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唐詩之路藝術展杭州開幕:數字科技讓詩歌“活”起來

發布時間:2022-03-07 16: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杭州3月6日電(童笑雨)造像係統生成的人像在吟詩;一個(ge) 個(ge) 漢字如同溪水從(cong) 屏幕上流下,在地板上形成了一句詩。在浙江杭州,唐詩之路藝術展借數字技術讓觀眾(zhong) 感受詩歌的魅力。

  3月6日,“青山行不盡2——唐詩之路藝術展”在杭州開幕。展覽內(nei) 容包含中國畫、書(shu) 法、雕塑、影像等,由中國美術學院數百名師生與(yu) 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專(zhuan) 家共同創作。

  這不是浙江首次舉(ju) 辦相關(guan) 展覽。2020年,“青山行不盡——唐詩之路藝術展”在杭州開幕。在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看來,與(yu) 兩(liang) 年前相比,此次展覽融入了裝置、影像、戲劇等,更具有互動性、科技感,可以說是用跨媒介的方式書(shu) 寫(xie) “唐詩之路”。

  “藝術家們(men) 認為(wei) ,這是我們(men) 共同構造的一個(ge) 詩人。”走進一個(ge) 略顯空蕩的展廳,高世名指著大屏幕上一個(ge) 人像說。這是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團隊的作品《詩·人·類》。其結合計算機生成技術進行數據采集並進行連續創作,詩、人、象(相)於(yu) 瞬間生成。

  記者觀察到,若展廳裏來的觀眾(zhong) 大多為(wei) 女性,那麽(me) 人像的麵部特征就更女性化;停下腳步,仔細傾(qing) 聽,還能聽到人像在進行詩歌吟誦。高世名表示,重讀古詩,相遇詩人,是團隊的創作初衷之一。《詩·人·類》既是詩的擬人化,也是人的詩化。

  再往展廳深處走去,中國美術學院盧西團隊的作品《詩藏萬(wan) 象 字中乾坤》在一個(ge) 幽暗的小房間裏上演。

  房間中豎立著四塊屏幕,水波紋散開後,逐漸露出唐代詩人崔顥的作品《入若耶溪》。每個(ge) 字如魚兒(er) 一般在屏幕中遊動,影影綽綽。往地上看去,每句詩又如溪水一般流淌,正如詩句“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所描繪的一樣。

  高世名說,該作品運用數字光影和沉浸體(ti) 驗的形式,將詩中的文字進行了可視化表達。“創作團隊希望能讓觀眾(zhong) 了解詩人創作的語境,將詩句從(cong) 單維度的敘述中拉出來,進行全景式呈現,也讓他們(men) 在想象中了解唐詩。”(完)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