中,在當“網上牧民”的同時,為(wei) 青海果洛的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一份力量。
在果洛州瑪沁縣當洛鄉(xiang) 貢龍村的夏季草場上,牧民在拴犛牛。(資料圖)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果洛州作為(wei) 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的地區之一,在打造綠色有機農(nong) 畜產(chan) 品輸出地、推進生態有機畜牧業(ye) 建設方麵,早在2008年就在全省率先開展生態有機畜牧業(ye) 建設試點工作。果洛州委副書(shu) 記、州長葉萬(wan) 彬介紹,2021年,果洛州實現第一產(chan) 業(ye) 增加值10.03億(yi) 元,增長4.4%;出欄各類牲畜35.33萬(wan) 頭隻,出欄率28.64%;牛奶和肉類產(chan) 量分別為(wei) 2.9萬(wan) 噸、3萬(wan) 噸,同比分別增長0.97%和8.72%。落實犛牛產(chan) 業(ye) 集群項目投資1400萬(wan) ,畜牧業(ye) 龍頭企業(ye) 營業(ye) 收入近1.5億(yi) 元。
說到果洛,不得不提的是阿尼瑪卿雪山。
阿尼瑪卿雪山位於(yu)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沁縣西北部,距西寧市521公裏,主峰瑪卿崗日海拔6282米,共有18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聳立在莽莽高原,山上冰雪連綿,終年不化。阿尼瑪卿藏語意為(wei) “黃河流經的大雪山爺爺”,在藏族傳(chuan) 統文化中具有舉(ju) 足輕重的地位,每年都有大批遊客不遠萬(wan) 裏來此參觀。
果洛州地處三江源核心區,是中國乃至亞(ya) 洲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yang) 區,也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為(wei) 集中的地區之一。葉萬(wan) 彬表示,2021年,果洛州肩負起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保護三江源、保護“中華水塔”的光榮使命和曆史重任,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係統治理,組織實施投資13.24億(yi) 元的三江源生態保護建設、退牧還草、重度退化草原治理、天然林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669萬(wan) 畝(mu) 天然林和836萬(wan) 畝(mu) 公益林得到保護。
“2022年,果洛州強化生態係統修複治理,推進三江源生態保護與(yu) 修複和橫斷山區水源涵養(yang) 與(yu) 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啟動阿尼瑪卿山脈水源涵養(yang) 與(yu) 草原生態保護修複,提高草原植被綜合覆蓋度。”葉萬(wan) 彬說。
再過一段時間,青海最美的季節就要到來,來到果洛這片神奇的土地,遊客可以遙望巍峨的阿尼瑪卿雪山,通過手機“我在阿尼瑪卿雪山養(yang) 犛牛”智慧牧場App認養(yang) 一頭犛牛,還可以去班瑪縣紅軍(jun) 溝徒步感受革命前輩們(men) 當年留下的腳印,也可體(ti) 驗格薩爾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省瑪多縣建成犛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體係
通過瑪多縣犛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工程項目的建設,不僅可以實現瑪多縣畜產品的全過程的查詢,還大大提升了產品的附加值,實現了追溯的畜產品比普通產品附加值高,提升了企業形象。[詳細] -
青海省瑪多縣犛牛核心群組建暨種畜基地正式落地
我們結合瑪多犛牛、瑪多藏羊等畜牧產業的實際狀況,必須走出一條畜牧業與生態建設融合發展的生態畜牧業之路。基於此,做大、做強、做好瑪多犛牛產業是‘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的具體體現。[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