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光明網評論員:當我們討論清北畢業生去哪兒時,我們在討論什麽

發布時間:2022-01-06 18:04:00來源: 光明網

  【閱讀提示】清華大學:超五成畢業(ye) 生選擇京外單位就業(ye)

  光明網評論員:每年,中國頂尖學府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畢業(ye) 生去向,往往備受關(guan) 注。

  近日,清華和北大發布了2021年畢業(ye) 生就業(ye) 質量報告。2021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兩(liang) 所高校的畢業(ye) 生去向落實率均保持高位穩定。從(cong) 簽約就業(ye) 的畢業(ye) 生去向來看,“留京”仍是清北學子最主流的選擇,上海的吸引力對比往年顯著上升,相比之下,廣東(dong) 的熱度相對有所降低。這也是廣東(dong) 經濟結構調整以及經濟發展現狀與(yu) 趨勢在勞動力市場關(guan) 聯的結果。

  與(yu) 此同時,清華學子進入體(ti) 製內(nei) 的比例明顯增加。清華大學2021屆簽三方就業(ye) 畢業(ye) 生總數為(wei) 3669人,其中去往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的占比分別為(wei) 15.8%、30.3%、23.8%,合計占比為(wei) 69.9%。也就是說,近七成清華畢業(ye) 生進了體(ti) 製內(nei) 。

  從(cong) 具體(ti) 行業(ye) 來看,根據簽三方就業(ye) 人數的統計,接收清華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較多的單位主要分布在信息通訊和互聯網領域,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裝備製造業(ye) 、能源業(ye) 領域,金融業(ye) 領域,公共管理與(yu) 服務領域。與(yu) 清華大學類似,北京大學2021屆畢業(ye) 生也主要在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教育,金融,公共管理、社會(hui) 保障和社會(hui) 組織等行業(ye) 就業(ye) 。

  清華北大畢業(ye) 生流向,具有風向標意義(yi) 。它既是社會(hui) 變化的滯後反應,也往往暗喻了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內(nei) 地區發展的情況。那麽(me) ,當我們(men) 討論清北畢業(ye) 生去哪兒(er) 時,我們(men) 在討論什麽(me) 呢?

  首先,開放依舊是永恒的主題。

  抽象而言,清北畢業(ye) 生總體(ti) 還是傾(qing) 向選擇開放地區。開放意味著轉業(ye) 的機會(hui) 成本低、創業(ye) 的成本低;開放還意味著機會(hui) ,而機會(hui) 則代表著實現人生理想的可能性。雖然每個(ge) 人的人生際遇會(hui) 有不同,清北學子也並不都能人生圓滿實現夢想,但這就是開放的魅力——開放是與(yu) 夢想聯係在一起的。

  即便如數據所展示,清北畢業(ye) 生有七成進了體(ti) 製內(nei) ,人們(men) 首選的還是開放程度高的地區的體(ti) 製內(nei) 。由此可見,在同一選項的覆蓋下,地區性因素還是占有重要地位,或者說更能顯現出地區性因素的重要性。

  有專(zhuan) 家表示,一個(ge) 地區的長期發展,取決(jue) 於(yu) 供給側(ce) “三架馬車”——創新(包括技術、製度、管理、組織等創新)、資本(資本積累)與(yu) 勞動(人口)。而這三點,無不與(yu) 開放直接或者間接相關(guan) 。今年引發討論的鄂爾多斯年薪60萬(wan) 招聘教師,應者寥寥,就說明一座城市的潛力和未來,才是年輕人真正看重的。

  “人類過去的幾千年裏從(cong) 來沒有過像今天這樣,沒有人知道未來的30年會(hui) 發生什麽(me) 。”尤瓦爾在《未來簡史》中如是說。當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變化本身,那麽(me) 無論身處比較開放的地區,還是擁有開放的心態,都意味著擁有了比較大的容錯成本與(yu) 試錯成本。

  其次,誰能善待高端人才,誰就能留住高端人才。

  2021年7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局發布《北京市引進畢業(ye) 生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擴大畢業(ye) 生引進範圍,適當降低落戶門檻。新規明確,全國高校碩士及博士畢業(ye) 生,北京地區高校、京外地區“雙一流”高校本科生均可由用人單位申請辦理引進,符合條件的休學創業(ye) 者也在引進範圍內(nei) 。《辦法》的最大亮點,是清華、北大等校高材生,將有“直接落戶”機會(hui) 。

  這是繼上海開辟清北本科落戶綠色通道之後,落戶門檻最高的北京也加入“搶人”大戰。隨著人口紅利優(you) 勢的降低,原有以依靠勞動力數量、要素投入為(wei) 主的經濟增長方式,將向創新驅動為(wei) 主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因而對高素質人才的爭(zheng) 奪將成為(wei) 今後城市、地區競爭(zheng) 的一個(ge) 常態。

  留住高素質人才,留住清北畢業(ye) 生,不僅(jin) 要有搶人政策,還要在教育、醫療、公共服務上多下功夫。而高素質人才流入而帶來的地區經濟繁榮,甚至是房地產(chan) 市場繁榮,則是隨之而來的副產(chan) 品,這也進一步說明了馬太效應在人才領域的存在。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