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美術煥發現代美感
作者:吳波
西關(guan) 小姐邂逅滿洲窗,會(hui) 迸發怎樣的廣府氣質?傳(chuan) 統文化如何在現實生活中“活”起來?
此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錦華、藝術學博士吳淩之非遺文化創意藝術展《五彩明窗映嶺南》在廣州成功舉(ju) 辦後,引發工藝創意界的震動!獲知該展覽已獲多地邀請,即將展開全國巡展的消息後,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第一時間趕赴吳錦華位於(yu) 西關(guan) 的工作室,暢談如何通過創意、創新,讓傳(chuan) 統工藝美術產(chan) 品真正走入百姓生活。
《五彩明窗映嶺南》 廣府韻味創意作品美不勝收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陽光照在老騎樓的滿洲窗上,反射出五彩光芒,走進趟櫳門,恍惚間昔日的西關(guan) 小姐,坐於(yu) 梳妝台前,穿過歲月,翩躚而來……這是《五彩明窗映嶺南》文化創意藝術展帶來的藝術享受。
滿洲窗是嶺南特有的窗欞形式,流光溢彩,工藝精湛美不勝收。
《五彩明窗映嶺南》文化創意藝術展,讓廣州街坊,特別是年輕人流連忘返。廣州最有特質、最具廣府韻味的創意作品,不僅(jin) 呈現了吳錦華大師多年來以嶺南文化元素創作的藝術精品,更聯合了全國部分非遺項目傳(chuan) 承人,以滿洲窗藝術為(wei) 主題進行文化再創造,形成藝術形式的新改變。展覽充分展現了傳(chuan) 統工藝美術的創新,這也是吳錦華提出的“傳(chuan) 統工藝美術如何服務於(yu) 現代社會(hui) ”課題的一個(ge) 實踐。
從(cong) 景德鎮到廣州 完成跨行業(ye) 、跨地域設計
1954年,吳錦華出生在景德鎮,他的父親(qin) 是我國陶瓷肖像繪畫的一代宗師。吳錦華說,子承父業(ye) 、師傅帶徒弟在景德鎮是一個(ge) 傳(chuan) 統,父親(qin) 已經開創了這樣一個(ge) 流派,隻要他學習(xi) 並繼承父親(qin) 的傳(chuan) 家本領,無疑會(hui) 走上一條坦途。然而,大學畢業(ye) 後,性格隨和的他卻另辟蹊徑,朝著陶瓷工藝美術的另一個(ge) 方向發展。
吳錦華告訴記者,除了陶瓷肖像技藝是其父親(qin) 吳康教授外,其他的都是自學的。
“其實,我是一個(ge) 不安分的工藝美術工作者,很多工藝美術大師往往終身從(cong) 事自己的專(zhuan) 業(ye) ,而我經常跨界:跨行業(ye) 創作、跨地域設計。有人對我和雕刻大師張民輝合作的作品感到很震驚,比如這次參加展覽的很多作品,都有全新的嚐試。比如雲(yun) 錦、唐卡等,都可以和陶瓷結合起來,碰撞出新的麵貌。”吳錦華這樣界定自己的藝術人生。
他詳細介紹道:“我的專(zhuan) 業(ye) 是陶瓷繪畫,按道理,傳(chuan) 統手藝人隻能守一門技藝,比如你是畫山水的,你就不能去畫人物、畫花鳥。而我不僅(jin) 什麽(me) 題材都畫,還跨行業(ye) 去搞雕塑和設計。我最大一個(ge) 特點就是:沒老師。當然,除了肖像是我父親(qin) 教的以外,其他十八般武藝都是我自學的。”
傳(chuan) 統題材融入現代風格 迸發創新靈感
1992年,吳錦華創作出了後來震驚整個(ge) 工藝美術界的“蓋世無雙臉譜碗”。那是在一隻直徑87厘米的瓷質薄胎大碗上,獨具創意地繪出448個(ge) 造型各異的臉譜。當年在北京的國際拍賣會(hui) 上拍出了100萬(wan) 美元的天價(jia) ,陶瓷界為(wei) 之震動。
吳錦華說,38歲的他在景德鎮感覺已經無法突破。那時候突然立誌要“做一些別人沒有做過的事情”,必須要在傳(chuan) 統題材中融入現代風格。他說,“毅然決(jue) 然,南下廣東(dong) !”
吳錦華說,他來到廣東(dong) 後,這裏開放的文化環境讓他受益頗深,各種文化的碰撞時刻給他傳(chuan) 統非遺創新的靈感,他覺得自己正在攀登另一座藝術高峰。
談及從(cong) 景德鎮到廣州的往事,他說在藝術上自己受益頗豐(feng) ,比如他擔負起了橋梁的作用,把江西的很多工藝美術人才推薦到廣東(dong) ,把江西的原材料和工藝帶到廣東(dong) ,同時也把廣東(dong) 的收藏家介紹給江西,帶動了兩(liang) 地工藝美術的交流。
【大咖論道】
打通文創思維,突破“慣例”桎梏
吳錦華畫人物,走出了景德鎮瓷畫才子佳人的老圈子,把朝氣蓬勃的現代城鄉(xiang) 女子送入您的眼簾。他說:“隨著自身成長和閱曆增加,我開始思考如何讓傳(chuan) 統工藝美術產(chan) 品走入百姓生活。十幾年前我曾提出:傳(chuan) 統工藝美術如何服務於(yu) 現代社會(hui) ?千百年來,這個(ge) 行業(ye) 已經形成一個(ge) 慣例,產(chan) 品怎樣設計,呈現什麽(me) 麵貌,似乎都有個(ge) 統一標準,很難改變。比如大家熟悉的廣彩,在消費升級之下,原來那些金燦燦的顏色、固定不變的造型,也許60後、70後還能接受,但是80後已經不接受了。整個(ge) 工藝美術行業(ye) 都存在這種情況,設計者和產(chan) 品與(yu) 市場脫節。所以我當時提出了這一課題,也做了很多嚐試。”
年過七旬的吳錦華告訴記者,他現在喜歡上了廣州的西關(guan) ,他喜歡去看西關(guan) 街頭的滿洲窗。他告訴記者,滿洲窗是最具廣府特色的工藝美術作品,太美了,滿洲窗更能體(ti) 現廣州城市文化的靈魂,那就是胸懷寬廣、包容發展的城市精神。但滿洲窗還不是非遺保護項目,他說他正在努力促成此事。
他最後說:“我個(ge) 人認為(wei) ,一個(ge) 城市必須要把它自己最好的地方、最亮點的地方展現出來,比如滿洲窗。我喜歡上海的小弄堂,那裏保留了很多傳(chuan) 統建築,就像現在廣州西關(guan) ,還有廣州東(dong) 山口保留的那些老房子,走進去能感受到氛圍特別好。上海和廣州的這些曆史建築都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代表。但是,上海在中西文化交融方麵和廣州還是有所不同的,上海的那種情調有點曲高和寡,我認為(wei) 廣州則更接地氣。這麽(me) 多年,我一直在做廣州地域文化,也邀請了一些朋友加入。這次也希望通過《五彩明窗映嶺南》展覽,號召更多的人參與(yu) 進來,把廣州地域文化做得更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