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路邊攤到一年賣出500億,螺螄粉是如何做到的?
2021柳州螺螄粉全產(chan) 業(ye) 鏈銷售收入達到501.6億(yi) 元,其中袋裝柳州螺螄粉銷售收入超151億(yi) 元。
最近,廣西柳州市商務局公開的數據“震驚”了眾(zhong) 多網友。這種聞起來一股臭味的地方小吃,是如何讓這麽(me) 多老饕欲罷不能的?
隻有幾十年曆史的“非遺”
我們(men) 還是先從(cong) 柳州人的飲食習(xi) 慣說起。
在柳州人的食譜上,螺螄和米粉都是當地人的心頭好。而把米粉和螺螄結合起來製作螺螄粉,則是柳州民間的一大創造。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柳州的夜市逐步繁榮,不少食客在吃米粉的時候有意無意要求在自己的米粉裏加入鮮辣螺螄湯。久而久之,攤主們(men) 開始嚐試用螺螄湯煮米粉。柳州螺螄粉也就此誕生。
不過,這種隻有幾十年曆史的地方小吃,卻蘊含著濃厚的柳州元素。
比如,嗍田螺自古就是柳州人的愛好,螺螄粉中酸筍的加工手法更是曾出現在《舌尖上的中國》的“祖傳(chuan) 的絕招”。
正由於(yu) 這些元素,在2021年公布的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中,柳州螺螄粉製作技藝也位列其中。
從(cong) 路邊攤變身“網紅”
本來,這種具有獨特口味的小吃隻出現在柳州一帶的街頭小攤。
軟韌爽口的米粉,配上酸筍、花生、腐竹、酸豆角以及時令蔬菜,再澆上熬製的螺螄湯……一股獨特的氣味讓食客上頭。
而這股味道的“靈魂”就是酸筍。
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的熱播,讓眾(zhong) 多中國人了解到酸筍這種用傳(chuan) 統方法醃製的食物。
似乎就是一夜之間,螺螄粉“走出”了廣西,進入了全國消費者的視野,街邊的螺螄粉店鋪也開到了全國各地。
2020年疫情期間,螺螄粉又成為(wei) 守在直播間前一眾(zhong) 網友的爭(zheng) 相訂購的美味。不少網友還在社交媒體(ti) 催發貨,相關(guan) 話題也一度登上熱搜。
當螺螄粉遇見“工業(ye) 思維”
螺螄粉為(wei) 什麽(me) 能從(cong) 路邊小攤一路火到一年賣出500億(yi) 元?
今天看來,這和柳州的“工業(ye) 思維”密切相關(guan) 。
作為(wei) 一座長期以汽車、鋼鐵、機械製造為(wei)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的城市,“工業(ye) 思維”給柳州提供了新的思路。
十幾年前,柳州市就鼓勵商家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開店。雖然現煮現賣的模式能讓食客嚐到正宗的柳州螺螄粉,但由於(yu) 許多食材隻能空運,大大增加了經營成本。
這樣的困境此後因袋裝螺螄粉的出現與(yu) 量產(chan) 得以解決(jue) 。2014年,第一家袋裝螺螄粉企業(ye) 誕生。此後,柳州陸續出台一係列螺螄粉生產(chan) 標準和發展規劃。
當螺螄粉能用“袋裝”時,老饕們(men) 即便宅在家中也能吃到美味的街邊小吃。事實上,彼時的袋裝螺螄粉已經有了最近大熱的預製菜的影子。
年銷售收入突破500億(yi) 後,螺螄粉的未來在何方?
據當地媒體(ti) 報道,柳州市商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將推動柳州螺螄粉企業(ye) 集群化規模化發展、產(chan) 業(ye) 規模不斷壯大、培育龍頭企業(ye)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品牌知名度持續提升、食品安全保障體(ti) 係進一步完善,做實柳州螺螄粉這個(ge) 特色產(chan) 業(ye) ,在推動補鏈延鏈強鏈上下功夫,使全產(chan) 業(ye) 鏈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實現規上螺螄粉工業(ye) 產(chan) 值增長20%以上的目標。(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