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破解“汽車缺芯”難題 亟須完善產業布局

發布時間:2022-03-07 16:46:00來源: 科技日報

  疫情期間,由於(yu) 多種因素,芯片供應出現短缺,許多行業(ye) 受到顯著影響,汽車產(chan) 業(ye) 尤其被“缺芯”難題所困擾。

  今年兩(liang) 會(hui) ,多位來自汽車領域的代表委員強烈呼籲,完善車規級芯片產(chan) 業(ye) 布局,加快破解“汽車缺芯”的燃眉之急。

  缺芯之痛根源何在

  疫情之下,全球範圍內(nei) 芯片代工廠生產(chan) 節奏被打破,缺芯問題隨之而來。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介紹,有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中,全球有多達169個(ge) 行業(ye)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芯片短缺影響。“汽車行業(ye) 便是其中受影響最大的行業(ye) 之一。”王鳳英說。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小康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張興(xing) 海也關(guan) 注到一組數據:2021年全球汽車因芯片原因減產(chan) 約1000萬(wan) 輛,其中中國約減產(chan) 200萬(wan) 輛。

  “車規級芯片普遍對製程要求不高,主流在55nm左右,但十分看重可靠性、安全性和長效性,產(chan) 品生命周期要求在15年以上,呈現出產(chan) 業(ye) 化周期漫長,迭代慢,供應體(ti) 係門檻高等特點。”王鳳英說。

  “車規級芯片的製造不同於(yu) 消費電子芯片對尖端技術與(yu) 設備過分依賴,但中國在該產(chan) 業(ye) 布局近乎空白。”王鳳英指出,國內(nei) 企業(ye) 車規級芯片產(chan) 品涉及較少,且市場占有率較低,缺乏對車規級芯片的設計與(yu) 製造工藝研發。

  為(wei) 何會(hui) 出現這樣的局麵?

  “原因在於(yu) 車規級芯片研發周期長,設計門檻高,資金投入大。單片價(jia) 格僅(jin) 1至3美元左右,價(jia) 格低,利潤低,且市場規模十分有限。”王鳳英說,代工廠更願意把產(chan) 能優(you) 先安排給利潤高的消費電子類芯片。因此造成的後果是,幾個(ge) 國外行業(ye) 巨頭長期壟斷該市場,中國芯片企業(ye) 難以切入。

  張興(xing) 海也分析,汽車芯片因生產(chan) 周期長、投資收益低, 芯片廠商對於(yu) 汽車芯片的生產(chan) 線擴產(chan) 意願相對較弱;而在疫情影響下,智能移動終端、網聯設備等消費電子設備需求暴漲,搶占了部分汽車芯片產(chan) 能份額。

  “自主可控時不我待”

  “當前,加快實現車規級芯片自主可控時不我待。”張興(xing) 海說,這將直接決(jue) 定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未來的國際競爭(zheng) 力和地位。

  張興(xing) 海認為(wei) ,芯片產(chan) 業(ye) 短期內(nei) 無法一蹴而就,汽車缺芯問題單純利用市場手段難以有效調節。

  “建議國家有關(guan) 部門製定汽車芯片產(chan) 業(ye) 發展頂層設計和配套措施,協調資源、統籌管理國產(chan) 汽車芯片的研發、製造及應用等,確保國產(chan) 汽車芯片積極穩妥高效發展。”張興(xing) 海還提到,應鼓勵整車企業(ye) 與(yu) 芯片企業(ye) 跨界攜手、聯合創新,政府出台研發補貼等政策,加快推動實現“芯片上車”。

  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建議:“國家牽頭設立專(zhuan) 項資金,鼓勵芯片企業(ye) 、汽車企業(ye) 共同參與(yu) ,加快形成國產(chan) 大算力芯片的研發、製造和應用能力”。

  王鳳英代表則從(cong) 短、中、長期給出應對之策。

  她提出,短期內(nei) 對擴產(chan) 、投產(chan) 的車規級芯片製造企業(ye) ,建立行政審批綠色通道,使企業(ye) 能夠迅速投產(chan) 以解汽車行業(ye) 燃眉之急;中期內(nei) 進行車規級芯片產(chan) 業(ye) 鏈部署,完善產(chan) 業(ye) 布局,實現自主可控;長遠來看,構建產(chan) 業(ye) 人才的引進與(yu) 培養(yang) 機製,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徹底解決(jue) 車規級芯片受製於(yu) 人的難題。

  記者 劉園園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