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妮克的戲劇

發布時間:2022-02-24 16:50: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駐巴黎記者 何農(nong)

  這是一個(ge) 普通的下午。130個(ge) 座位的巴黎呂塞納爾劇院裏的觀眾(zhong) ,絕大多數是老年人,但他們(men) 可能都比站在舞台上的妮克歲數還小。為(wei) 時70分鍾的獨角戲,除了中間間隙有一些音樂(le) 外,基本上都是演員——也就是83歲的妮克——一個(ge) 人在表演,而道具隻有兩(liang) 把椅子。

  這場演出因為(wei) 疫情推遲了一年多。所以這一年以來,妮克對已經準備好了的腳本不斷進行打磨。演出結束以後,妮克的老伴兒(er) 巴斯卡爾輕聲對我說,經過反複排練和推敲,今天的演出堪稱完美。

  戲的主題是女人,劇名叫做《如果沒有你,我是什麽(me) ?》。編劇也是妮克本人,她把法國曆史上一些文學戲劇家有關(guan) 女人的論述抽絲(si) 剝繭,提煉升華,又用自己的語言將它們(men) 串聯在一起,從(cong) 而最終形成一出由女人編、女人導、女人演的劇目,從(cong) 妻子、母親(qin) 、女兒(er) 的角度審視男人、審視社會(hui) 、審視人生,講述女人的愛恨情仇。

  當過高中哲學教師的妮克曾經自創了一種藝術形式——用金屬絲(si) 編織、塑造動物、人物等各種形象。栩栩如生的造型和惟妙惟肖的刻畫,使她的作品聞名遐邇,連許多知名大企業(ye) 都成為(wei) 她的客戶,以擺放、收藏她的作品為(wei) 榮。法國的高中哲學教師是一個(ge) 備受尊崇的職業(ye) ,其中也誕生過像讓-保羅·薩特這樣的大師。高中哲學教師的經曆與(yu) 妮克雕塑家的藝術家身份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她後來又對戲劇的創作和表演情有獨鍾,卻一定是得益於(yu) 哲學。

  我問妮克:“演這麽(me) 一出戲,對您最大的挑戰是什麽(me) ?是不是需要反複排練才能記住那些台詞?”妮克說,根本不是。因為(wei) 一生飽讀詩書(shu) ,那些台詞早已爛熟於(yu) 心,“難點是如何讓觀眾(zhong) 理解、接受並且融入我的表演所提供的這個(ge) 場景當中去”。

  妮克認為(wei) ,站在舞台上進行表演和站在講台上當老師其實有異曲同工之處,麵臨(lin) 的難題也是一樣的。當老師需要知道如何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如何教會(hui) 學生;當演員也一樣,尤其是這種自編自演的劇目,需要努力讓觀眾(zhong) 既感到身臨(lin) 其境,又能與(yu) 表演者心心相印,產(chan) 生互動。“這和我做雕塑的創作完全不同。雕塑是獨自一個(ge) 人的工作,麵對的是材料,要用雙手把頭腦中的想象變成具體(ti) 的形象。而做演員就要考慮到你麵前觀眾(zhong) 的感受。這是即時的藝術,就像音樂(le) 演奏和舞蹈表演一樣。”

  法國政府對劇場演出是有補貼的。妮克這樣的演出一般要求演滿40場,所有費用由劇場負擔,收入也歸劇場,演員隻是按勞取酬。還有一種形式,就是由個(ge) 人將某個(ge) 劇場整場租下來,租金包括燈光音響等。一般這個(ge) 日期是在周一,因為(wei) 周一是法國一些機構如博物館、劇場、銀行的休息日。如果劇場能坐滿,那麽(me) 每人20歐元象征性的門票費基本上就夠租金的費用了。妮克使用的是後一種形式,“因為(wei) 我隻在劇場演三場”。至於(yu) 觀眾(zhong) ,“我有大約300個(ge) 忠實的粉絲(si) ”,沒有條件做廣告,隻靠朋友間的口口相傳(chuan) 。應該說,這種形式的演出,對表演者來說是一種挑戰,也適合妮克的情況。

  20多年以前,妮克曾經參加過一次名為(wei) “開著的門”的誌願者活動,主要形式就是由誌願者在公共場合——比如巴黎地鐵站——為(wei) 來往的顧客提供傾(qing) 聽服務。南來北往的人可以停下來幾分鍾甚至可以長達一個(ge) 小時,在誌願者麵前傾(qing) 訴自己的故事。對誌願者的要求就是要會(hui) 傾(qing) 聽,而且隻能傾(qing) 聽,不能向傾(qing) 訴者提供任何建議,更不能對傾(qing) 訴者進行是非、對錯的判斷。“我大概聽了有1000多人次吧!有的人一次又一次地來。”有非常多的傾(qing) 訴者每周都會(hui) 去,對誌願者說出他們(men) 的故事,他們(men) 的苦惱、困惑、憤怒等等。曾經有一個(ge) 傾(qing) 訴者,手裏拿著一把手槍,在誌願者麵前喋喋不休地說,他要用這把槍殺掉他的妻子。說到最後,誌願者對他說:“那好吧,您都說完了,就把槍交給我吧!”果然,傾(qing) 訴者把槍交給了誌願者。打破了傾(qing) 聽規則的誌願者避免了一場可能的悲劇,挽救了兩(liang) 條生命。

  妮克說,活動組織者對誌願者的要求很高,要經過多次篩選,隻有證明自己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的人才能被選中。這次誌願者活動之後,妮克萌生了以傾(qing) 聽到的素材為(wei) 藍本創作話劇的想法。同時這些素材也構成了她的新書(shu) 《口耳相傳(chuan) 》的主體(ti) 內(nei) 容。

  多年以來妮克已經創作了多部類似的話劇,主題有關(guan) 於(yu) 愛情,有關(guan) 於(yu) 幸福,也有關(guan) 於(yu) 二戰中的法國抵抗運動等,在巴黎和他們(men) 夫妻所居住的法國南部的維宗羅馬小村一共上演了數十場。目前這部《如果沒有你,我是什麽(me) ?》正在準備最後兩(liang) 場演出,地點則從(cong) 劇院換到了她自己的家中。“前幾場演出,來的大多是朋友和朋友的朋友。但是家人以及親(qin) 戚們(men) 來的不多。家中的這兩(liang) 場演出將主要獻給他們(men) ,還有那些沒機會(hui) 看到我表演的朋友們(men) 。為(wei) 此我還專(zhuan) 門租了40把椅子。每場大約50人,兩(liang) 場一共100人。”“而且,為(wei) 了防疫的需要,我要求他們(men) 每個(ge) 人都有核酸證明或者是健康碼才能進屋”,妮克說道。

  《光明日報》( 2022年02月24日 13版)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