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為醫保談判藥品落地創造更好環境

發布時間:2022-02-24 16:50:00來源: 人民日報

  作者:謝 茹

  近年來,醫保談判在更好滿足人們(men) 基本用藥需求的同時,為(wei) 患者提供了更多高性價(jia) 比的藥品,相關(guan) 新聞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hui) 關(guan) 注。比如,治療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的特效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價(jia) 格曾高達70萬(wan) 元一針,經過兩(liang) 輪9次談判,去年以3.3萬(wan) 元的價(jia) 格進入醫保目錄。在2021年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通過談判,新增67種藥品,覆蓋腫瘤、慢性病、抗感染、罕見病等用藥需求,涉及21個(ge) 臨(lin) 床組別,平均降價(jia) 幅度達61.7%。

  減輕群眾(zhong) 藥品費用負擔,不僅(jin) 要讓談判藥品進醫保“能報銷”,而且還得在醫院“有藥開”。從(cong) 現有的國家醫保談判藥品看,還存在醫院配備使用比例偏低甚至患者“開不到藥”的情況。究其原因,既有具體(ti) 利益的考量,也有機製不暢的掣肘。比如,部分藥品企業(ye) 因價(jia) 低量少而影響生產(chan) 積極性,一些醫療機構因藥占比、藥品使用數量等考核指標及藥品零差率銷售等因素,缺乏動力推動談判藥品落地。此外,醫保預算管理也讓醫療機構對價(jia) 格大幅下降卻仍不便宜的談判藥品“敬而遠之”。切實提高談判藥品的可及性,還需在暢通藥品進醫療機構“最後一公裏”上多下功夫。

  完善考核評價(jia) 激勵。醫保談判之後,關(guan) 鍵是督促醫療機構合理配備、使用談判藥品。去年9月,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醫保部門加強協議管理,將定點醫療機構合理配備使用談判藥品情況納入協議內(nei) 容,並與(yu) 年度考核掛鉤;衛生健康部門調整完善醫療機構藥品使用考核機製,將合理使用的談判藥品單列,不納入醫療機構藥占比、次均費用等影響其落地的考核指標範圍。落實好這些要求,需要加強動態管理,科學分析考核指標對談判藥品進入醫療機構的影響,及時修訂不太合理的指標。

  強化醫保政策牽引。發揮醫保戰略購買(mai) 指揮棒作用,一方麵要調動醫療機構配置使用積極性,具備條件的地區可積極探索完善談判藥品單獨支付政策,逐步將更多談判藥品納入單獨支付範圍。另一方麵,要為(wei) 談判藥品進醫療機構暢通渠道。2021年5月,國家醫療保障局會(hui) 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出台“雙通道”政策,談判藥品通過定點零售藥店和定點醫療機構“雙通道”進行供應保障。此外,還可打通醫院門診和住院兩(liang) 條渠道。線上渠道也不應忽視,應在優(you) 化線上審核的基礎上,推進談判藥品“網訂店取”或“網訂店送”。

  促進藥品研發生產(chan) 。談判藥品落地,還要在確保藥品回款等方麵出台配套政策,調動生產(chan) 企業(ye) 積極性。我國14億(yi) 多人口的醫療健康需求,給了醫保談判以銷量換低價(jia) 的底氣。一些地方在集中帶量采購的基礎上試行帶量談判,也是有益探索。此外,還應通過更有針對性的優(you) 惠政策,支持國內(nei) 藥品生產(chan) 企業(ye) 研發創新,鼓勵推進仿製藥一致性評價(jia) ,加快創新產(chan) 品審評審批,促進新藥好藥盡快上市,以競爭(zheng) 促“專(zhuan) 利懸崖”效應顯現,推動談判藥品保供、降價(jia) 。

  通過談判讓性價(jia) 比最優(you) 的藥品進醫保,隻是減輕患者用藥負擔的第一步,隻有堅持問題導向,完善針對性措施,共同為(wei) 談判藥品落地創造良好環境,才能讓廣大患者有更多的獲得感。

  (作者為(wei) 江西省政協副主席)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