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關注瀕危物種,我國構建全方位保護體係

發布時間:2022-03-15 17:27:00來源: 科技日報

  3月11日,記者從(cong) 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獲悉,目前,大熊貓從(cong)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1114隻增至1864隻,全球圈養(yang) 種群總數673隻;亞(ya) 洲象種群數量由1985年的180頭增至300頭左右;海南長臂猿由1980年的種群數量不足10隻恢複到5群35隻;朱鹮從(cong) 1981年發現時的7隻增至5000餘(yu) 隻;東(dong) 北虎豹國家公園內(nei) 野生東(dong) 北虎、東(dong) 北豹數量分別超50、60隻;黑冠長臂猿增至約700隻;野生綠孔雀增至約550隻;滇金絲(si) 猴種群數量增至3800餘(yu) 隻。

  近年來,我國通過開展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及其棲息地建設,對大熊貓、亞(ya) 洲象、海南長臂猿、西黑冠長臂猿、豹、中華穿山甲、滇金絲(si) 猴、黔金絲(si) 猴、虎、朱鹮、綠孔雀、四爪陸龜等12種旗艦物種實施了搶救性保護。

  北京: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一張名片

  隨著候鳥遷徙季的到來,北京又將成為(wei) 候鳥的天堂,它們(men) 將在這裏悠然地享受著“好客”的北京為(wei) 它們(men) 提供的“饕餮盛宴”,或在京城各處安心地中轉休息,或四處覓食“加油”,更有的將在這裏築起“愛巢”,有滋有味地過起日子。北京處於(yu) 東(dong) 北地區向華北地區的過渡地帶,位於(yu) 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候鳥遷徙通道,是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每年春天都有大量的候鳥由南向北遷徙過境。

  北京已成為(wei) 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feng) 富的大都市之一。北京市現有維管束植物2088種,包括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15種,百花山葡萄為(wei) 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以及陸生脊椎動物596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6種,褐馬雞、黑鸛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30種,斑羚、大天鵝、鴛鴦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96種。

  據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處副處長紀建偉(wei) 介紹,2021年,北京市全年監測到的鳥類有360多萬(wan) 隻。2021年10月發布的《北京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顯示,在北京這片1.64萬(wan) 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已有596種野生動物繁衍生息,其中野生鳥類超過500種,北京市分布的鳥類種類占中國鳥類物種數的比例已超過三分之一,在二十國集團(G20)國家首都中排名第二。

  自1985年北京市建立鬆山、百花山兩(liang) 處自然保護區以來,通過近40年的努力,先後建成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地質公園、風景名勝區等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地79處,總麵積36.8萬(wan) 公頃,約占北京市域麵積22%,使全市90%以上的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的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得到有效保護。全市還為(wei) 黑鸛、褐馬雞等重點保護鳥類設立保護區和保護小區,房山十渡黑鸛集中生活區已經形成100多隻的固定種群。

  我國野生動植物保護取得積極進展

  北京的野生動植物保護隻是全國生態保護的一個(ge) 縮影。

  據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說,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實施了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和拯救繁育措施、野生植物就地遷地保護和回歸自然等工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係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

  “不斷完善野生動植物保護法律體(ti) 係和管理製度,設立了三江源、大熊貓、東(dong) 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保護麵積23萬(wan) 平方公裏,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另外,本著統籌就地保護與(yu) 遷地保護相結合的原則,啟動了北京、廣州等國家植物園體(ti) 係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水平持續提升。”該負責人說。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開展物種專(zhuan) 項調查,實施大熊貓、亞(ya) 洲象、海南長臂猿、東(dong) 北虎、中華穿山甲、四爪陸龜等48種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百山祖冷杉、巧家五針鬆、白花兜蘭(lan) 、廣西青梅等5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及其棲息地搶救性保護;劃定並嚴(yan) 格保護重要棲息地,連通生態廊道,確保重要棲息地麵積增長10%;建設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源繁育基地和遺傳(chuan) 資源基因庫,開展大熊貓、普氏野馬、麋鹿、朱鹮等15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野化放歸;對分布極度狹窄、種群數量稀少或生境破壞嚴(yan) 重的水杉、東(dong) 京龍腦香等100種植物,開展遷地保護和最小人工種群保留等。

  “同時,我國還將繼續完善保護法律法規體(ti) 係建設,加快推進《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hui) 價(jia) 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調整和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評估認定工作。”上述負責人表示。(馬愛平)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