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文學修辭與冰雪運動激情碰撞

發布時間:2022-03-07 16:41:00來源: 海南日報

  作者:徐舒薇

  籌辦北京冬奧會(hui) ,運動健兒(er) 如何訓練備戰?建設比賽場館,工程師如何繪製藍圖?回顧曆史,我國冰雪運動如何起步?搭建友誼之梁,中國冬奧熱情如何推向世界?關(guan) 於(yu) 中國與(yu) 冬奧會(hui) 的種種問題在紀實文學《中國冬奧》一書(shu) 中都有詳盡的答案,它既是關(guan) 於(yu) 中國冬奧的百科全書(shu) ,也是每一位為(wei) 中國冬奧做出貢獻的人們(men) 的生活史。

  《中國冬奧》是我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孫晶岩花費5年時間,輾轉於(yu) 世界多個(ge) 國家和地區,采訪了200餘(yu) 位冬奧會(hui) 相關(guan) 人士,推出的關(guan) 於(yu) 中國冬奧的最新力作。全書(shu) 分為(wei) 24章,共計156篇,洋洋灑灑53萬(wan) 字,收錄大量冬季運動項目資料、冬奧場館建設數據、冬奧會(hui) 比賽成績、個(ge) 人保存資料,以及許多相關(guan) 圖片,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報道可謂麵麵俱到、細致入微。

  《中國冬奧》勾勒出宏大的中國冬奧曆史軌跡,全景呈現北京冬奧會(hui) 從(cong) 申辦到籌辦過程的榮耀與(yu) 艱辛。該書(shu) 從(cong) 冰雪運動的起源談起,重點聚焦於(yu) 中國冬奧場館建設者,描述了中西冰雪文化的曆史和差異,展現世界對中國舉(ju) 辦冬奧會(hui) 的期待和支持。同時,在更廣闊的曆史敘述中,通過中華大地上關(guan) 於(yu) 冰雪運動的真人真事折射出新時代中國的發展變化。“體(ti) 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xing) 則體(ti) 育興(xing) 。”體(ti) 育是綜合國力的體(ti) 現,承載著國家富強、民族複興(xing) 的宏偉(wei) 願景,冰雪的寒冷難以磨滅中國人對體(ti) 育的熱情和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作者正是通過回顧我國冰雪運動發展曆史進程中的細節和重要事件,在今與(yu) 昔的對比中,呈現出一個(ge) 朝氣蓬勃、國力強盛、人民富強的新時代的中國。

  《中國冬奧》有著對人民的極致關(guan) 懷和濃厚的時代氣息。作者用一個(ge) 個(ge) 真實的案例呈現中華大地上一代代冰雪健兒(er) 奮勇拚搏、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精神與(yu) 擔當,一幀幀體(ti) 育工作者為(wei) 發展冰雪運動默默努力的剪影,一幢幢冬奧場館拔地而起幕後的無私奉獻。其中,既有刻畫羅致煥、英如鏑、楊揚等為(wei) 奪得冰雪項目錦標做出努力的運動員,也不乏孫昱心、王旭、孟慶餘(yu) 等為(wei) 普及冰雪項目日夜奔忙的工作人員,還有趙小兵、牛桂森、段若非等奔波在建設冬奧場館一線的負責人。雖然北京獲得冬奧會(hui) 舉(ju) 辦權對我國的意義(yi) 重大,但作者並沒有對我國申辦冬奧會(hui) 的艱辛與(yu) 不易過多著筆,而是將更多的筆墨用來記錄紮根一線、辛勤工作、為(wei) 中國冬奧的舉(ju) 辦和為(wei) 中國冰雪運動的開展作出貢獻的普通人身上,有時還作詩填詞來表達自己當時的心情。而敘述這些普通人的故事又總是從(cong) 其家庭背景和社會(hui) 經曆展開,著重刻畫其工作任務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工作與(yu) 家庭的矛盾、工作對社會(hui) 的意義(yi) ,突出其對社會(hui) 的貢獻,因而有著強烈的時代感。

  《中國冬奧》中收錄了作者查閱、采訪的大量資料,深入記錄冬奧曆史和普通人的冬奧故事,從(cong) 北京賽區的“水晶鞋”“冰絲(si) 帶”,到延慶賽區的“雪飛燕”“雪遊龍”,再到張家口賽區的“雪如意”“冰玉環”,作者每到一處冬奧場地,都會(hui) 詳細采訪多位一線建設者,具有曆史厚度與(yu) 人文溫度。

  文學的想象和修辭與(yu) 冰雪運動的汗水和激情碰撞在一起,造就了《中國冬奧》獨特的冬奧景觀,它既是奧林匹克文化的文學表達,也是文學對北京冬奧會(hui) 的獻禮。(徐舒薇)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