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觀察|從總書記50次到團組透視民主的質量
再過幾天,全國兩(liang) 會(hui) 時間將開啟。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將第十次出席全國兩(liang) 會(hui) 。
2013年至2021年,九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50次參加團組審議討論,聽取370多位代表委員的發言,同大家交流互動,共商國是。
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也是觀察中國民主質量的一個(ge) 窗口。
——廣泛充分
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的重要活動。
9年間,到地方代表團中,既有上海、廣東(dong) 、福建等東(dong) 南沿海發達省份,也有內(nei) 蒙古、甘肅、青海等西部地區省份、民族自治區等,省份特點各不相同,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參加政協聯組會(hui) ,覆蓋了文藝、社科、僑(qiao) 聯等20個(ge) 界別;此外,還有解放軍(jun) 代表團,覆蓋麵、代表性可謂十分廣泛。
民營企業(ye) 家、科技領軍(jun) 人才、海歸創業(ye) 者、公交職工、社區主任、村小組長、煤礦工人……同總書(shu) 記交流的全國人大代表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ye) 。細心的人發現,會(hui) 場上坐在裏圈的多是基層代表,同總書(shu) 記麵對麵交流的,很多都來自一線。
總書(shu) 記曾說過:“有基層一線的同誌當人大代表,是我國人民代表大會(hui) 製度的政治優(you) 勢!”
審議討論時,總書(shu) 記同代表委員交流的話題涵蓋廣闊。黨(dang) 的建設、民族團結、生態保護……涉及改革發展穩定、內(nei) 政外交國防、治黨(dang) 治國治軍(jun) 方方麵麵。
9年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同數百位代表委員傾(qing) 心交流、共謀發展,濃厚的民主氛圍,紮實的履職成果,彰顯人民民主覆蓋的廣泛性、過程的完整性、內(nei) 容的全麵性。
——真實具體(ti)
會(hui) 場內(nei) ,代表委員踴躍發言,總書(shu) 記用心傾(qing) 聽、不時插話,坦率深入地交流,凝結了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詮釋。
2016年在參加青海代表團審議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與(yu) 貴德縣大史家村黨(dang) 委書(shu) 記畢生忠代表長達20分鍾的交流,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從(cong) 村裏種什麽(me) 莊稼、牛羊育肥和水產(chan) 養(yang) 殖業(ye) 、村裏磚瓦廠生產(chan) ,一直問到村裏民族團結、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
求“真”若渴的交流,切實體(ti) 現腳踏實地、飽含煙火生機的民主觀。
上海如何做好“排頭兵”“先行者”?內(nei) 蒙古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
履職“本團”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有的放矢,把脈點穴,為(wei) 上海、內(nei) 蒙古乃至全國的發展支招定策。
“村民們(men) 的電熱炕是什麽(me) 樣的”“兩(liang) 萬(wan) 人的就業(ye) 方向都是什麽(me) ”“治理一畝(mu) 石漠化麵積要花多少錢”……聆聽代表委員發言時,總書(shu) 記聲聲問詢,激蕩民主的回響。
在兩(liang) 會(hui) 這一重要場合,脫貧攻堅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幾乎年年都會(hui) 講到的話題。
總書(shu) 記同代表們(men) 算脫貧細賬,代表們(men) 向總書(shu) 記道實情、獻良策,共商脫貧大計,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的“路線圖”在一次次民主的交流碰撞中勾勒得愈發清晰明確,鼓舞人心。
這隻是兩(liang) 會(hui) 民主實踐的一個(ge) 縮影。兼聽廣納、匯聚眾(zhong) 智,在真知灼見裏,尋求最優(you) 解,映照出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底色與(yu) 本色。
——有效管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jue) 人民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的”。
有兩(liang) 個(ge) 故事很能說明這一點。
2015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來自贛州的明經華代表帶來了百歲老紅軍(jun) 王承登寫(xie) 給總書(shu) 記的一封信。王承登在信中說,希望國家加大對贛南茶油等扶貧產(chan) 業(ye) 的支持。
總書(shu) 記對在場的部委負責同誌說,這個(ge) 可以去做些調研。
“我在發言中講到脫貧攻堅時,專(zhuan) 門向總書(shu) 記介紹了贛南的油茶產(chan) 業(ye) 。總書(shu) 記親(qin) 自過問這個(ge) 事情,推動了贛南油茶產(chan) 業(ye) 的大發展。”明經華回憶說。
另一個(ge) 故事是關(guan) 於(yu) 人大代表建議如何推動實際工作取得進展的。
2021年3月,在內(nei) 蒙古代表團,當了幾十年林業(ye) 工人的全國人大代表周義(yi) 哲向總書(shu) 記講述自己從(cong) “砍樹人”到“看樹人”的變化。
在這次大會(hui) 上周義(yi) 哲提出加強林區道路建設、改善林區通訊條件的建議,推動了大興(xing) 安嶺林區的變化:新修的防火應急道盤旋在林區山間,一條條光纖鋪設開來讓越來越多的林場有了4G網絡……
群眾(zhong) 反映的問題得到解決(jue) ,群眾(zhong) 的呼聲與(yu) 政策精準契合,這就是好用管用的社會(hui) 主義(yi) 民主的體(ti) 現,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出發點、落腳點。
監製:趙承
策劃:霍小光
主筆:黃玥、範思翔
統籌:張曉鬆、朱冬菊、王絢
視覺 | 編輯:吳晶晶、郝曉靜
新華社國內(nei) 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