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聯播丨天府十年⑪: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
作為(wei) 全國第二大藏族人口聚居區,十年來,四川全麵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央第六次、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譜寫(xie) 出四川涉藏地區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來自全國大學生旅遊聯盟的25名同學在甘孜州度過了愉快的5天。為(wei) 了這趟川西之旅,他們(men) 從(cong) 全國各地跨越數千公裏匯聚成團。
加拿大約克大學學生 黃梓航:之前從(cong) 來沒有來過這個(ge) 地方,今天看到這些山水,我感覺到非常震撼。
在川西高原上,越來越多的景區,“手拉手”式地連接成旅遊環線,一些曾經的閉塞之地,也因為(wei) 交通的便利,變成了今天的旅遊勝地。位於(yu) 阿壩州黑水縣的羊茸村,過去曾靠放牧、挖藥為(wei) 生的藏族百姓,如今也吃上了旅遊飯,戶均年收入超過了5萬(wan) 元。
阿壩州黑水縣羊茸村村民 澤讓若:春賞花,夏避暑,秋觀葉,冬玩雪,越來越多的遊客來到我們(men) 這兒(er) ,以前是不敢想的。
作為(wei) 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21年,甘孜、阿壩兩(liang) 地接待旅遊人次總數突破8000萬(wan) ,年旅遊收入超過730億(yi) 元,超過50萬(wan) 人加入到文旅產(chan) 業(ye) 隊伍中。
這十年,是四川交通等基礎設施脫胎換骨的十年。巨大的改變,帶火的不僅(jin) 是全域旅遊,更有特色經濟。
在甘孜州理塘縣甲窪鎮,以“路”為(wei) 依托,一座規模超萬(wan) 畝(mu) 的現代農(nong) 業(ye) 園區依次鋪陳開來。草莓、蘿卜等溫帶果蔬在海拔4000米的高原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種植。
當現代科技的力量與(yu) 高原獨特的自然環境攜起手來,這片土地的生命力被不斷喚起:高原犛牛、釀酒葡萄、優(you) 質青稞、中藏羌藥材、野生食用菌等產(chan) 業(ye) 也持續壯大,“聖潔甘孜”“淨土阿壩”特色產(chan) 品正大步走向全國。
阿壩州淨土阿壩農(nong) 業(ye) 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員工 王安蘭(lan) :我們(men) 淨土阿壩產(chan) 品已經達到500多種,都實現現了標準化的生產(chan) ,通過電商,基本24小時就可以到達全國各地。
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同步向前的,是民生的改善。“拾遺補缺,雪中送炭”,是四川在涉藏地區民生改善上堅持多年的傳(chuan) 統。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進一步加大涉藏地區民生工作力度,提出“扶貧解困行動、就業(ye) 社保促進、教育發展振興(xing) 、醫療衛生提升、文化發展繁榮、新居建設”六項民生工程計劃。久久為(wei) 功,點滴推進,孩子們(men) 在嶄新的學校,看到了更遠的將來;
甘孜州雅江縣中學高二五班學生 丁真呷瓦:我希望努力學習(xi) 可以考上廈門大學,去看看大海。
年輕人在更大的空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阿壩州壤塘縣2011級“9+3”畢業(ye) 學生 彭娜:現在回到了我的家鄉(xiang) ,在崗木達鎮人民政府從(cong) 事基層群眾(zhong) 工作收入也很穩定,還可以照顧家,我很開心。
老年人在家門口的醫院,得到妥善嗬護,正安享自己的晚年。
甘孜州道孚縣各卡鄉(xiang) 村民 劉玉康:我們(men) 這種高血壓,以前要去縣上的醫院,或者去康定的醫院,現在很方便了,到鄉(xiang) 衛生院就可以了。
當涉藏地區的人們(men) 為(wei) 自己的新生活感到欣慰的同時,他們(men) 一刻也沒有忘記曾經的來路。路上,有自己的辛勤汗水,更有各方的傾(qing) 力幫助。從(cong) 2012年起,四川9個(ge) 市以及廣東(dong) 、浙江等地,陸續對省內(nei) 32個(ge) 涉藏縣(市)展開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幫扶。
今年7月,在浙江省的幫助下,甘孜州石渠現代犛牛產(chan) 業(ye) 園區開園,在形成生態畜牧業(ye) 產(chan) 供銷完整產(chan) 業(ye) 鏈的同時,加快了石渠傳(chuan) 統畜牧業(ye) 向現代化轉型的步伐。
浙江援川幹部,石渠縣委常委、副縣長 郭欣瑋:從(cong) 輸血到造血,我們(men) 用援建產(chan) 業(ye) 園的方式,幫助石渠縣做優(you) 做強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實現兩(liang) 地資源共享,讓當地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
東(dong) 西協作、對口援建、省內(nei) 幫扶、飛地園區,這些中國特有又極其“四川”的結對模式在甘孜、阿壩生根發芽。發展,不止於(yu) 致富,更在於(yu) “認同”。
十年來,劃撥到我省涉藏地區的各類幫扶資金超過170億(yi) 元,總計實施項目6000餘(yu) 個(ge) ,8000餘(yu) 名優(you) 秀幹部人才紮根高原,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在這樣用心用情的幫扶與(yu) 共同進步中,變得更加牢固。
時代楷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ge) 人 其美多吉:守望相助共發展,民族團結促和諧。涉藏地區百姓生活越來越好,我想這就是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最好的體(ti) 現。
從(cong) 與(yu) 全國一道消除絕對貧困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再到各項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四川涉藏地區的十年,是收獲的十年,更是各民族同胞在這塊土地上並肩奮鬥、榮辱與(yu) 共的十年。邦畿千裏,維民所止。四川涉藏地區,正匯聚發展合力,走向美好明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草原增綠 生態增效……四川甘孜生態保護產業發展兩手抓
近年來,甘孜州針對境內黃河流域13條支流製定了相關保護製度,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複,有序管理草原,讓草原增綠、生態增效。 [詳細] -
隧道成功“躍龍門” 鐵路這樣爬上川西高原
經過10年奮戰,這條長約20公裏的隧道於2022年4月實現雙線貫通,這是我國鐵路隧道第一次成功穿越巨大災害性斷裂帶。[詳細] -
“90後”藏族地鐵女司機肖芳:安全行車27萬多公裏,見證成都地鐵飛速發展
肖芳入職之初,成都僅開通了1條地鐵線路,如今這一數字已提升至12條,線路總長518.96千米,躋身全國軌道交通“第四城”。“這十年,我成為成都地鐵飛速發展的見證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