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內麵積超1000平方米的湖泊達167個
8月16日,來自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消息,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三江源國家公園內(nei) 麵積大於(yu) 1000平方米的湖泊達到167個(ge) ,其中,長江源園區120個(ge) 、黃河源園區36個(ge) 、瀾滄江源園區11個(ge) ,這些湖泊以淡水湖和微鹹水湖居多。
三江源國家公園河流眾(zhong) 多,湖泊星羅棋布,辮狀水係十分發達。“十三五”期間,青海省爭(zheng) 取利用國家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複和汙染治理等專(zhuan) 項資金16億(yi) 元,統籌水資源利用、水生態保護和水環境治理,在三江源地區實施重點鄉(xiang) 鎮、遊牧民定居點等生活型汙染防治、水源涵養(yang) 功能維護、麵源汙染控製等48個(ge) 水生態環境保護綜合治理項目工程,使得各流域水質持續穩定在優(you) 良水平,三江源頭水生態修複初見成效。
截至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基本建成以生態監測體(ti) 係、生態管護體(ti) 係、保護修複工程為(wei) 主體(ti) 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護新體(ti) 係,各個(ge) 生態係統得到保護和修複,水源涵養(yang) 能力增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得到完整保護,生態安全屏障作用更加凸顯;通過係統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ti) 化保護修複、統籌實施青藏高原等重要生態係統保護修複重大工程,區域內(nei) 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沼濕地、荒漠戈壁、草原草甸和森林灌叢(cong) 的原真性得到保護。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內(nei) 河流徑流量、湖泊麵積增大,局部湖泊形成高原湖鏈,河流水域岸線和濕地麵積總體(ti) 穩定、局部功能增強。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衛星監測顯示黃河源頭湖泊水體麵積增大
根據最新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衛星資料動態監測顯示,2003年至2020年,黃河源頭紮陵湖和鄂陵湖水體麵積整體均呈增加趨勢,平均每年分別增加1.3平方千米和2.0平方千米。[詳細] -
青藏科考顯示:三江源典型湖泊麵積總體呈增加態勢
考察顯示,2003年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典型湖泊麵積總體呈階段性增加態勢。[詳細] -
“十三五”時期黃河源頭湖泊麵積明顯增大
通過多年努力,‘十三五’時期,三江源腹地的果洛州生態環境惡化勢頭得到有效遏製,使三江源生態安全屏障日益牢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