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
作者:周珊珊
獨居老人吃喝起居無人照看怎麽(me) 辦?孩子放學早,家長忙於(yu) 工作沒法去接怎麽(me) 辦?維修、家政、餐飲、美容美發等需求怎麽(me) 就近解決(jue)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或多或少都麵臨(lin) 類似難題。城鄉(xiang) 社區雖小,但全國有65萬(wan) 個(ge) 城鄉(xiang) 社區,其服務內(nei) 容與(yu) 水平關(guan) 乎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關(guan) 乎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強化社區為(wei) 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讓社區成為(wei) 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從(cong)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和完善城鄉(xiang) 社區治理的意見》提出“加快城鄉(xiang) 社區公共服務體(ti) 係建設”,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guan) 於(yu) 加強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明確“研究製定社區服務條例”,再到國務院辦公廳不久前印發《“十四五”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作出全麵部署……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推動社區服務設施不斷完善、服務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服務信息化建設不斷加強,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與(yu) 此同時,地方政府也在不斷加快完善黨(dang) 建引領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增加服務供給,補齊服務短板,創新服務機製。上海多個(ge) 街道試點“15分鍾社區生活圈”,配置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的各項功能和設施;雲(yun) 南多地開展“三社聯動”,以社區為(wei) 服務平台、以社會(hui) 組織為(wei) 服務載體(ti) 、以專(zhuan) 業(ye) 社會(hui) 工作為(wei) 服務手段,擴大群眾(zhong) 家門口的服務供給;2021年,北京完成了100個(ge) 社區服務空間開放式示範點的建設升級改造……集眾(zhong) 智、出新招,全國各地堅持因地製宜,全方位提升社區服務水平,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讓基層更加和諧穩定。
也應看到,新時代的社區,是麵向全齡人口的美好生活共同體(ti) ,每一個(ge) 社區居民的需求都值得被重視、被滿足。現有的城鄉(xiang) 社區服務,仍有不小提升空間。比如,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已經實現全覆蓋,但農(nong) 村社區這一數字僅(jin) 有65.7%。這就說明我國城鄉(xiang) 社區服務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這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需要著力的重點。讓盡可能多的細分領域都有對應服務,讓每一個(ge) 日常難題、每一處生活煩惱都能更好得到解決(jue) ,還需要我們(men) 聚焦群眾(zhong) 期待,突出問題導向,有的放矢地提升社區服務質量。
更要看到,麵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形勢、人民群眾(zhong) 新期待、基層治理新任務,城鄉(xiang) 社區服務建設被賦予更多意義(yi) 。《“十四五”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規劃》指出,加強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是立足新發展階段,不斷夯實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基礎的重大舉(ju) 措,是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更高生活品質新期待的重要途徑,是進一步擴大內(nei) 需、促進就業(ye) 、拉動消費,不斷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這就需要我們(men) 以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決(jue) 心、更實的舉(ju) 措,奮力譜寫(xie) 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新篇章。
推動城鄉(xiang) 社區服務體(ti) 係建設高質量發展,勢在必行、正當其時。進一步健全黨(dang) 建引領社區服務體(ti) 係,完善政府、市場、社會(hui) 多方參與(yu) 格局,補足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技術應用薄弱環節,提升社區工作者就業(ye) 吸引力、崗位認同感、隊伍穩定性,不斷提升城鄉(xiang) 社區服務質量,就一定能讓人民群眾(zhong) 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得到更好解決(jue) ,把社區建設成為(wei) 人民群眾(zhong) 的幸福家園。(周珊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