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美的作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

發布時間:2022-02-11 15:17:00來源: 光明網

  作者:範玉剛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的講話(以下簡稱“講話”)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古人說:‘文者,貫道之器也。’新時代新征程是當代中國文藝的曆史方位。”一個(ge) 時代有一個(ge) 時代的文藝,一個(ge) 時代有一個(ge) 時代的精神,文藝經典保藏和定格了時代精神。文藝是時代精神、時代氣象的審美表達,時代是文藝表達的精神底色。在把握時代脈搏中,文藝與(yu) 時代相互促進相互成全,以美的作品展示時代新氣象。伴隨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不可逆轉的關(guan) 鍵期,這個(ge) 波瀾壯闊的大時代需要頂天立地的文藝高峰,大氣磅礴的新時代需要中華民族新史詩的書(shu) 寫(xie) 與(yu) 雕刻,文明型崛起的中國需要一係列展示時代精神的美的文藝經典來助力,以新時代文藝的輝煌匹配於(yu) 14億(yi) 人民史詩般的偉(wei) 大實踐。

  一、新時代我們(men) 需要什麽(me) 樣的文藝作品

  21世紀以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斷凸顯,文化從(cong) 曆史的幕後走到前台進入國家政策的中心,文化繁榮興(xing) 盛日益成為(wei) 國家崛起和民族複興(xing) 的重要標誌。伴隨人類文明的曆史性躍升,世界進入了文化時代,文化成為(wei) 引領人類文明進步的燈塔。文化不僅(jin) 在對外提升國家話語權、國際權力體(ti) 結構性變化甚至世界秩序變動中,成為(wei) 關(guan) 鍵性的影響要素,還在對內(nei) 凝聚人心、增強社會(hui) 共識和大眾(zhong) 身份認同上發揮獨特的作用,所謂“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神,文以鑄之”,惟此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提出“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的命題。對內(nei) ,文藝享受日益成為(wei) 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nei) 容,文藝的自主表達和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文藝創新推動著社會(hui) 文明程度的逐步提高,文藝獲得感在大眾(zhong) 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凸顯;對外,伴隨文化領域日益成為(wei) 世界戰略格局重組和政治經濟科技等力量角逐的場域,文化競爭(zheng) 與(yu) 文化價(jia) 值共享成為(wei) 影響國際秩序建構的重要力量,世界舞台上的文化博弈日益顯現為(wei) 文藝精品之爭(zheng) ,文藝精品在競爭(zheng) 中的勝出成為(wei) 國家軟實力的表征。可見,無論是對內(nei) 文藝獲得感的增強,還是對外軟實力的博弈,文藝都是其中不可小覷甚至日益被倚重的文化力量。因而,處於(yu)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的關(guan) 鍵時期和越來越成為(wei) “世界的中國”的新的曆史方位,新時代發展出什麽(me) 樣的主導文藝形態和傳(chuan) 播什麽(me) 樣的主流文藝價(jia) 值觀,對於(yu) 當代文化強國建設和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所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格外重要。

  所謂新時代不是單純的時間概念和曆史的判斷,更是一種政治判斷和價(jia) 值判斷。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這個(ge) 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勝利的時代,是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進而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ti) 中華兒(er) 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wei) 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新時代是我國發展新的曆史方位。它意味著當代中國進入了新發展階段,既要在國內(nei) 致力於(yu) 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建設,更要胸懷天下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貢獻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作為(wei) 越來越成為(wei) “世界的中國”,中國本身的發展將為(wei) 世界上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進步和增進人類福祉做出榜樣,文藝發展是其中的一個(ge) 重要領域和著力點。因此,新時代文藝發展要著力彰顯中國人的審美旨趣,摒棄畸形審美傾(qing) 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質樸、剛健有力的優(you) 秀作品滋養(yang) 人民的審美價(jia) 值觀,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充盈起來,為(wei) 實現共同富裕特別是廣大民眾(zhong) 精神生活的富足,形成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發揮重要作用,以美的作品展示中國文藝新氣象。文藝是點燃國民精神的燈火,有格調、有品位、有理想追求的文藝精品是新時代所倡導的,歌唱祖國、禮讚英雄從(cong) 來都是文藝創作的永恒主題,更是文藝百花園中最動人的篇章。說到底,作品是藝術家的立身之本,衡量一個(ge) 時代的文藝成就還是作品,隻有文藝大家大師大作不斷湧現,才能為(wei) 時代和民族的偉(wei) 大做注腳,錦繡文章是國家強盛的色彩。如何出文藝精品?隻有在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中進行無愧於(yu) 時代的文藝創造,才能促使文藝精品不斷湧現。黨(dang) 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繁榮文藝創作,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相統一,加強現實題材創作,不斷推出謳歌黨(dang) 、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古往今來,優(you) 秀文藝作品都是思想內(nei) 容和藝術形式完美統一的產(chan) 物。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指出:“隻有把美的價(jia) 值注入美的藝術之中,作品才有靈魂,思想和藝術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傳(chuan) 之久遠。”這才是新時代所需要的文藝作品。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li) ,文藝創作要熱忱描繪新時代新征程14億(yi) 人民偉(wei) 大實踐的恢宏氣象。在講話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還指出:“現在,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目標,同時也必須準備付出更為(wei) 艱巨、更為(wei) 艱苦的努力。”新時代需要文藝砥礪精神,需要文藝發揮凝神聚力的作用,需要文藝發時代的心聲,擘畫時代的未來。因此,新時代需要文藝發展在守正創新中以文藝精品的不斷湧現助力人類文明邁向新境界,成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所開創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書(shu) 寫(xie) 者、謳歌者。

