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依然在台上
中新社廈門3月6日電 題: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依然在台上
中新社記者 楊伏山
今年已是93歲高齡,中國第一位女指揮家鄭小瑛卻依然為(wei) 她自幼熱愛的音樂(le) 奔忙,依然在台上輕盈揮動那根指揮棒。
3月5日,鄭小瑛在廈門與(yu) 眾(zhong) 音樂(le) 愛好者麵對麵,進行了一場關(guan) 於(yu) 音樂(le) 、關(guan) 於(yu) 熱愛、關(guan) 於(yu) 分享的心靈對話。3天後,她將再次登台,舉(ju) 起一生最愛的指揮棒,奏響“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2022年開季首演”的最強音,致敬“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
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2022年開季首演,是由鄭小瑛掛帥、廈門歌舞劇院交響樂(le) 團擔綱伴奏共同呈現的“鏗鏘玫瑰——三八婦女節專(zhuan) 場交響音樂(le) 會(hui) ”。屆時,鄭小瑛將率關(guan) 門弟子高嵩共同執棒指揮,特邀小提琴家黨(dang) 華莉、女高音歌唱家宋倩、長笛演奏家孫思翌和豎琴演奏家陳妤穎參與(yu) 演出,一起演繹交響樂(le) “她”勢力。
“我不讚成把‘三八節’叫作‘美麗(li) 女人節’,女人不是點綴,也不是裝飾品,而是這個(ge) 社會(hui) 的主人。”鄭小瑛在分享會(hui) 上說,“我希望,我們(men) 不要忘記‘國際勞動婦女節’這樣一個(ge) 莊嚴(yan) 的、有時代意義(yi) 的名稱。”
1955年,在蘇聯專(zhuan) 家提出創辦的一個(ge) 指揮培訓班裏,鄭小瑛是25名指揮班學員中的唯一一位女性。1962年,她在國立莫斯科音樂(le) 劇院指揮意大利歌劇《托斯卡》,成為(wei) 第一位登上外國歌劇院指揮台的中國指揮家。1980年以來,她經常應邀出訪,在世界各國舉(ju) 行交響音樂(le) 會(hui) 、參加國際藝術節、指揮歌劇或講學。
“我是幸運的,我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遭遇性別歧視,我感謝我的祖國,感謝我的人民。”在指揮這個(ge) 長期由男性主導的行業(ye) 裏,鄭小瑛闖出了屬於(yu) 自己的一方世界。
“音樂(le) 為(wei) 人民服務”“陽春白雪、和者日眾(zhong) ”,是鄭小瑛音樂(le) 生涯的主題。從(cong) 開創演出前進行藝術講解的“鄭小瑛模式”開始,到後來創辦廈門愛樂(le) 樂(le) 團、廈門市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讓更多的聽眾(zhong) 走進音樂(le) 廳、享受音樂(le) 的美好”的藝術理念,於(yu) 她而言,從(cong) 未間斷。
1997年,鄭小瑛離休後來到廈門,組建了廈門愛樂(le) 樂(le) 團,在父輩的家鄉(xiang) 繼續她的音樂(le) 人生。今年1月11日,以她名字命名的廈門市鄭小瑛歌劇藝術中心成立,以“歌劇貼近大眾(zhong) ,大眾(zhong) 走進歌劇”為(wei) 宗旨,以推動西方經典歌劇“洋戲中唱”為(wei) 主要表現手段,致力於(yu) 創辦中國歌劇“孵化坊”。
“我們(men) 想努力創造條件,能夠培養(yang) 出一個(ge) 好的歌劇合唱團和好的歌劇樂(le) 隊,能夠邀請一些很好的歌唱家前來演出,讓這個(ge) 城市經常有歌劇演出,讓觀眾(zhong) 經常得到歌劇的享受。”鄭小瑛說。
“洋劇中唱”,是鄭小瑛多年在中國普及歌劇的堅持。鄭小瑛稱,這一切努力,都是為(wei) 了讓大眾(zhong) 更好地理解歌劇、走進歌劇、愛上歌劇。
“20多年以前來廈門,那時廈門還沒有交響樂(le) ;現在廈門成為(wei) 了一個(ge) 有交響樂(le) 的城市,成為(wei) 一座音樂(le) 之島。”鄭小瑛表示,要繼續努力,希望經過一些年的奮鬥,讓廈門成為(wei) 一個(ge) 有歌劇的城市。(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