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細節再現大家形象
作者:趙宗彪
人生有限,想要在有限的生命裏體(ti) 驗多彩生活,豐(feng) 富自己的人生閱曆,閱讀傳(chuan) 記不失為(wei) 一條可行路徑。那些於(yu) 人生磨礪中淬煉品質、於(yu) 事業(ye) 考驗裏創造佳績的人物事跡,常能涵養(yang) 品行、啟迪心靈,徐可的《仁者啟功》就是這樣一部作品。
啟功在文化藝術和教育領域卓有建樹,然而,他的生活經曆較為(wei) 坎坷:一歲喪(sang) 父,中年喪(sang) 母,經曆了許多生活磨礪;中學未畢業(ye) 但勤勉自學,終成文化大家。麵對傳(chuan) 主波瀾起伏的人生,《仁者啟功》翔實記錄了啟功的生平事跡,讓讀者能夠在一件件小事中,真切感受啟功的行事與(yu) 為(wei) 人。
為(wei) 人立傳(chuan) ,不能是流水賬,選擇恰切的視角,用精煉的詞語概括傳(chuan) 主一生是個(ge) 難題。“仁者愛人”,《仁者啟功》選用“仁者”二字,為(wei) 讀者理解啟功提供“關(guan) 鍵詞”,勾勒出一個(ge) 謙和、幽默、仁愛的人物形象。這一形象的確立,離不開真實、具體(ti) 和生動的刻畫。
作為(wei) 書(shu) 法家,啟功在題寫(xie) 公開出版書(shu) 刊或公共場所匾額時,一般都寫(xie) 簡體(ti) 字。有人提出毛筆寫(xie) 繁體(ti) 字更好看,啟功正色回答說:“這不是愛寫(xie) 不愛寫(xie) 、好看不好看的問題,漢字規範化是國家法律規定的,法律規定的我就得執行。”1990年,在曆史學家、啟功的老師陳垣誕生一百一十周年之際,啟功舉(ju) 辦了個(ge) 人書(shu) 畫作品義(yi) 賣活動,並將所得一百萬(wan) 餘(yu) 元以老師的名字命名獎學金,全部用以資助勤奮用功、品德優(you) 良的學生,以此感謝恩師。對待學生,啟功堅持“有教無類”,對本係、外係甚至外校學生,一樣熱情接待、耐心輔導。2003年,其他高校的一名碩士生,為(wei) 了完成關(guan) 於(yu) 近代國畫的論文,向啟功請教中國畫學研究會(hui) 的情況,他欣然答應。年逾九旬的啟功,與(yu) 這位同學談了整整三個(ge) 小時,提供了大量鮮活、感性的一手材料。在《仁者啟功》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通過豐(feng) 富的細節為(wei) 讀者刻畫了一個(ge) 熱愛生活、有情有義(yi) 的人物形象。
古語說字如其人,從(cong) 書(shu) 法家的身份看,人們(men) 珍視推崇啟功的作品,不僅(jin) 因為(wei) 他的藝術造詣,更是對他謙和仁愛、淡泊名利的優(you) 秀品質的尊敬。《仁者啟功》以傳(chuan) 記方式記錄一位文化大家的人生,通過一個(ge) 個(ge) 真實具體(ti) 的故事展露傳(chuan) 主的良好品質,詮釋著什麽(me) 是字如其人。當許多這樣的小故事在書(shu) 中充分展開後,啟功成長成才的路徑在讀者心中自然浮現,於(yu) 春風化雨中給讀者有益的人生啟示。
不同類型傳(chuan) 記,有不同特色。該書(shu) 由多篇散文結集而成,並非結構精嚴(yan) 的常規傳(chuan) 記,這一點要看讀者的喜好與(yu) 選擇了。(趙宗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