  二、在高揚文藝的人民性中強化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使命擔當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是一個(ge) 有著高度文化自覺的現代型政黨(dang) ,從(cong) 成立之日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就把建設民族的科學的大眾(zhong) 的中華民族新文化作為(wei) 自己的使命,積極推動文化建設和文藝繁榮發展。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文藝發展更加自覺地傾(qing) 聽時代召喚,在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創作導向”中服務於(yu) 國家崛起和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業(ye) ,形成了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繁榮發展的格局。“文者,貫道之器也。”新時代新方位,要在深刻把握曆史邏輯中強化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的使命擔當,明晰新時代文藝何為(wei) 。具體(ti) 言之,就是推動新時代文藝發展在培根鑄魂上展現新擔當,在明德修身上煥發新風貌。

  曆史上,中國是一個(ge) 高度注重文化認同、文德教化的國家。中國有著五千年未曾中斷的文明傳(chuan) 統,其中一以貫之的是仁德思想,以仁德思想觀念教化大眾(zhong) 向著人人都可以成為(wei) 君子的社會(hui) 無限趨近,詩教禮儀(yi) 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由此形成了中國以德治國的傳(chuan) 統。儒家追求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在家國同構的理想追求中安身立命,成為(wei) 一個(ge) 什麽(me) 樣的人不僅(jin) 關(guan) 乎個(ge) 人、家庭,更與(yu) 國家運行有著切實的關(guan) 聯。子曰:“為(wei) 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zhong) 星共之。”治國理政以德行感召天下,就像北極星一樣眾(zhong) 星拱之。孔子追求的仁政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德教化百姓,以禮形成一種規範,百姓就會(hui) 在心悅誠服中有了羞恥心,文藝懲惡揚善、勸世諷喻功能的發揮重在以道德拯救世道人心。可以說,在中華文明的賡續中一直有著文化理想主義(yi) 的傳(chuan) 承,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始終注重以文化人和文德教化。在中國藝術史上,文以載道的傳(chuan) 統源遠流長,而且始終是一種主流文藝觀。即使進入現代,凸顯文藝的政治向度與(yu) 追求藝術審美的自律性也不矛盾,往往在政治與(yu) 審美的張力結構中磨練著藝術的質地,甚至內(nei) 化為(wei) 藝術經典的內(nei) 核。惟此,當代藝術創作和審美追求既需要紮根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沃土,以文化創意創新和藝術想象力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更需要自覺弘揚和傳(chuan) 播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使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成為(wei) 滿足當代中國人美好生活的主流精神食糧,以文藝強大的共情性引領社會(hui) 風尚。

  一百多年來,中國新文藝的發展始終緊扣“新民、立人、新人”,為(wei) 著人的覺醒和人的現代化矢誌不渝地書(shu) 寫(xie) 、雕刻、描繪和放歌,在人性解放和思想啟蒙中做到文運同國運相牽、文脈同國脈相連。那麵覆蓋魯迅靈柩的“民族魂”大旗早已凝結於(yu) 中國新文藝的基本品格,激勵著藝術家把人生追求、藝術生命同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意願交織起來,以無數文藝精品的湧現為(wei) 時代畫像。百年來,文藝發展始終與(yu) 民族複興(xing) 同頻共振,在對藝術卓越性的追求中做到胸中有大義(yi) ,把民族的生死存亡、人民的家國情懷和百年大黨(dang) 的責任擔當融注於(yu) 筆端,把文藝價(jia) 值的生成與(yu) 審美意蘊的積澱與(yu) 個(ge) 人發自內(nei) 心的情感宣泄相交融,以美的作品溫潤大眾(zhong) 的心靈,使之生發出與(yu) 時代主流價(jia) 值觀相互激蕩的共情能力,在以美抵達人心中展現出藝術強大的價(jia) 值引導力,對社會(hui) 主義(yi) 新人的培養(yang) 踐履於(yu) 文藝事業(ye) 的蓬勃發展中。

