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花束般的戀愛》:愛情背後的成長命題

發布時間:2022-03-07 16:41:00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張冬梅

  由土井裕泰導演、阪元裕二編劇的日本影片《花束般的戀愛》近日在中國內(nei) 地上映,目前豆瓣評分高達8.7。該片去年在日本上映時,曾連續六周蟬聯日本電影票房冠軍(jun) 。

  從(cong) 《東(dong) 京愛情故事》到《最完美的離婚》

  《花束般的戀愛》的編劇是被譽為(wei) “日劇聖手”的阪元裕二。上世紀90年代初,年僅(jin) 23歲的阪元裕二擔任《東(dong) 京愛情故事》編劇,一鳴驚人。這部電視劇當時席卷亞(ya) 洲、風靡一時,女主角赤名莉香與(yu) 永尾完治的愛情故事令人印象深刻。

  此後,阪元裕二編劇的《最完美的離婚》《四重奏》《大豆田永久子與(yu) 三名前夫》等影視作品也獲得眾(zhong) 多好評。以少數派為(wei) 創作對象,是阪元裕二的一大特點。他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說過,“比起多數派,我更想為(wei) 少數派書(shu) 寫(xie) 。”例如,《最完美的離婚》中那對離婚後才開始愛上對方的夫婦。《四重奏》講述了4個(ge) 被邊緣化的中年音樂(le) 演奏者之間的感情糾葛。《大豆田永久子與(yu) 三名前夫》中的女社長雖然離過3次婚,但與(yu) 每個(ge) 前夫都能保持友好關(guan) 係。

  阪元裕二的另一個(ge) 特點是善於(yu) 運用日常細節,呈現真實的人物特點。比如,在《大豆田永久子與(yu) 三名前夫》中,作為(wei) 事業(ye) 型女強人的大豆田永久子,經常因家裏錯位的紗窗而糾結。每次紗窗一錯位,她就想“要是有個(ge) 人幫忙修就好了”“要不再談一回戀愛吧”,揭示了這名豪爽獨立的女性渴望被愛護關(guan) 懷的另一麵。

  此外,阪元裕二也非常懂得捕捉人性情感的幽微之處,被許多觀眾(zhong) 稱為(wei) “金句製造者”。比如,《四重奏》中的“含著眼淚吃過飯的人,是能夠一直走下去的。”《最完美的離婚》中的“罐頭是在1810年發明出來的,開罐器卻在1858年才被發明出來,很奇怪吧?可是有時候就是這樣,重要的東(dong) 西也會(hui) 遲來一步,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

  相遇與(yu) 離別

  《花束般的戀愛》的主題可以用一句話概括:為(wei) 何“百分百契合”的戀人也無法走到最後?

  這部影片拍攝得非常細膩,完整地呈現了一段戀情從(cong) 萌芽到消亡的過程。男女主人公山音麥(以下簡稱麥)和八穀絹(以下簡稱絹)因錯過末班車而相遇。兩(liang) 人一見如故,有很多相同的興(xing) 趣愛好。比如,兩(liang) 人都穿了同款的帆布鞋,都喜歡用電影票根做書(shu) 簽,都買(mai) 了天竺鼠劇院的票又不約而同地錯過等。兩(liang) 人都有同樣的困惑:為(wei) 什麽(me) 在剪刀石頭布這個(ge) 遊戲裏,布明明能被石頭輕易弄破,卻能夠在遊戲中贏過石頭。

  兩(liang) 個(ge) 近乎“百分百契合”的人迅速墜入情網,不久便搬到一個(ge) 擁有超大陽台的房子裏同居。兩(liang) 人都是自由職業(ye) 者,絹在冰淇淋店打工,麥則為(wei) 網站畫插畫。他們(men) 養(yang) 了一隻名叫“男爵”的小貓。從(cong) 他們(men) 的房子步行到地鐵站要30分鍾。麥每天到地鐵站接上絹再一起漫步回家,這段時光成為(wei) 兩(liang) 人最幸福的回憶之一。

