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潮流的旗幟

發布時間:2022-01-17 18:0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曆史的如椽巨筆,常在重要時空節點,寫(xie) 下激蕩人心的章節。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xi) 近平在聯合國日內(nei) 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係統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重要理念,站在曆史和哲學高度回答了“世界怎麽(me) 了、我們(men) 怎麽(me) 辦”的時代之問,為(wei) 人類應對全球挑戰,實現和平發展,邁向繁榮進步指明前行方向。

  5年來,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融匯時代精神,凝聚共識合力,展現出鮮明的真理性、時代性和實踐性,成為(wei) 引領人類文明進步潮流的旗幟。

  為(wei) 世界變局引領正確方向

  高票通過!2021年11月,“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寫(xie) 入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hui) 裁軍(jun) 與(yu) 國際安全委員會(hui) “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決(jue) 議。這是聯大決(jue) 議連續5年寫(xie) 入“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

  當前,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挑戰層出不窮,世紀疫情蔓延反複,世界曆史邁入新的十字路口。合作還是孤立,團結還是分裂,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重大抉擇,各國都在探索應對之道。

  “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ge) 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ge) 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ge) 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ge) 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ge) 清潔美麗(li) 的世界。”5年前,在日內(nei) 瓦萬(wan) 國宮,習(xi) 近平主席關(guan) 於(yu) “五個(ge) 世界”的論述,從(cong) 夥(huo) 伴關(guan) 係、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麵勾勒清晰實踐路徑,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提供行動指南。

  5年來,從(cong) 寫(xie) 入雙多邊合作文件到載入聯合國多項決(jue) 議,從(cong) 列為(wei) 國際論壇主題到成為(wei) 學者研究課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隨時代脈動而豐(feng) 富完善,經時間檢驗而常青常新,凝聚起日益廣泛的國際共識,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克勞斯·施瓦布曾現場聆聽習(xi) 近平主席那場“曆史性演講”。他在一本思考後疫情時代世界走向的書(shu) 中寫(xie) 道,經曆疫情,希望各國更深刻認識到,“我們(men) 是同處一個(ge) 星球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我們(men) 擁有並且應當攜手創造一個(ge) 共同的美好未來”。

  洞察時代之變,體(ti) 察時代之需,引領時代之先。從(cong) 2013年提出當今世界“越來越成為(wei)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ti) ”,到2015年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五位一體(ti) ”的總體(ti) 路徑;從(cong) 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nei) 瓦總部進一步提出建設“五個(ge) 世界”的總體(ti) 布局,到2020年倡導打造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ti) 倡議,再到2021年在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hui) 一般性辯論上首次提出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ti)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豐(feng) 富內(nei) 涵與(yu) 實踐版圖與(yu) 時俱進,不斷拓展,為(wei) 動蕩變革世界廓清迷霧,為(wei) 全球發展指明前行方向。

  一種理論是否擁有超越時空、直抵人心的力量,歸根到底在於(yu) 能否科學回答時代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

  “我們(men) 要傾(qing) 聽人民心聲,順應時代潮流,推動各國加強協調和合作,把本國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利益統一起來,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方向前行。”質樸話語背後,是胸懷天下、為(wei) 國為(wei) 民的赤子之心,是不斷為(wei) 人類發展進步作貢獻的大國擔當。