  新時代新方位,需要在高揚文藝的人民性中強化文藝以美育人、教化人心的使命擔當。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和中國的文明型崛起離不開新時代文藝強大的價(jia) 值引導力和精神推動力,文藝的獨特性在於(yu) 悄無聲息地成風化人、引領社會(hui) 風尚,在隨風潛入夜中形塑著人的價(jia) 值觀。“誌高則言潔,誌大則辭弘,誌遠則旨永。”藝術家和教師都被視為(wei)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美育人、使美成為(wei) 人格健全的重要向度。立德樹人的人,必先立己;培根鑄魂的人,必先鑄己。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講話中指出:“文藝要通俗,但決(jue) 不能庸俗、低俗、媚俗。文藝要生活,但決(jue) 不能成為(wei) 不良風氣的製造者、跟風者、鼓吹者。文藝要創新,但決(jue) 不能搞光怪陸離、荒腔走板的東(dong) 西。文藝要效益,但決(jue) 不能沾染銅臭氣、當市場的奴隸。”高揚文藝的人民性,新時代文藝要胸懷“國之大者”,在當代文藝的經典化中蘊蓄闊大的境界和高遠的精神追求,可謂“潮平兩(liang) 岸闊,風正一帆懸”,鼓起14億(yi) 人精神的風帆,托舉(ju) 中華民族英勇地屹立在開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潮頭!

  三、新時代文藝要發展出引領世界文藝發展方向的能力

  當下的中國越來越成為(wei) “世界的中國”,新時代的文藝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類,要對人類文明的躍升作出中國文化的貢獻。契合時代潮流,中國新文藝不僅(jin) 為(wei) 時代鼓與(yu) 呼,把人民置於(yu) 曆史舞台的中心,人民是文藝發展的“劇中人”、文藝鑒賞家和評判者,在文化的自主表達中使人人都成為(wei) 新時代的藝術家,推動社會(hui) 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從(cong) 而在世界舞台上高高飄揚著人民性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藝旗幟。在世界秩序變動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社會(hui) 主義(yi) 中國“風景這邊獨好”,文藝發展日益繁榮興(xing) 盛。與(yu) 之相應,新時代文藝要伴隨中國在全球治理體(ti) 係中地位和話語權的提高,不斷增強胸懷天下的氣魄和世界眼光,在文明互鑒中要發展出引領世界文藝發展方向的能力,以中國文藝力量的增強為(wei) “世界文學共和國”有序發展提供方向性啟示。

  當下,人類文明正徘徊在新的十字路口尋求某種突破,需要一種新的文化觀、文明觀和價(jia) 值觀的強有力引導。全球化的逆流和回頭浪、新冠肺炎疫情的反複、局部地緣政治的衝(chong) 突、中美之間競爭(zheng) 的加劇特別是某些美國政客“修昔底德陷阱”的喧囂,使人類文明的躍升麵臨(lin) 著極大的不確定性,世界發展召喚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新時代中國文藝要有著擔當的自覺意識。伴隨中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文藝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和傳(chuan) 播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需要新時代文藝創作出更多彰顯中國審美追求、傳(chuan) 播當代中國主流文化價(jia) 值觀、反映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理念的藝術精品,自覺擔負起講好中國故事的使命。以藝通心,可以走入心靈;以文化人,容易凝結心靈,在文化價(jia) 值共享中才能真正實現民心相通。麵對人類文明發展困境,需要文化觀和文明價(jia) 值理念的突破,中國文藝要把“風景這邊獨好”的理念傳(chuan) 播到世界各個(ge) 角落,把中華民族麵對文明困境的偉(wei) 大實踐藝術地表達出來,以中國智慧鑄就中國文藝的新氣象,為(wei)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新篇章貢獻中國獨特的色彩和聲響。

  在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征程中,反觀曆史前瞻未來,盛唐氣象隻是中國曆史的縱深,崛起的中華民族正在開創世界史的“中國紀元”。中國越來越成為(wei) 世界矚目的文化高地,中國的現代化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形態,新時代文藝要增強自覺意識,為(wei) 中華文化從(cong) 對世界文化發展的貢獻者轉向引領者提供動力源和支撐點。

  (作者係山東(dong) 大學文藝美學中心特聘教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