  從(cong) 校園走向社會(hui) ,當愛情遇上麵包,會(hui) 發生什麽(me) 變化?由於(yu) 失去了家裏的資助,麥放棄了自己的插畫師夢想,成為(wei) 一名銷售。兩(liang) 人關(guan) 係的變化,正是從(cong) 這時開始的。他經常忙到晚上八點多才回家,新買(mai) 的Switch遊戲機和《塞爾達傳(chuan) 說》遊戲被擱置在一邊,期待已久的電影上映了卻沒時間看,原本約好去看的舞台劇也因周末突然出差而臨(lin) 時爽約……高強度的工作不僅(jin) 蠶食了麥的時間,也改變了他的精神世界。令絹不能接受的是,麥最終變成了“看了今村夏子的《野餐》卻毫無感覺的人”,在書(shu) 店翻閱的書(shu) 也變成了《人生的勝算》這種成功學暢銷書(shu) 。

  《花束般的戀愛》很容易讓人想起《愛樂(le) 之城》。《愛樂(le) 之城》中,兩(liang) 個(ge) 才華橫溢的戀人為(wei) 了追逐各自的夢想最終走散。《花束般的戀愛》裏“百分百契合”的麥和絹最終走向分手的結局。

  愛是如何消逝的?

  從(cong) 上世紀90年代的《情書(shu) 》《四月物語》到近日上映的《花束般的戀愛》等影片,青春愛情片一直都是影視創作的重要題材。與(yu) 其他青春愛情片相比,《花束般的戀愛》裏沒有太多戲劇化的衝(chong) 突,而是細水長流地講述了許多年輕戀人都會(hui) 遇到的情感故事:愛是如何產(chan) 生的?愛又因何消逝?

  沒有第三者插足,沒有天災人禍,也沒有棒打鴛鴦的父母,《花束般的戀愛》的故事情節平淡樸素,沒有太多戲劇衝(chong) 突,但兩(liang) 人漸行漸遠的情感變化過程卻非常真實。片中對愛情細節的細膩呈現,很難不讓人產(chan) 生共鳴。

  阪元裕二創作的故事情節常常讓人見微知著。《花束般的戀愛》中僅(jin) 有兩(liang) 場見家長的戲份,既交代了麥和絹原生家庭的差異,也為(wei) 兩(liang) 人價(jia) 值觀的分歧及最終分手埋下了伏筆。絹的父母是生活在東(dong) 京的社會(hui) 精英。他們(men) 為(wei) 絹提供了富裕的生活條件,她一直都在堅持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麥的父親(qin) 在老家開煙花廠,是一個(ge) 沉默寡言但有擔當的男人。麥雖然向往自由的精神世界,但骨子裏卻繼承了父親(qin) 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決(jue) 定了他會(hui) 為(wei) 事業(ye) 、家庭付出巨大努力,包括舍棄曾經熱愛的自由生活。分手前,兩(liang) 人對這段戀情的應對態度也迥然不同。麥覺得解決(jue) 問題的方式是結婚生子,踏踏實實地過柴米油鹽的生活,“大多數人都是這麽(me) 過的,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不可以?”而絹卻執意要分手,她不願意在愛情消亡後仍委曲求全,更不願意用婚姻將彼此捆綁在一起,忍受兩(liang) 個(ge) 人的寂寞。此外,影片中有許多前後呼應的情節。例如,屢次出現的耳機巧妙地呈現了愛情與(yu) 自由的關(guan) 係。

  在上世紀90年代的熱播劇《東(dong) 京愛情故事》中,都市男女生機勃勃,劇中女主人公努力追求愛情,成為(wei) 所有人心中“永遠的赤名莉香”。30年後上映的影片《花束般的戀愛》中,愛情不再是單純的心動,而是具有成長底色的人生命題。在社會(hui) 現實的壓力下,一對情侶(lv) 能否將戀愛的花期轉化為(wei) 更加恒久的關(guan) 係?

  影片留下了一個(ge) 明媚的結局:已經分手的麥和絹再度相遇,身邊都有了新的伴侶(lv) 。麥在家中查看網絡街景地圖時發現這裏記下了兩(liang) 人曾經相愛的瞬間——他們(men) 迎風走在河堤上,手捧花束,正愜意地享受花束般的戀情。(張冬梅)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