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上的“鋼軌調音師”
進入9月下旬的青藏高原寒氣初襲,早晚溫差越來越大。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西寧電務段駝峰信號工區工長張金玉一大早就來到辦公室,“最近季節交替溫差大,要多注意檢查信號設備的運行狀態。”他想起一條寫(xie) 一條,在筆記本上記下一會(hui) 兒(er) 要給大夥(huo) 通知的注意事項。
國慶長假即將來臨(lin) ,青藏高原即將進入冬季,進藏物資運量也隨之增加,每天都有南來北往的貨物列車抵達西寧東(dong) 貨場的駝峰編組場,不同方向的貨物列車要通過駝峰減速器重新編組到同一方向後再出發進藏。
“駝峰減速器是確保每節貨車精準停靠股道的關(guan) 鍵設備,這個(ge) 編組場上共有33台減速器、33台尾部停車器,就像鋼琴上的琴鍵一樣在11條股道上一字排開。”張金玉帶領工友們(men) 每天守護著這一排排“鋼軌琴鍵”,工區90後的職工們(men) 都戲稱自己是“鋼軌調音師”。
圖為(wei) 西寧電務段駝峰信號工區工長張金玉測試信號設備。新華社發 李紅蘭(lan) 攝
“和人一樣,這些設備‘鋼琴’也會(hui) 感冒,如果太冷或太幹燥,聲音就會(hui) 嘶啞,遇上雨雪天氣濕度大‘鋼琴’發出的聲音也會(hui) 變化。”56歲的張金玉說。
因為(wei) 駝峰信號工區的工友們(men) 每天都需要用檢查錘敲擊螺栓、防爬器、油缸等關(guan) 鍵部位判斷故障,日積月累,張金玉和工友們(men) 練就了“聽音辨傷(shang) ”的絕活。
“就像調音師一樣,通過鐵錘敲擊設備的聲音變化,我們(men) 就能初步判斷故障問題的類型。” 張金玉說。
“我們(men) 每天要徒步跨越區段10餘(yu) 個(ge) 、檢查傳(chuan) 感器和減速器近100台次,都靠鐵錘敲、耳朵聽,有的聲音是悶悶的,有的聲音是脆生生的,要從(cong) 每一個(ge) 聲音的細節處聽出差別,就需要長年累月的實踐。”張金玉說。
圖為(wei) 西寧電務段職工維修減速器。新華社發 許娜 攝
“大家注意聽,剛剛貨車經過減速器時聲音有點發悶,在正常情況下,摩擦的聲音應該非常刺耳。”張金玉邊給同事們(men) 介紹邊蹲下身,拿起檢查錘,一寸一寸敲擊,“鏗鏗”的敲擊聲不斷傳(chuan) 來,不一會(hui) 張金玉便找到了症結——J207減速器製動軌開裂需要更換。
大家齊心協力,配合默契,不到二十分鍾,一根長9.8米、重600多公斤的製動軌就更換完畢。
新的製動軌組裝完成後,張金玉和工友們(men) 守候在駝峰編組場裏,靜等貨物列車通過減速器,直到列車安全通過,發出清晰刺耳的刹車聲,減速製動正常,大家夥(huo) 這才鬆了口氣。
“我們(men) 聽鋼軌,是為(wei) 了這條進藏‘大動脈’的安全。”張金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高原五月飛雪寒 青藏線上作業忙
昆侖山上,氣溫驟降,多處施工現場被大雪覆蓋,一片白雪皚皚。為確保施工順利進行,近日,西寧工務機械段維修三車間的職工們開啟了對青藏鐵路格拉線望昆——昆侖山區間大機搗固施工作業。[詳細] -
高原“鏢師”跨越千裏運送鋼軌
日前,青藏集團公司西寧工務機械段換軌車間610米重型長軌車隊,從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公司管內河口南站裝載的24根500米長軌,在烏魯木齊局管內烏拉泊站卸載,完成了“千裏運送鋼軌”的首站任務。[詳細] -
青藏線上,她和他有個暗號
今年32歲的張夢晨,是中國鐵路青藏集團公司西寧機務段的一名火車司機。“鐵三代”的她,從小就對爺爺和爸爸駕駛的火車頭充滿興趣。[詳細] -
春運路上的最美“蒙麵人”
春運期間,他們頂風雪、冒嚴寒,堅守在平均海拔超過4600米的工作崗位上。口罩、脖套、棉帽……是他們的標配,每天工作期間都需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