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南達傑保護站男“羊媽”:可可西裏藏羚羊越來越多
每年5至7月,“高原精靈”藏羚羊大遷徙拉開序幕,數萬(wan) 隻雌藏羚羊將從(cong) 勒池草原攜雌仔,一路向北跨越大山大河,奔赴數百公裏外的可可西裏——太陽湖、卓乃湖地帶產(chan) 羔生育。
圖為(wei) 索南達傑保護站裏的“高原精靈”藏羚羊。劉洋 攝
位於(yu) 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索南達傑保護站裏,剛加入管護員隊伍的大學生才仁洛鬆擔任起了“羊媽”的責任,負責照顧遷徙中五隻“落單”的羚羊幼崽的“日常起居”。
“這些藏羚羊幼崽是上個(ge) 月我們(men) 救助回來的,等過一段時間它們(men) 長大一點,可以完成野化訓練的時候,我們(men) 就會(hui) 把這些藏羚羊放歸自然。”才仁洛鬆說。
作為(wei) 進入可可西裏“前沿哨”的索南達傑保護站,平均海拔4479米,這座保護站名字來源,是1994年時任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治多縣西部工委書(shu) 記索南達傑為(wei) 保護藏羚羊,一人同18名盜獵者槍戰,英勇犧牲,後來保護站便以這位保護藏羚羊英雄的名字“索南達傑”命名。
圖為(wei) 可可西裏自然保護區的索南達傑保護站一角。劉洋 攝
“可可西裏雖然被稱為(wei) 野生動物的天堂,但高原惡劣的氣候環境對巡山隊員們(men) 來說,卻是一場嚴(yan) 酷的挑戰。”才仁洛鬆說。
談及前來索南達傑保護站工作初衷時,才仁洛鬆介紹,“哥哥在這裏當巡護員已經十二年了,今年去縣上當了老師,我是追隨哥哥的腳步來到這裏的。”
據悉,20多年來,索南達傑保護站一代代巡山隊員頂風冒雨、趴冰臥雪,在茫茫昆侖(lun) 中巡山守護。除了抓好反“兩(liang) 盜”的中心工作任務,保護站還承擔轄區藏羚羊、藏野驢、野犛牛等野生動物和豐(feng) 富的礦藏資源的保護和日常巡護巡線工作。
“當初聽朋友說要過來保護藏羚羊,來到了這邊。”2010年,27歲的巴義(yi) 爾憑借一腔熱血走進可可西裏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13年如一日,堅守、紮根可可西裏。“這幾年來可可西裏觀光的遊客越來越多,現在我們(men) 輪班的時候,站裏會(hui) 組織我們(men) 去格爾木學習(xi) 各種理論知識,學懂了再給過往遊客宣講。”麵對工作的辛苦,巴義(yi) 爾笑著說,十多年來可可西裏變化很大,看到藏羚羊越來越多,看到可可西裏的環境越來越好,就打心眼裏高興(xing) ,再苦再累也值得。
據了解,在索南達傑保護站一代代隊員的努力下,可可西裏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得以明顯改善,動植物種群數量持續增多,藏羚羊由保護初期的不足兩(liang) 萬(wan) 隻增加至七萬(wan) 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青海可可西裏藏羚羊進入回遷高峰期
記者7月27日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裏管理處了解到,工作人員在可可西裏卓乃湖、五道梁區域觀測到,“高原精靈”藏羚羊已結束產仔開始回遷。[詳細] -
“我們的誌向跟昆侖山一樣高”——可可西裏巡山隊群像掃描
每年5至7月,藏羚羊會在這裏上演世界上最為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有一群人也會開啟一年中最為繁忙的巡山任務。[詳細] -
藏羚羊遷徙季,衛星告訴你“萬羊齊奔”何以複現
從曾經的瀕危物種到如今氣勢恢宏的“萬羊齊奔”,藏羚羊數量何以快速增長?今天,讓我們通過衛星視角,淺探可可西裏藏羚羊遷徙路上的風景,感受青藏高原自然生態的美麗畫卷。[詳細] -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長江篇丨守護藏羚羊——一位科研工作者與藏羚羊的20年情緣
“藏羚羊保護是人類參與瀕危動物救護的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用更多高科技手段,把一個物種的遷徙原因搞清楚,也能啟發對其他物種的研究和保護。”連新明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