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新時代涉藏基層宗教治理論壇暨治理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青海海南州召開
新利平台訊 7月6日至7日,第二屆新時代涉藏基層宗教治理論壇暨治理工作現場推進會(hui)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召開。青海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黨(dang) 組副書(shu) 記班果出席會(hui) 議並講話,青海省人大常務委員會(hui) 副主任、海南州委書(shu) 記呂剛,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幹事、研究員李德成致辭。
圖為(wei) 會(hui) 議現場 攝影:華旦旦增
班果強調,宗教事務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的重要課題,是涉藏州縣基層治理的主要內(nei) 容。提升涉藏基層宗教治理現代化水平,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深化思想認識,準確把握宗教工作的群眾(zhong) 性、多樣性、複雜性;堅持問題導向,準確把握基層宗教治理中存在的治理理念跟不上發展形勢、治理體(ti) 係尚未健全、治理方式還不夠有效等薄弱環節;強化治理舉(ju) 措,不斷創新完善“一核多元共治”新格局,健全治理體(ti) 係、完善治理製度、建強宗教工作“三支隊伍”,不斷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積極引導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
呂剛指出,本次會(hui) 議是青海省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開展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主題教育的生動實踐,要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ti) 意識為(wei) 主線,堅持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探索新時代黨(dang) 領導基層宗教治理的新載體(ti) 、新路徑和新方法,不斷推進宗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
李德成致辭指出,曆史上青海藏傳(chuan) 佛教在參與(yu) 中華文化建設方麵發揮了重要紐帶作用。新時代新征程上,堅持黨(dang) 的宗教工作前進方向,對於(yu) 藏傳(chuan) 佛教的健康傳(chuan) 承,推動藏傳(chuan) 佛教正常秩序建設,促進藏傳(chuan) 佛教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社會(hui) 相適應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yi) ,是藏傳(chuan) 佛教傳(chuan) 承發展的內(nei) 在要求。構建黨(dang) 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hui) 多元主體(ti) 廣泛參與(yu) 的“一核多元共治”新格局,實現了藏傳(chuan) 佛教事務管理從(cong) 單一行政管理向多元協同管理轉變,從(cong) “管得住”向“管得好”轉變,為(wei) 探索中國特色解決(jue) 宗教問題的正確道路提供了鮮活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強的思想性、科學性和實踐性。
圖為(wei) 幸福灘十世班禪吉祥塔 攝影:華旦旦增
本次會(hui) 議以工作交流、學術論壇和實踐觀摩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來自西藏、四川、雲(yun) 南等地有關(guan) 市州統戰民宗委相關(guan) 同誌,青海省省直相關(guan) 部門和8個(ge) 市州以及相關(guan) 縣市黨(dang) 委政府、統戰民族宗教部門負責同誌參加會(hui) 議,中國藏學研究中心、18新利官网平台入口、中國藏語係高級佛學院、西北政法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青海省社會(hui) 科學院、青海民族大學等省內(nei) 外專(zhuan) 家學者100餘(yu) 人參加會(hui) 議並交流研討,共形成調研論文26篇,工作經驗交流材料17篇。會(hui) 後,與(yu) 會(hui) 人員前往共和縣幸福灘班禪塔林寺、貴德縣拉西瓦鎮羅漢堂寺(藏傳(chuan) 佛教寧瑪派俄康)和河西鎮文昌宮等地現場觀摩。
圖為(wei) 研討會(hui) 閉幕式現場 攝影:華旦旦增
圖為(wei) 與(yu) 會(hui) 人員在共和縣恰不恰鎮班禪塔林寺觀摩 攝影:華旦旦增
此次論壇暨現場推進會(hui) 由中國藏學研究中心、中共青海省委統戰部、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hui) 主辦,青海省社會(hui) 科學院、海南州委州政府、青海省藏傳(chuan) 佛教研究中心承辦。(新利平台 記者/譚永旭 根恒卓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瑪爾擋水電站首台機組定子吊裝成功
6月30日,瑪爾擋水電站進行首台機組定子吊裝作業,經過近一小時的作業,順利完成吊裝工作,為機組如期投產運行奠定基礎。[詳細] -
以愛為底色 辦有溫度的教育——走進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學校
青海湖畔,菁菁校園,朗朗讀書聲回蕩在共和縣第一民族寄宿製學校。[詳細] -
“水光互補”帶“綠”塔拉灘——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電站一線見聞
一條高壓線路,連通一條大河與一片荒漠,實現了塔拉灘上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共贏。麵對即將到來的夏日用電高峰,這個水光互補發電站已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將采取集中消缺等措施確保平穩有序供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