  “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在中華民族邁向偉(wei) 大複興(xing) 與(yu)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彼此交融的時空坐標和曆史進程中應運而生。中國領導人以世界眼光關(guan) 注人類前途命運,立足自身發展新實踐,汲取國家治理有益經驗,為(wei) 推動中國和平發展、世界繁榮進步提供係統解決(jue) 方案。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yi) “自由人聯合體(ti) ”思想,以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為(wei) 遵循,以實現人的自由全麵發展、實現全人類幸福為(wei) 目標,蘊含對人類文明形態的前瞻性思考。這一理念汲取中國傳(chuan) 統文化智慧,秉持立己達人、兼善天下的價(jia) 值取向,堅守大道之行、天下為(wei) 公的治理原則,追尋和合共生、天下大同的高遠理想,有助於(yu) 彌合人類社會(hui) 的“認知鴻溝”,日益成為(wei) 時代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秘書(shu) 長徐步說,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實現了曆史使命與(yu) 時代潮流的高度統一,民族精神與(yu) 國際主義(yi) 的高度統一,中國氣派與(yu) 世界情懷的高度統一,閃耀著馬克思主義(yi) 的真理光芒,彰顯著推動時代的思想偉(wei) 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才是前進的正確方向。”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hui) 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表示,麵向未來,求同存異、團結合作才是人類生存的正道。

  為(wei) 共同發展開辟廣闊前景

  奔中國來,向發展去。新年伊始,來自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巴林、土耳其、伊朗等中東(dong) 國家的外長以及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hui) (海合會(hui) )秘書(shu) 長接連訪華。在中國與(yu) 中東(dong) 國家這輪密集互動中,深化合作、共促發展成為(wei) 關(guan) 鍵詞,讓人感受到攜手向未來的融融暖意。

  環顧當下,新冠疫情警報不斷,全球經濟複蘇脆弱曲折,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逆流湧動,全球減貧成果遭遇嚴(yan) 重侵蝕,南北鴻溝不斷拉大,全球發展步履艱難。全球化何去何從(cong) ?國家之間如何相處?

  “我們(men) 應該堅持以開放求發展,深化交流合作”“堅持‘拉手’而不是‘鬆手’,堅持‘拆牆’而不是‘築牆’,堅決(jue) 反對保護主義(yi) 、單邊主義(yi) ”……習(xi) 近平主席多次呼籲各國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為(wei) 世界經濟破浪前行指明方向,為(wei) 推動共同發展注入信心和力量。

  從(cong) 達沃斯到博鼇,從(cong) 服貿會(hui) 到進博會(hui) ,習(xi) 近平主席宣布一係列擴大開放新舉(ju) 措,以更短的負麵清單、更優(you) 的營商環境、更大力度的製度型開放,為(wei) 實現全球經濟複蘇提供中國機遇,注入強勁動力。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hui) 開幕式上,習(xi) 近平主席再次宣示,中國願同各國共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開放的春風溫暖世界。

  大道至簡,實幹為(wei) 要。中國不僅(jin) 審時度勢、把脈開方,更重信守諾、垂範先行。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速,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創新不斷推進。從(cong) 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到消博會(hui) 、廣交會(hui) ,從(cong) 中國-中東(dong) 歐國家合作機製、中國-東(dong) 盟對話關(guan) 係到中非合作論壇、中國-拉共體(ti) 論壇,國際盛會(hui) 輪番登場,開放平台越做越強,合作機製走深走實,共同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在中國同相關(guan) 各方努力下,《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生效實施,全球最大自貿區“揚帆啟航”。中國推動加入《全麵與(yu) 進步跨太平洋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申請加入《數字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

  東(dong) 風送暖,枝葉葳蕤。中巴經濟走廊、中白工業(ye) 園、科倫(lun) 坡港口城、比雷埃夫斯港、漢班托塔港……一大批重點項目激蕩地區繁榮發展的春水。作為(wei) 習(xi) 近平主席首倡建立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重要實踐平台,8年多來,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山水卷”越畫越細。

  “鋼鐵駝隊”中歐班列逆風跑出加速度,中老鐵路實現老撾人民多年的聯通夢想,“一帶一路”日益成為(wei) 造福世界的“富裕帶”,惠及人民的“幸福路”,彰顯強大韌性和勃勃生機,向世界傳(chuan) 遞發展信心。巴基斯坦總統阿爾維說,“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和‘一帶一路’倡議深刻詮釋了合作、和平與(yu) 發展的真諦,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訴求”。

