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把情感的真實與溫暖,一點點烘出味來

發布時間:2022-01-06 18:04:00來源: 解放日報

  作者:韓浩月

  ■不著痕跡地用煙火味道來遮掩這種優(you) 雅與(yu) 體(ti) 麵,這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分子創作思維——去除矯情,或者幹脆把矯情變成一種可供品味與(yu) 討論的話題

  90後導演邵藝輝的作品《愛情神話》自上映以來口碑居高不下,豆瓣評分目前也已超過了它的致敬對象——1969年上映的意大利導演費裏尼的同名電影。新人拍片獲得高分本就難得,且分數高於(yu) 大師級導演作品,這值得關(guan) 注。

  《愛情神話》的故事,講的是以收房租與(yu) 教人畫畫為(wei) 生的老白,與(yu) 公司職員李小姐、有錢女人格洛瑞亞(ya) 、前妻蓓蓓,分別產(chan) 生了微妙的情感關(guan) 係。在客廳中,在廚房裏,在飯桌上,三個(ge) 女人一台戲,老白的家是“戲台”,她們(men) 來來去去,借助老白這個(ge) 安全的情感出口,表達著她們(men) 的中年愛情觀。

  其實,該片第二男主角、老白的好朋友老烏(wu) ,以及老烏(wu) 在異國他鄉(xiang) 發生的那段《諾丁山》式的戀情,更貼合片名。老烏(wu) 年輕時偶遇了一名好萊塢女星,短暫的戀情結束後,老烏(wu) 終身未娶。在得知好萊塢女星去世的當夜,他驟然死去……在老烏(wu) 的葬禮結束後,老白組織了一場費裏尼《愛情神話》觀影會(hui) ,作為(wei) 對老烏(wu) 的追思會(hui) ,卻在一片“看不懂”的吐槽聲裏,結束了這個(ge) 故事。

  《愛情神話》用一段傳(chuan) 奇的異國戀,來映襯發生於(yu) 上海市井街頭的中年戀情,這使得影片因為(wei) 一種比照的存在而充滿張力。老白與(yu) 三個(ge) 女性之間的交往,毫無“神話”成分可言,有的皆是人間煙火、凡人情緒。要不要賠給李小姐一雙價(jia) 格不菲的名牌高跟鞋?要不要收下格洛瑞亞(ya) 以“買(mai) 畫”名義(yi) 發來的微信紅包?要不要原諒前妻的“一時糊塗”?陷入情感亂(luan) 麻中的老白,之所以能夠從(cong) “森林”中穿出來,是因為(wei) 他雖然有著“藝術家”的身份,但內(nei) 心仍然簡單、平常,用上海話來說叫“拎得清”。這也是老白看著貌似多情卻並不給人以油膩感的原因。

  《愛情神話》有著明顯的女性視角,但這一視角是溫和的、平等的、不乏善意與(yu) 愛意的。麵對老白,三個(ge) 女性並沒有用審視的眼神打量他,因而片中的男女感情,幾乎看不到市儈(kuai) 、計較的元素,幽默與(yu) 寬容構成了一種基調。這種基調與(yu) 現在社交媒體(ti) 上時而泛濫的“性別對立”情緒,形成鮮明對比。影片能夠受歡迎,相當一部分原因在於(yu) 它把處於(yu) 社交媒體(ti) 輿論圈層中的一些畸形言論,重新逼回它們(men) 應該在的角落位置,把兩(liang) 性情感的真實與(yu) 溫暖,像烘焙麵包那樣,一點點地烘出味來。

  《愛情神話》最為(wei) 觀眾(zhong) 所稱道的一場戲,是被老白戲稱為(wei) “離婚局”的“婦女大會(hui) ”。三名女性在飯桌上你來我往,說出了諸多台詞金句,“私房菜變成大鍋飯”“剩飯也有野貓搶”,以及“一個(ge) 女人要是……就不算完整的”這種造句遊戲,讓觀眾(zhong) 大笑的同時,也把中年男女心底的那點事婉轉含蓄地表達了出來。不少觀眾(zhong) 由此聯想到了《太太萬(wan) 歲》《飲食男女》《烏(wu) 鴉與(yu) 麻雀》等佳作。一種由黑白電影時代就存在的敘事美學,在經曆了漫長的商業(ye) 電影潮流衝(chong) 擊之後,仿佛借助《愛情神話》得以重生。

  輕喜劇、文藝片、愛情故事,如果僅(jin) 有這些,《愛情神話》不會(hui) 得到如此高的評價(jia) 。實際上,這部電影的價(jia) 值並不在於(yu) 它的故事情節與(yu) 人物設定,而在於(yu) 主創串起這些元素的那根無形的“線”。這條“線”包括:對經典電影結構與(yu) 敘事的繼承與(yu) 發揚,對世道人情具有穿透力的觀察與(yu) 體(ti) 會(hui) ,對人性悲劇一麵所持的悲憫與(yu) 同情,對生存環境的熱愛與(yu) 嗬護,對生活儀(yi) 式感與(yu) 細節的追求,等等。可以說,這是一部由創作者審美與(yu) 價(jia) 值觀所主導的電影,盡管外部包裹了一層甜美的商業(ye) 元素,但本質上它是一部“作家電影”,這也是該片為(wei) 什麽(me) 會(hui) 讓人想起伍迪·艾倫(lun) 的緣故。

  伍迪·艾倫(lun) 把巴黎、巴塞羅那拍攝得令人著迷,邵藝輝同樣拍攝出了一個(ge) 不一樣的上海。她的鏡頭更多對準了上海市井街巷裏的咖啡館、麵包鋪、超市、修鞋攤,以管窺豹,從(cong) 這些小處,可以感受與(yu) 聯想到上海這座大城市的精致與(yu) 優(you) 雅。影片有一個(ge) 俯拍鏡頭,畫麵呈現的是綠葉映襯的斑駁街巷,在鏡頭的遊走間,電影對一座城市的愛四處溢出,說《愛情神話》是寫(xie) 給上海的一封情書(shu) 一點也不為(wei) 過。以切片的形式來折射全部,這是對電影創作“貪大求全”心態的一種抵製,《愛情神話》帶來的觀影效果證明,電影要“收著”一些拍,留給觀眾(zhong) 一些想象空間,才更好看。

  城市的優(you) 雅與(yu) 創作者的體(ti) 麵,在影片中合二為(wei) 一。而兩(liang) 者合成的東(dong) 西,不能被簡單地視為(wei) 一種精英主義(yi) 。影片不著痕跡地用煙火味道來遮掩這種優(you) 雅與(yu) 體(ti) 麵,這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分子創作思維——去除矯情,或者幹脆把矯情變成一種可供品味與(yu) 討論的話題。最有代表性的是,街邊的修鞋匠時常對老白的困惑進行指點,他時而引用名著,時而借用哲學家名言,一針見血說出自己的觀點與(yu) 發現。修鞋匠身上,其實寄托了創作者的一種理想主義(yi) ,這個(ge) 角色或可被認為(wei) 是編劇的化身。(韓浩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