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新聞 > 涉藏動態

香港義工願為兩地橋梁:但凡甘肅需要,能幫多少是多少

發布時間:2023-12-28 10:17: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一個(ge) 小時已經籌集了30多萬(wan) 元(人民幣,下同)善款,我非常激動,血壓都要升高了。”27日,香港愛心義(yi) 工史敏,回憶起甘肅臨(lin) 夏州積石山發生地震後,香港慈恩基金會(hui) 的義(yi) 工們(men) 積極捐獻愛心的場景時,這樣說道。


12月26日,香港慈恩基金會(hui) 會(hui) 長餘(yu) 湛英(左)和義(yi) 工史敏(右),向災區致問候。受訪者供圖

  “災難降臨(lin) ,天寒地凍,我們(men) 為(wei) 受災群眾(zhong) 的處境憂心,一定要盡力幫他們(men) 。”史敏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透露了更多細節:請示基金會(hui) 5分鍾內(nei) ,得到餘(yu) 會(hui) 長批複20萬(wan) 元救急款項;第一筆個(ge) 人捐款在15分鍾內(nei) 收到;兩(liang) 位91歲的義(yi) 工,捐出5萬(wan) 元退休金,基金會(hui) 再次挪出備用金5萬(wan) 元;基金會(hui) 會(hui) 同香港青山獅子會(hui) 暖心慰問,捐贈35噸煤炭,已經運抵臨(lin) 夏州居集鎮。

  史敏和積石山縣的緣分,起於(yu) 2015年,彼時,她正在為(wei) 青海省循化縣的一個(ge) 愛心項目忙碌奔走。路過積石山縣大河家鎮,有人提醒她,“到甘肅地界了”,作為(wei) 全國名字最長的縣,積石山的名字從(cong) 此印在了她的腦海裏。

  多年來,史敏甘當香港和甘肅的橋梁,將兩(liang) 地同胞緊緊聯係在一起。她從(cong) 新聞中得知積石山地震的消息,一邊迅速聯係甘肅省政府外事辦,詢問救災需求,一邊及時告知基金會(hui) 相關(guan) 人士,尋求幫助。

  時間追溯到2018年,基金會(hui) 的助學關(guan) 愛項目輻射到積石山,“我們(men) 給學校捐贈圖書(shu) 和錢款,那裏的人們(men) 非常淳樸、善良,12月我們(men) 到當地,非常冷,他們(men) 怕我們(men) 餓著、凍著。”提及對積石山的印象,她這樣說道。


甘肅臨(lin) 夏州積石山縣發生災難後,香港慈恩基金會(hui) 第一時間捐贈首批救災物資。受訪者供圖

  “我是你們(men) 在香港的兄弟,能來看你們(men) 是多麽(me) 高興(xing) ,希望大家一切都好。”這是基金會(hui) 餘(yu) 會(hui) 長80多歲時,前往積石山探望老人時說的話,他們(men) 見麵後親(qin) 如一家的聊天內(nei) 容,令她感到動容。她想,或許這就是慈善的力量和意義(yi) 。

  “我們(men) 去幫扶,能幫多少是多少。”史敏說,若不是此次地震,基金會(hui) 原本也會(hui) 針對老人及學生,有一批善款在農(nong) 曆新年之前抵達積石山。地震後,基金會(hui) 將設定點幫扶項目,繼續提供幫助。

  史敏加入慈恩基金會(hui) ,成為(wei) 一名義(yi) 工已有15年。她坦言,基金會(hui) 的所有義(yi) 工,沒有一分錢的工資,都是義(yi) 務做這些事。她也強調了甘肅省政府外事辦對她們(men) 工作的大力支持,讓香港同胞們(men) 愛心的種子有了安放的土壤。

  慈恩基金會(hui) 在香港成立超過23年,工作重點在助學和扶貧上。目前,總支出已超過4億(yi) 元。

  因為(wei) 愛心項目,慈恩的義(yi) 工走過甘肅很多地方,天水、慶陽、隴南、甘南、蘭(lan) 州、酒泉等市州,都有他們(men) 的足跡。在他們(men) 看來,甘肅需要任何支持,都會(hui) 提供幫助。

  香港慈恩基金會(hui) 會(hui) 長餘(yu) 湛英說,“聽聞這次積石山縣的災情,我們(men) 全部義(yi) 工都感到非常難過。現在善款已經有50萬(wan) 元,第一批物資已送到災區,基金會(hui) 將繼續籌集錢款和物資,再多做一些,希望為(wei) 甘肅盡一份力。”

(責編:賈春玲)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