  “在人類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一個(ge) 國家、一個(ge) 民族都不能少”“各國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大家共同富裕才是真富裕”……習(xi) 近平主席主張將發展置於(yu) 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呼籲形成國際合力,共造“發展引擎”,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ti) 。

  推動深化倡議8個(ge) 重點領域務實合作、積極落實未來3年再提供30億(yi) 美元國際援助……這一倡議獲得近百個(ge) 國家響應支持,邁出攜手開啟人類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重要一步。聯合國秘書(shu) 長古特雷斯說,習(xi) 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對促進全球平等和平衡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積極意義(yi) 。

  為(wei) 多邊主義(yi) 注入時代動力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在近期一篇文章中寫(xie) 道,世界正處於(yu) “曆史拐點”,人類的共同未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取決(jue) 於(yu) 有效的全球合作。

  在百年變局的潮漲潮落中,人類社會(hui) 麵臨(lin) 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全球性挑戰亟需強有力的全球性應對,全球治理呼喚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案。

  在國際格局演變轉折關(guan) 頭,習(xi) 近平主席站在人類命運休戚與(yu) 共的高度,作出重大宣示,指出解決(jue) 好這個(ge) 時代麵臨(lin) 的課題,“出路是維護和踐行多邊主義(y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

  麵對國際上單邊主義(yi) 、霸權主義(yi) 的逆流,習(xi) 近平主席說,“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麵對搞“小圈子”、挑起意識形態對抗等行徑,習(xi) 近平主席說,多邊主義(yi) 的要義(yi) 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世界前途命運由各國共同掌握”;麵對全球治理遭遇的困境,習(xi) 近平主席呼籲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yi) ,推動全球治理體(ti) 係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21世紀的多邊主義(yi) 要守正出新、麵向未來,既要堅持多邊主義(yi) 的核心價(jia) 值和基本原則,也要立足世界格局變化,著眼應對全球性挑戰需要,在廣泛協商、凝聚共識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體(ti) 係。”

  在習(xi) 近平主席引領下,中國堅守並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yi) ,為(wei) 多邊主義(yi) 注入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時代動力,為(wei) 風險與(yu) 不確定性交織的世界增添寶貴定力和前行動力。

  中國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wei) 核心的國際體(ti) 係,以國際法為(wei) 基礎的國際秩序,努力推動國際關(guan) 係民主化;麵對跌宕反複的新冠疫情,中國與(yu) 國際社會(hui) 攜手推動彌合“免疫鴻溝”,幫助發展中國家撐起“健康之盾”,共築人類健康“免疫長城”;針對國際社會(hui) 普遍關(guan) 注的數據安全風險,中國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為(wei) 製定數字安全國際規則提供藍本;中國更加主動有為(wei) 維護國際和平與(yu) 安全,成為(wei) 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安理會(hui) 常任理事國;中國積極參與(yu) 解決(jue) 朝鮮半島核、伊朗核、阿富汗等重大地區熱點問題,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熱點問題解決(jue) 之道……

  北京大學習(xi) 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主任、國際關(guan) 係學院外交學係主任張清敏認為(wei) ,推動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站在時代發展前沿,實現了對國際關(guan) 係發展規律的創新認識和升華,為(wei) 國際政治文明進步帶來新機遇。

  從(cong) 履行入世承諾、接軌多邊規則、成為(wei) 多邊貿易體(ti) 製中流砥柱,到踐行生態文明理念,積極參與(yu) 全球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治理進程,中國一次次讓世界看到“大國的樣子”。新加坡國立大學亞(ya) 洲研究所研究員馬凱碩說,在應對疫情、氣候變暖等一係列全球挑戰方麵,中國樹立了“積極榜樣”,期待中國繼續為(wei) 世界“提供領導力”。

  風雲(yun) 變幻,不改人間正道。滄海橫流,更當奮楫前行。中國始終站在曆史演進的正確一邊,站在絕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利益一邊,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英國知名社會(hui) 學家、“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馬丁·阿爾布勞認為(wei) ,中國堅持多邊主義(yi)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必將繼續為(wei) 全球作出貢獻。

