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 就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肯定”
走近成都成華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
李鳳來到丹巴已經一年半了。根據省內(nei) 對口幫扶工作安排部署,李鳳來作為(wei) 成都市成華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領隊,來到丹巴縣掛職縣委常委、副縣長。
一年半的時間裏,他團結帶領成華區第六批對口支援工作隊25名隊員在丹巴各部門鄉(xiang) 鎮貢獻成華力量。在丹巴的鄉(xiang) 野田間,他認真謀劃推動援建項目;他也奔走在成丹兩(liang) 地,積極為(wei) 丹巴招商引資。
工作隊入駐丹巴以來,25名隊員在各崗位、各領域勇挑最重的擔子,敢啃最硬的骨頭,帶頭抓、帶頭闖、帶頭幹,獲得丹巴幹部群眾(zhong) 的一致好評,其中,更有一名隊員榮獲全州“三八紅旗手”榮譽。
這支隊伍有什麽(me) 經驗可以借鑒推廣?近日,李鳳來接受筆者采訪,講述對口支援背後的故事。
增強團隊凝聚力
推行黨(dang) 建團建融合開展
工作隊既是成華區對口幫扶的先遣隊,更是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傳(chuan) 遞黨(dang) 的溫暖的先鋒隊。李鳳來把帶領好25名隊員作為(wei) 幹好對口幫扶工作的重點和前提。
李鳳來告訴記者,工作隊通過適度提高“主題黨(dang) 日”活動頻次,推行黨(dang) 建團建融合開展,錘煉隊員黨(dang) 性修養(yang) ,增強團隊凝聚力。
針對隊員在丹巴不同單位工作的特殊情況,李鳳來推行“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對口支援工作組—樓層安全員—安全AB崗”四級管理體(ti) 製,層層落實管理責任。實行駐城區人員、駐鄉(xiang) 鎮人員兩(liang) 類人員分類管理,其中駐城區隊員集中食宿、統一作息,駐鄉(xiang) 鎮隊員每天報平安、周末“回家”住。
同時,這支隊伍堅持製度先行,建立健全紀律管理、安全管理、請銷假、工作經費使用管理等10餘(yu) 項規章製度,形成一套全鏈條全流程管理製度體(ti) 係,堅持做到用製度管人、按程序定事。
深入走訪調研
梳理優(you) 質項目31個(ge)
丹巴需要什麽(me) ?成華能做什麽(me) ?這是工作隊最常思考的問題。
秉持“對口支援關(guan) 鍵在項目”思路,工作隊從(cong) 產(chan) 業(ye) 就業(ye) 、公共服務、人才智力、基層治理等8個(ge) 方麵著手,深入鄉(xiang) 鎮、走訪部門、開展調研,梳理出契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符合丹巴產(chan) 業(ye) 實際、貼合成華資源優(you) 勢的優(you) 質項目31個(ge) 。其中,2021年度17個(ge) 、2022年度14個(ge) ,涉及計劃內(nei) 投入財政資金5344.05萬(wan) 元,其中,2021年度2603.05萬(wan) 元、2022年度2741萬(wan) 元。
針對抓項目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的實際,工作隊科學編排項目時序,堅持邊申報邊推進、邊落實邊修正,既保證程序規範,又確保進度不減。
其中,冷鏈物流倉(cang) 儲(chu) 中心項目、半扇門蔬菜大棚種植基地項目將延長丹巴農(nong) 特產(chan) 品上市周期,促進全季節銷售;江達村農(nong) 旅融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點項目,補齊丹巴全域旅遊觀光農(nong) 業(ye) 短板,帶動當地100餘(yu) 戶群眾(zhong) 就地就業(ye) 增收;邛山土司官寨文旅融合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項目,將形成美人穀丹巴全域旅遊關(guan) 鍵景觀節點,建成丹巴嘉絨文化展示體(ti) 驗窗口。
搭建招引平台
邀請專(zhuan) 業(ye) 人員赴丹巴開展培訓10餘(yu) 期
堅持精準式幫扶、造血式援助、內(nei) 生式發展理念,工作隊始終把產(chan) 業(ye) 項目招引培育作為(wei) 對口幫扶重要抓手。李鳳來告訴筆者,過程中充分發揮成華平台優(you) 勢,深度挖掘自身和隊員社會(hui) 資源,先後邀請10餘(yu) 家企業(ye) 來丹考察洽談。
立足鄉(xiang) 村振興(xing) 技能需求,邀請專(zhuan) 業(ye) 人員赴丹巴開展普通話、短視頻製作、直播帶貨等培訓10餘(yu) 期,先後組織4批70餘(yu) 人次赴成華交流學習(xi) 基層治理、智慧城市、電子政務等方麵工作。協調成華區企業(ye) 捐款捐物200餘(yu) 萬(wan) 元。
針對丹巴自然條件實際,積極引進相關(guan) 優(you) 質企業(ye) ,采取“企業(ye) +合作社+農(nong) 戶”模式,在巴底鎮種植金絲(si) 皇菊7萬(wan) 餘(yu) 株、35畝(mu) ,預計年產(chan) 值30餘(yu) 萬(wan) 元、當地群眾(zhong) 畝(mu) 產(chan) 增收2500元左右,在丹東(dong) 鎮種植高山羌活500畝(mu) ,預計年平均產(chan) 值700餘(yu) 萬(wan) 元、當地群眾(zhong) 人均增收7000元左右。
“成華丹巴結對十年了。此前連續四年省先進,我肩負著壓力和責任來到丹巴,絕不能砸掉成華對口幫扶的金字招牌。”李鳳來說,丹巴老百姓日子越過越好,就是對口支援工作最大的肯定。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康定市 “人才小站”暖人心
據悉,建立人才小站是甘孜州、康定市貫徹落實天府英才C卡製度,實現人才環境更優、市場經濟更活“雙贏”局麵的重大舉措。[詳細] -
新龍縣做好農民工返崗服務
為認真做好2023年農民工返崗複工工作,新龍縣持續精準發力做好農村勞動力返崗就業服務工作。[詳細] -
白玉縣築牢安全生產“堤壩”
截至目前,共出動檢查組223個、督導檢查企業288家次、排查隱患177項,完成整改銷號117項,正在整改60項。[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