  為(wei) 人類文明探索光明未來

  這是一場跨越時空的特殊“雲(yun) 峰會(hui) ”,也是一場超越社會(hui) 製度、意識形態、文化差異的真誠對話——北京時間2021年7月6日晚,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與(yu) 世界政黨(dang) 領導人峰會(hui) 舉(ju) 行。

  “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適履。每個(ge) 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

  “人類是一個(ge) 整體(ti) ,地球是一個(ge) 家園。麵對共同挑戰,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獨善其身,人類隻有和衷共濟、和合共生這一條出路。”

  擲地有聲的話語,傳(chuan) 遞出一個(ge) 東(dong) 方大國對現代化道路的深入理解,對人類文明發展道路的前瞻性思考。身處不同地域時區的160多個(ge) 國家500多個(ge) 政黨(dang) 和組織的代表神情專(zhuan) 注,認真傾(qing) 聽。

  環顧世界,現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曾經甚囂塵上,“曆史終結論”鼓噪一時。然而,曆史與(yu) 現實證明,不顧本國國情搬照西方模式,經常上演南橘北枳的悲劇,甚至落入“依附性陷阱”。

  一個(ge) 和平發展的世界應該承載不同形態的文明,必須兼容走向現代化的多樣道路。中國成功走出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帶領14億(yi) 多中國人民邁入現代化行列,改變了現代化“單向趨同”的誤區,增進了全人類的整體(ti) 福祉,書(shu) 寫(xie) 了人類發展史上的空前奇跡。

  這是一條和平發展的道路,也是一條攜手同行的道路。這條道路不僅(jin) 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開創了文明發展新路徑,也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注入了強勁動力,描繪了和衷共濟、天下大同的人類文明新圖景。

  習(xi) 近平主席精辟指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不是以一種製度代替另一種製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hui) 製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曆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

  天下大同是中國人的理想追尋,和而不同是中國人的智慧胸襟。從(cong)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到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習(xi) 近平主席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體(ti) 現著“不同”與(yu) “大同”的辯證統一。根植於(yu) 中華文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為(wei) 人類社會(hui) 的現代化轉型提供了豐(feng) 富的文明啟迪。

  中共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教授高祖貴說,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精髓在於(yu) 和而不同,這體(ti) 現了多元共生的哲學智慧,而非二元對立的單向思維。這一理念倡導不同文明交流互鑒、共生共榮,描繪出一幅豐(feng) 富多彩、美美與(yu) 共的人類社會(hui) 圖景。

  麵對一些人試圖以“文明衝(chong) 突論”“種族優(you) 越論”等製造偏見仇恨,挑動意識形態對抗,習(xi) 近平主席多次強調,要樹立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chong) 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you) 越。

  帶著對“和而不同”的深刻理解,習(xi) 近平主席推動不同文明相惜相知,開拓國與(yu) 國交往的新路徑。從(cong) 舉(ju) 辦亞(ya) 洲文明對話大會(hui) 到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在習(xi) 近平主席倡議下,中國為(wei) 促進文明對話、推動共同發展搭建新平台,匯聚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強大合力。

  於(yu) 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湧;於(yu) 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而努力。”站在人類文明演進的高度觀察,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是一種具有啟迪意義(yi) 的製度探索和文明實踐,開創人類文明的新敘事。

  百川入海,浩浩湯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壯闊實踐,促進不同文明相激相蕩,互信互諒,融合貫通,必將書(shu) 寫(xie) 人類文明新的華章。中國將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行,為(wei) 了更加美好的世界,為(wei) 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韓梁、韓冰、陳杉、王雅晨 參與(yu) 記者:劉麗(li) 娜、張代蕾、許鳳、陳斌傑、丁宜、於(yu) 宏通、高文成)

  《光明日報》( 2022年01月17日 01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